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令膏方与慢性呼吸道疾病验案

 txw40 2016-12-13
验案1—慢支案
吴某,男性,55岁。初诊日期:2004年10月6日
病史:咳嗽近20年,反复慢性发作,间断加剧,去年曾发作数月,由感冒诱发。输液治疗效果不理想。怕冷,喜厚衣,遇冷风症状加重,下肢受凉即咽部不适,咳嗽。无背寒、出汗、头痛等。有高血压、早搏病史。苔薄白,舌边红,脉弦细。治以补益肺肾,温化痰湿。


拟:党参300克,黄芪200克,淮山药150克,白术100克,防风100克,仙灵脾150克,巴戟天150克,菟丝子300克,补骨脂300克,苁蓉300克,制何首乌150克,黄精300克,桂枝150克,炒白芍300克,附片100克,法半夏100克,陈皮60克,胡颓叶150克,开金锁300克,紫苑150克,冬花150克,蒲公英300克,紫地丁300克,蜈蚣30克,全蝎30克,麦冬300克,玉竹300克,葫芦巴150克,当归150克,女贞子300克,焦山楂150克,甘草100克。 另:阿胶300克,龟版胶150克,白参150克,蛤蚧2对,紫河车粉60克,饴糖250克,冰糖250克, 收膏。

按语
感冒为百病之源,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常与感冒有关,故而以此为切入点,以玉屏风散、桂枝汤、四君子汤和当归补血汤外固其藩篱,而以巴戟天,仙灵脾、苁蓉、菟丝子和桂附补肾气,温肾阳,内助其正气,表卫得固则可御外邪之犯,肾之阳气充盛则痰饮得化,肾气得纳
在处理这类患者时不能仅仅关注慢支本身的表现,如果容易感冒这种状态得不到纠正,既是把咳痰喘的症状控制住了,还是没有解决慢支反复发作这个根本问题

验案2—哮喘案
姚某,男性,26岁。初诊日期:2008年11月14日
病史:幼时开始哮喘反复发作,遇异味或气候变化时易发作,每年发作1~2次,发时喘息,哮鸣,夜间尤甚,轻者口服氨茶碱及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后可逐渐缓解,严重者输液地塞米松、喘定注射液后缓解。现经常夜间痰多,色白,喷嚏,流涕,纳可,二便调,舌红,苔薄,脉弦滑。治以温阳补肾,益肺健脾


拟:黄芪200克,党参200克,焦白术150克,淮山药150克,制黄精200克,桑白皮300克,白果200克,胡颓叶180克,黄芩150克,开金锁300克,虎耳草180克,制半夏150克,制天南星150克,桂枝150克,辛夷150克,白芷150克,防风90克,全蝎30克,蜈蚣20条,青皮60克,陈皮60克,巴戟天150克,淫羊藿150克,补骨脂150克,女贞子300克,菟丝子300克,南沙参150克,北沙参150克,麦冬150克,玉竹150克,杜仲150克,制何首乌150克,生地黄200克,熟地黄200克,赤芍150克,白芍150克,柴胡150克,桑寄生300克,山茱萸120克。

另:阿胶300克,龟板胶100克,西洋参100克,白参60克,蛤蚧2对,紫河车粉60克,冰糖250克,饴糖250克,收膏。

按语
患者幼时发病,先天禀赋不足,肾阳亏虚,阴寒内生,致寒饮伏肺,复感外邪引触而发。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以温通肺脏,下摄肾真为主,久发中虚,必补中益气。”哮之病位在肺,源在脾,根在肾。哮病日久,肺脾肾三脏亏虚,尤以肾阳虚为主
方中投以巴戟天、淫羊藿、补骨脂、女贞子、菟丝子、杜仲、制何首乌、山茱萸、蛤蚧等温阳补肾为主,黄芪、党参、焦白术、淮山药等健脾补肺

此外,哮喘患者多伴有过敏性鼻炎,针对其鼻塞、喷嚏、清涕之症,临床多辨为寒凝、痰浊、邪风阻塞清窍,当根据临床表现的侧重,施以温阳、通窍、化痰、祛风等方法。如桂枝、附子、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川芎、防风等。


验案3—间肺案
顾某,女,42岁。初诊日期:2007年12月31日。

主诉:反复咳嗽,气短1年半。患者咳嗽反复,经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显;且出现气促,气短,行走或活动时明显,偶有胸痛;查胸部CT检查(11月4日)提示间质性肺纤维化,胸腔镜活捡病理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病情较展较快;已使用糖皮质激素1年4个月(甲基强的松龙80mg/d,使用1个月后渐减,目前口服强的松10mg/d,已维持5个月),症状控制不理想。就诊时见:气短促,胸痛,咳嗽,痰多而黏,咽部有黏滞感;平时有惊悸感,足冷,情绪易波动;舌苔薄,脉细弦。近期胸部CT示:两肺弥漫性肺纤维化,伴部分支气管扩张。西医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IPF/UIP);中医诊断:喘证;辨证:肺络痹阻,肾气失纳;治法:通补肺络,补肾填精;


处方:三棱15g,莪术15g,法半夏15g,制南星15g,柴胡15g,广郁金15g,生地黄20g,女贞子30g,茯苓30g,片姜黄9g,丹参30g,川芎9g,附片12 g,鹿角片12 g,熟地黄20g,山茱萸10g,怀山药15g,杜仲15g,枸杞子15g,仙灵脾15g,巴戟天15g,菟丝子30g,补骨脂30g,肉苁蓉30g,紫花地丁30g,蒲公英30g,胡颓叶15g。10剂。另:阿胶300g、鳖甲胶150g、西洋参100g、白参150g、蛤蚧2对、胎盘粉60g、饴糖250g、冰糖250g,收膏。


按语
间质性肺病患者静息状态下常未见明显呼吸困难,但动则气短、气促,有时甚至转身即能引起气急感。中医辨证,此喘出于肾,为肾气不足、虚阳浮越所致
本例患者虽尚未至此,但已露肾失摄纳之征象。因其肺中痰瘀痹阻,邪气实,邪胜则精却。故宜上通肺络,下固肾元,以助摄纳。
此外,处方中三棱、莪术破瘀,半夏、南星化痰,全蝎、蜈蚣搜风,均为必用之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