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孔子真的是博学多闻

 传统文化网站 2016-12-13

18.孔子真的是博学多闻

【原文】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1,且问之仲尼,曰:“无以吾命。”宾发币2于大夫,及仲尼,仲尼爵3之。既彻45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为大?”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客曰:“敢问谁守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社稷之守者,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客曰:“人长之极几何?”仲尼曰:“僬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

吴国征伐越国,毁坏了会稽山,得到一节骨头,一节骨头载在车上,有一车长。吴子派使者来鲁国访问修好,并且要他向仲尼请教这个问题,说:“不要用我的命令询问。”来访的客人送礼物给鲁国大夫,送到孔子那里,孔子请他饮酒。行礼完毕,撤去祭品后举行宴饮。客人拿着骨头问孔子,说:“请问骨头中什么骨大?”孔子说:“我孔丘听说,以前禹在会稽山召来各国君主集会,防风氏违命迟到,禹杀了他陈尸示众,他的骨头一节有一车长,这是最大的了。”客人说:“请问山川的哪个守主称神?”孔子说:“山川的精灵,足以治理天下的,那个守主是神。社稷的守主是公侯,都是隶属于王的。”客人说:“防风氏是什么守主?”孔子说:“他是汪芒氏的国君,是守封山、嵎山一带地方的,是漆姓,在虞、夏、商时叫汪芒氏,在周时叫长狄,如今叫大人。”客人说:“人的长度最长的有多长?”孔子说:“僬侥氏长三尺,是最短的。长的不超过他的十倍,那个数字到了顶点。”

【说明】本节记录的是吴国使者向孔子询问骨头的故事,作者想要表述的意思是,孔子真的是博学多闻。

——————————————————

【注释】1.聘:(pìn)《诗·小雅·采薇》:“靡使归聘。”《周礼·大行人》:“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管子·小匡》:“以极聘頫于诸侯,以安四邻。”《尔雅》:“聘,问也。”《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韩非子·十过》:“昔者戎王使由余聘于秦。”《礼记·曲礼》:“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说文》:“聘,访也。”《后汉书·冯衍传》:“聘申叔于陈蔡兮。”这里用为访问、探问之意。

2.币:(bì毕)《书·康王之诰》:“宾称奉圭兼币。”《周礼·大宰》:“四曰幣贡。”《管子·幼官》:“以尔封内之财物,国之所有为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寡君是故使吉奉其皮幣。”《孟子·万章上》:“汤使人以币聘之。”《荀子·大略》:“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礼记·曲礼》:“幣曰量幣。”《礼记·月令》:“用圭璧更皮幣。”《战国策·齐策三》:“请具车马皮幣。”《说文》:“幣,帛也。”这里用为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之意。

3.爵:(jué觉)爵,青铜制,有流、錾,两柱,三足,用以盛酒或温酒,盛行于商周时期。《易·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管子·中匡》:“公执爵,夫人执尊。”《说文·鬯部》:“爵,礼器也。”这里用为古代酒器的一种称呼之意,又为请客宴饮之意。

4.彻:(chè撤)《诗·小雅·十月之交》:“徹我墙屋,田卒汙莱。”《管子·弟子职》:“沃盥彻盥,汎拚正席,先生乃坐。”《左传·宣公十二年》:“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孟子·离娄上》:“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荀子·正论》:“《雍》而彻乎五祀,执荐者百人侍西房。”《礼记·燕礼》:“司宫彻之士。”《礼记·士冠礼》:“彻筮席。”《淮南子·原道》:“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这里用为撤除、撤去之意。

5.俎:(zu)《诗·小雅·楚茨》:“为俎孔硕。”《管子·事语》:“俎豆之礼不致牲,诸侯太牢。”《左传·隐公五年》:“鸟兽之肉,不登于俎。”《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庄子·庚桑楚》:“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荀子·礼论》:“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韩非子·十过》:“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山海经·海外西经》:“祭操俎。”本义为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