分享

探索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推进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

 ccj2005 2016-12-12

——黄百炼 成长春 黄达人 刘建平 陈德文 王旭东  冯滨鲁 柳友荣 宋吉鑫 陈文华 徐惠敏  丁建宁 蒋春艳 关绍康 王玉潜 陈留生

  编者按:2016年11月4—6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分会、南通大学联合召开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专题调研会,15所高校的26名代表出席会议。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分会理事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黄百炼,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成长春,中山大学原校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黄达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刘建平,吉林大学原党委书记陈德文及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代表、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和潍坊学院院长冯滨鲁,池州学院院长柳友荣,沈阳工程学院副校长宋吉鑫,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陈文华,邢台学院副院长徐惠敏,常州大学副校长丁建宁,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副院长蒋春艳,郑州大学副校长关绍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院长王玉潜,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陈留生等15所高校代表分别作主题发言。下面摘录部分观点供读者参考。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6.12.06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理性认识,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分类转型,分类培养人才

  黄百炼(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分会理事长):要充分认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本次专题调研会的目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下简称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领会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实质。中央提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目的,是要求地方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型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实际上就是要求这类高校准确地给自己定位,主要是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学校办学定位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学科专业设置要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三是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因此,要解决学生的三个能力,即知识更新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指出了新的道路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目标。现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同层次院校有不同的发展方式,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高水平大学同样也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政府要提供有力的帮助,政策上要给予支持,助推地方高校的转型,特别是评价体系的问题、支持力度的问题、政策的问题等。同时,转型发展是高校自身的综合改革,深入的自我革命,学校要有担当。只有解决了思想问题,解决了政府支持的问题,解决了自身改革问题,地方高校转型才能成功。

  成长春(南通大学党委书记):地方本科高校不同时期转型发展有不同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面对初次转型的围城之困,地方本科高校的外延式转型、被动式转型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上有“985工程”“211工程”院校,下有职业技术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处于夹心层,再次转型成为发展的应然选择。国家战略叠加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等时代机遇,亟需地方本科高校提供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再次转型是被动向主动转变,需要从外延转型向内涵转型转变。“十三五”规划要求地方本科高校构筑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专业和社会服务模式,从一般转型向特色转型。要打造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升级版”,发展动力上要由政府主导向特色自主发展转变;发展模式上要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办学方式上要从相对封闭向全面开放转变;人才培养上要从应用型向创新创业型转变;评价体系上要从硬件指标为主向内涵指标为主转变;教师队伍上要从注重学历职称向注重能力实践转变;社会服务上要从由教学培训为主向研发应用转变。

  黄达人(中山大学原校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以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应用发展是一条道路,向应用型转变是一个过程,为地方大学特色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区域和产业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正好为改变高校同质化发展的趋势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应用依托的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地方和产业,体现地方性,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应用型最重要的有两个指标:一是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二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向应用型转变的过程中,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不断凝聚人心,逐步形成共识,不断探索实践,统一思想。随着校内教师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会吸引更高水平的人才加入,逐渐建立起支撑产业发展的师资队伍,通过提升—引进—再提升—再引进,实现螺旋式上升。在办学定位上,与其提“在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不如提“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应用型转型的本质是需求导向,随着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的深入推进,在转型过程中需要注意三个现象:一是为转型而转型。二是部分高校错误地认为,只有办应用型的专业才是走应用型道路,实际上没有规定哪个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关键是需求导向,根据地方的产业状况、社会需求等要素来决定开设哪些专业。三是部分高校过分强调办学特色,与实际情况脱节,专业要有特色,但是不能因为强调特色而走极端。对于应用型转型而言,一是社会需求导向,二是学生需求导向。对于学校而言,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刘建平(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转型就是改革,就是创新,是需要高校人人参与的创新。向应用型转变不是单项、局部的改革,而是从全局、整体、系统的角度设计、实施和推动综合改革,是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用型大学肩负创新的重要使命,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推进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类型定位和转型路径,确立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政府对地方高校直接管理,管得过细,应进一步改善政府管理模式、扩大和落实高校,特别是非部属高校办学自主权,规范和完善社会评价,努力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提高对“应用型大学”的认识,通过分类评价推动高校的分类发展,引导不同高校办出特色。以科学评价为基础,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通过绩效拨款来引导高校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多举措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增加对科研人力资源的投入,鼓励科研人员长期持续跟踪研究,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增大可转化、可应用的可能性。

  陈德文(吉林大学原党委书记):目前对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决策是政府根据高等教育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的。区域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学校结构性不合理、人才培养不均衡、服务社会能力不强等问题,政府很重视,很早就提出要进行调整,要加强应用型教育,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现在提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因为地方高校数量多,很多都是21世纪发展起来的,由地方管理,整体上布局不合理,造成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怎么转才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要认真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工作量大,包括学科专业调整、合并等,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成效很难显现,阻力还很大。因此,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政策的共同支持,落实到位,包括如何给地方高校松绑,如何建设、如何评估、如何投入等。对地方高校而言,应敢于和勇于担当,敢于攻坚克难。地方高校服务定位是地方,各高校所处地方不同,服务的对象不同,服务要求不同。面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与调整,社会治理的推进,需要各种层次类型的人才,这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机遇,要紧紧抓住,求得发展。

  王旭东(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代表、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分类转型应是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共同面临的任务。地方高校应明晰自身在高等学校体系中的方位,坚持“专业教育”定位,在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上实现“转型”,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专注于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将职业教育拓展到本科阶段,实施适度规模的中国特色的本科职业教育,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要,也可以提高职业技能型人才的素质。地方高校的转型,必须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人才培养流程,强化产教融合,提高实践能力,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奠定长期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要根据高校的实际,科学定位、分类转型,这样才符合教育规律,才能更好地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二、深化综合改革,将服务地方、服务企业、对接行业产业作为主要目标,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形成共赢,求得发展

  成长春(南通大学党委书记):当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系统工程,涉及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科研能力、办学特色四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①顶层设计,办有“远见卓识”的大学。即对学校战略定位做出新谋划,对学校办学策略做出新选择,对学校办学能力做出新反思,对学校办学质量做出新决断。面向地方,战略联动,提升内涵,确保质量,特色引领,铸造品牌。聚焦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坚持目标引领和深化改革双轮驱动,建设有学校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努力使学校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社会进步的“推动机”,政府决策的“思想库”。②以人为本,办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着力提升以质量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水平,着力提高一流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着力强化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等方面铸就一批品牌项目,凸显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实现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实行定向于行业、定性于专业、定型于应用、定位于教学、定格于实践的专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双导师制”,构建在导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课的学习模式。建立优秀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机制 。③产教融合,办有责任担当的大学。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基地建设。以跨学科为基础,以“问题导向”为逻辑,强调知识的实用价值,建设政府—企业—高校“三重螺旋”的网络关系,形成面向广大中小企业和大众用户的知识应用价值网络。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会在知识创造过程中为政府、行业和企业“打工”, 坚持“土”“特”“用”的理念,建设本土性、特色化、应用性的学科,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校地互动、合作共赢的原则,努力建设“产教融合、校地联动”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实现校地(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④铸造品牌,办有“文化品位”的大学。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大力提升学校文化的精神凝聚力、载体再生力和品牌创新力,切实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的神圣使命。强化师德建设,丰富校园文化载体,坚持学术与艺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丰富和完善校园文化载体,构筑师生员工的精神家园。

  冯滨鲁(潍坊学院院长):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呼唤综合改革。地方高校综合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把握好度。转型发展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摸清实际,明确目标,采取合适而有效的措施;要积极稳妥相结合,面上要稳妥,点上要积极。地方高校转型成功的标志是办好具有特色、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本科教育,地方高校教育受众多元化,学生来源渠道多元,人才培养要增强针对性,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要彰显应用型分类培养方案。向应用型转变是一个不断的过程,作为应用型的地方高校要用科学的质量标准来构成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明确的引导,才能有利于转型。

  柳友荣(池州学院院长):池州学院在转型发展中,以特色科研打造科研特色,以校本为基,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池州学院的转型发展,依托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成为携手池州的共建人,服务池州的行动人,经济池州的参与人,旅游池州的设计人,文化池州的发掘人,生态池州的规划人。目前,在地方高校办学实践中,“多头管理”现象依然存在,“简政放权”难以落实,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独角戏”现象普遍,“双主体”地位缺失严重,需要利益相关方面角色的重新定位和调整。这既需要政府职能的调整与重新定位,也需要行业企业对育人过程的深度介入,担当育人“第二主体”的责任。应尽快填补应用型本科院校组织运行的“立法真空”;地方高校要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根据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不同特点,给院系自主权,减少管理环节和信息流通的障碍;应明确行业企业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主体”,明晰政府、高校、社会、企业在“转型”体制下的责任和义务,转型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最优路径。

  宋吉鑫(沈阳工程学院副校长):地方高校要正确认识理解转型发展的意义和内涵,调整办学定位,由学术型转向应用型,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沈阳工程学院的做法是:一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为转型发展搭建平台。组建多方参与的学校理事会,决定学校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布局等;组建多方参与的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构建对接产业链的专业链,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成立学校学术委员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管理学校学术事务,通过下设委员会,指导学校科研、教学、产学合作等工作;成立二级学院理事会,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实质性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二是调整专业布局,构建对接产业链的专业群。发挥优势特色,明确学校主要服务面向,适时调整专业设置,综合考虑社会需求,主动撤销(停招)部分专业,及时增设新专业,确保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明确“为生产一线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以此制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经过企业(行业)调研确定就业岗位,与企业合作,分析确定专业岗位需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整合课程,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办学水平。明确“双师双能”标准,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融入企业科技创新团队,切实提高服务意识和技术水平,校企共建研发基地,在企业设立教授(博士)工作室,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全过程、多维度地参与人才培养,设企业兼职副院长、兼职教师、专家工作室等。通过改革实践清楚地看到,转型发展不是办学层次的变化,而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坚持需求导向,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根本路径,落脚点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根本的问题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陈文华(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浙江理工大学改革发展的目标、规划和定位是往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方向转,充分发挥学校纺织、服装、机械等特色和优势学科,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学科专业围绕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共建研发机构,与政府共建合作平台“浙江生态研究中心”,成立科技研究中心,实行科技经济人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是:人才短板、存量不足;办学空间紧张、资金缺乏;能力短板、受外部制约。

  徐惠敏(邢台学院副院长):转型发展,要根据学校定位确定发展目标。要构建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地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邢台学院立足邢台,面向河北,整合学校学科专业资源,对接邢台先进产业、经济,服务地方,做强做精传统学科专业。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技术素质。进一步明确产学研一体教学制度,科研与产业对接,开展多种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现在学校在转型发展中面临困难:一是转型过程中,服务企业的能力薄弱,动力不足,需要政府及各方面的理解支持;二是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推进应用型教学,对教师同样是挑战,需要体制机制做保证。

  丁建宁(常州大学副校长):常州大学作为江苏省与行业共建高校,一直为行业服务。从2007年提出产学研特色至今,产学研已渗透到师生工作学习之中、渗透到人才培养与科研之中,并取得很好的成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学研已得到提升,由过去的点对点、点对线、点对面方式,转为对平台建设。目前,学校打造了10个“协同创业中心”。通过“协同创业中心”加强与企业联系,围绕企业需求,建“双平台”“双导师”。通过产学研平台,学科专业围绕企业需求,人才培养针对企业需求,科研针对企业需求,科研成果很快就能转化。“协同创业中心”整合了学校资源,吸引了校外资源,丰富了地方高校资源,尤其与领军企业的合作能获得大量资源。

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大胆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地方高校改革之路

  黄达人(中山大学原校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在专业设置方面,要重视非学历教育的反哺作用。非学历教育不仅是地方高校服务行业、产业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设置专业的源头活水。在学科建设方面,重视产学研综合平台建设。专业是培养学生的组织形式,而学科则是教师的成长路径,也是学校的发展方向,可以“面向某个具体行业或产业的产学研综合平台建设”为抓手,锻炼双师型师资队伍。所谓“双师”,一般认为要有企业的经历,但更要强调能力,能力重于经历。学校与企业共建合作研究平台,共同完成研究项目,并尽量吸收学生参与,这既是产学研合作的最好形式,也是培养双师型教师最好的途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不同学校综合平台的形式有所不同,强化实践环节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除了常说的实验、实训和实习等,科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

  刘建平(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率先应用“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差异性评价、多样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建立现代大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出台文件和免税、补贴政策等。

  蒋春艳(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副院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通过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突破了课堂教学的传统方式,构建了新型的跨界课堂教学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跨界课堂即课堂教学形式从单一走向多样,教学做合一、做中学、用中学、能力导师、真实环境下真学真做,应用型教育是“跨界”教育。因此,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课程建设原则是开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搭一个平台,创一个品牌,课程建设目标是地方需要,企业追随,社会满意,学生成长。产学结合方式采用建立“专业法人”制度,即学院为“集团公司”,系为“行业公司”,让专业成为学校经营管理的基本单位和管理重心。从专业批准之日起,专业负责人就成为该专业的法定代表人,承担教育责任,实行目标管理,行使教育权力,进行内部创业,获取相应利益。跨界课堂开发的理念与原则是“三化”,即:人才培养、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过程系统化。

  关绍康(郑州大学副校长):按需培养,提高质量,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学科门类不同,转型也不同,其根本是离不开质量,质量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要从顶层设计开始,要从专业结构上调整,要从交叉学科专业上思考和发展。现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人才培养的速度,赶不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速度,转型要从提高质量入手。服务需求上要产学结合,科教结合,按项目培养学生,让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郑州大学本科一年级定方向,二年级进实验室定课题,三年级参与老师的科研,导师化教学,科教结合,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显示能力。课堂教学与产业、科研结合,才能提高质量。转型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系统的工程。学校将考虑进行“学部制”改革。

  王玉潜(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院长):地方高校已经是应用型了,怎么转?本科职业教育特征是什么?怎么定位?怎么发展?课程体系是什么?都需要定义和探索。怎么在人才培养中体现应用型是今后的重点,只有适应社会的需求,才能把学校办好,人才培养不仅注重知识、能力,还应注重人文素养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应用型本科建设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道路,是地方高校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

  陈留生(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我校作为师范专科学校面临的转型压力最大,一是江苏省师范专业毕业生饱和,专科毕业生竞争力不强,二是非师范专业社会认可度很低。面临转型难题,非师范专业与地方产业对接不够、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难对接,虽然近年来增加了一些市场需求的学科专业,但研究水平达不到市场要求,难以融合到地方经济和重点产业中,师资队伍的结构水平与经济社会需求有差距。另外,教师转型阻力、困难都很大,转型的同时,原来的教学设备又出现闲置状况。因此,多措并举,加速学校转型发展是必由之路。一是找准定位,明确学校特色,力争早日进入应用型特色专科学校。二是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和适应社会需求,关停并转部分专业。三是优化师资队伍,搭建教师成长“脚手架”。四是实施科教兴校,增强服务地方的实力。五是发挥较强的人文特色,加大地方文化研究。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解决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短板”问题的迫切要求。研讨会提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分类转型,分类培养人才;深化综合改革,将服务地方、服务企业、对接行业产业作为主要目标,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形成共赢,求得发展;大胆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地方高校转型之路。地方高校转型,不仅有利于自身健康持续的发展,更有利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地方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的融合和校企合作,有利于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对接地方经济和产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图片来源网络。

  整理人:许 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研究员,北京 102617;刘义荣,南通大学研究员,江苏南通 226019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12期第31-35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