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静相兼(一)

 tjboyue 2016-12-13
《太极异言堂》

独持偏见,解读李雅轩传杨氏太极拳。








导读

daodu

   所谓“静”,不是指“不动”,主要指的是物体与物体之间,或部分与整体之间,在连续变形(绝对运动)中保持原有的性质(相对静止)不变。但“静”必须在与“动”的关系中来体现,没有“动”的参照,“静态”则是“止态”或“死态”。这个“静”,还必须蕴含着无限丰富“动”的可能性。这种动静相兼的运动方式才符合古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要求。这种大与天、地运动、小与分子、原子相合一致的运动,才是太极拳真正的运动方式!










 大松大软,稳静安舒。轻虚无为,简单自然。

静非不动

(动静相兼之一)


运动和静止是科学和哲学都在研究的重要范畴。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静止,含义跟物理学所讲的运动、静止,是不同的。

从物理学的范畴看,从最一般的意义说,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而且永不停歇。

从哲学的范畴看,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静止是从特定的关系考察运动时,运动所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殊形式。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其一,运动和静止是有区别的。其二, 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其三,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运动与静止都不是独立状态,是相容与相悖的一个整体。因此,静止必须在运动中体现,静止在运动中只是体现为不运动的形式。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也表现在运动的非间断性和间断性的对立统一上。即使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也是非间断性和间断性的对立统一。运动着的物体所经过的路程是非间断的,这在数学上表现为连续曲线上没有“相邻”的两点,任意两点之间都存在着无数多的点,然而路程上的每一个点又是间断的,即是某一个点而不是另一个点。

太极拳的概念世界有如数学般的抽象,而数学是研究对象之间关系的学问。因此,想要把那些无法准确表达的深奥思想生动地表达出来,“关系”的研究有着特别的意义。

动与静的“关系”是什么呢?

“动”指变化或变动,好理解,不赘述。

“静”在现代汉语里是“安静”“停止”或“聚精会神”的意思,却与古人对静的理解有所不同。

在中国传统概念中,动与静不是同一指向。所谓动,即万物皆处于运动之中,指的是物体之间相互关系发生了变化。所谓“静”,不是指“不动”,主要指的是物体与物体之间,或部分与整体之间,在连续变形(绝对运动)中保持原有的性质(相对静止)不变,即在运动中原有的结构关系未被破坏,仍然保持本来关系状态下的性质,这就是太极拳“静”的意义,也是太极拳的运动原理。

“静”,必须在与“动”的关系中来体现,没有“动”的参照,“静态”则是“止态”或“死态”。这个“静”必须蕴含着无限丰富“动”的可能性。这种动静相兼的运动方式才符合古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要求。这种大与天、地运动、小与分子、原子相合一致的运动,才是太极拳真正的运动方式!

《太极拳论》开篇即言: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十三势歌》中又有:“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显神奇”。《十三势行功心解》有:“静如山岳,动如江河”“神舒体静,刻刻在心”此篇还反复“又曰: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经典拳论把动、静论述得如此详尽,可见或“动”或“静”对太极拳是多么重要。

哲学和科学都证明了动静是不可分的整体,太极拳正是“动静相兼”的整体运动。那么,太极拳之静,也不是孤立的静,它必须在动中体现!所以,太极拳的“动静相兼”,不是一般性理解的肢体动而头脑静,也不是动一会停一会各自独立的“动”或“静”。

杨澄甫在《太极拳十要》也专列一章为《动中求静》:

外家拳术,以跳踯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贲张之弊。学者细心体会庶可得其意焉

请注意“虽动犹静”这句话,在杨澄甫的观念中,动、静是一体未分的。理解了这点,就明白太极拳从实践上支持了科学和哲学关于动静一体的论断,而且弥合了“生命在于运动”和“生命在于静养”两个截然相反观念对人体健康不可偏废的必要性。

运动和静止都是不可以孤立描述的,因为物体的运动必须在物体间的相互关系中体现。即运动的物体要有一个参照物,必须在某一个参照系下才能够描述运动。由此可以认为,研究运动就是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脱离了关系的参照,就无法判断物体是运动或是静止。伽利略就此曾经指出过,运动的船与静止的船的运动不可区分。当你在封闭的船舱里,与外界完全隔绝,那么即使你拥有最发达的头脑,最先进的仪器,也无从感知你的船是匀速运动,还是静止,更无从感知速度的大小,因为没有参考。

中国历代都有人在思考动与静的问题,但中国古人心目中什么是动?什么是静呢?

在中国思想史上,先秦诸子都十分重视“静”的功夫,而最先提出“静”的是老子,但这静不是死寂无象毫无生机的静,不是思维和形体的停止。荀子说“心未尝不动也”,表明正常的思维活动是客观存在的,即心意永远是动的。只要不胡思乱想以干扰心(脑)的正常思维,肢体手脚“不乱动”而保持身体的本来状态,就算达到“静”了。

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被称为“解空第一”。他在其《物不迁论》中说:“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需静而不离动”很明显,他理解的“静”必须在“动”中体现,没有动,就没有静,动静互根。

重庆太极拳大家喻铭心先生就认为:

要求达到一个‘静’字,对于初学太极拳的人理解,认为太简单容易了,比起整套拳一百多手,不值一提。真正做到静,穷毕生之力,亦难穷其极。高僧入定,默诵经典,浮游太虚等皆非也。不过这些境界能做到一定程度,还是有益于身心的。

喻铭心先生的体会是:真正做到静,穷毕生之力,亦难穷其极”因为这个静,并非“高僧入定”之心意不动之“静”,也不是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求得的“静”。限于时代与科学知识的局限,大师们在实践中抵达了静的境界,但无法用现代理论进行说明。特别是哲学概念上的词汇与日常词汇相混同如一的时候,更难表达清楚了。

一般人都把“静”作为“动”的反面词义来理解,即不思、不想、不动,或者谓聚精会神、心不旁骛。这种按现代汉语意义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它只指出“静”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静的本质意义。

古人早就认识到动与静的特殊关系。最有名的是公孙龙提出的三个看似荒谬其实最伟大的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这三个命题,公孙龙提出来后并没有继续追问一去,这看似逻辑矛盾的问题西方也有类似研究。与公孙龙几乎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就提出过《阿基里斯追龟悖论》,他们都用二分法的无限性在论述一个看似荒谬的哲学命题,尽管在直观上他们的推论是错的,但在逻辑上却颠扑不破。

西方所有的哲学家都在围绕这个悖论进行讨论,因为它涉及到什么是运动,什么是静止,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的重大问题。目前好像还没有人提出令人信服的说明,但如果用太极拳的动静观来解释,这个逻辑矛盾就轻易解决了。

比如,第二个命题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鸟飞影动,这是我们的直观现象。但公孙龙不是指飞鸟之影不动,而是指“飞鸟”与鸟“影”如影随形之关系未发生改变,动或不动,它们的意义指向是不同的。那么,“飞鸟振翼,人乘鸟背,虽一翅万里,而人未离其身”的诡谲就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了。公孙龙子所说的“飞鸟之景(影)未尝动也”,即 “如影随形”之未动,这种状态下的所谓“动”,指鸟之飞行状况或“一翅万里”,即起点之参照物与终点之参照物相比较,人与鸟均同行万里,故称之为动。所谓静者,“如影随形”或“人未离其身”,即人与鸟的关系自始至终保持着“人乘鸟背”之原状。尽管人已经顺随飞鸟而移动万里,但人与鸟背之关系未发生改变。人与鸟相互作为参照物,就“未尝动也”。好比车载货物,车动而物不能动,就称之为“运而不动”。现代人赶车坐船乘机皆可作如是观。

可见,真正的静,是指组成同一系统保持各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总体之间原有之关系未被破坏。用现代生活行为来解释,如人骑自行车直行时,人与车相对于起点同时产生位置移动,这可称之为“动”。但人与车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变动,始终保持人与座椅之间的密切关系。

当然,“静”也不是“不动”这样简单。自行车直行时,人体保持水平垂直状态不动,此为“静”。但自行车左右转弯时,身体必须顺随自行车的偏移而调整,以保持人与自行车原有的关系。此时身体微量调整之动,亦为“静”。如果人的身体始终保持水平垂直状态不动,那反而是“不静”,重心未能即时纠正就会偏倒。故静非动,静亦非不动。如水,可止可流。止为静,如池塘之水;动亦为静,如江河之流。各自都保持其常态,顺其自然,动、静皆为静。反之,则为不静。该动则必动,该静则必静,此谓动亦静,静亦静。若反之,静亦非静,动亦非静,衡量标准乃是否能保持原有之关系耳。

李雅轩肯定了:太极拳是静功,在练时别忘了稳静。稳静者何?即舒适自然,不多动,不妄动者是也。当动者不多动,不当动者不妄动,舒适自然稳静,把自己的身体在宇宙开放合适之谓也”何为“稳静”?李雅轩已经非常具体地指出了首先是舒适自然,其次是不多动、不妄动,显然是指“体静”了。

其实许多大师在练功实践中都已经抵达“体静”的境界,如重庆喻铭心先生把“静”具体化在练拳的感觉上:

欲得安静,意念至关重要,听觉眼神,亦有关连,声音干扰,听之不闻其音,眼周肌肉放松,眼球微凸,如近视眼之视外物不清,兼之心神不外骛,在练拳时,觉本身未动,外界事物皆动。身右转则事物向左移,身左转则事物皆右移(如左右之云手),身下沉则地面上浮(如海底针等),身起则地面下落(左右金鸡独立等),当得此境界之际,身转如行水面。太极前辈曾言,‘稳定安舒’,可能如斯。有人误解为稳若泰山,固定不倒,动作流畅(油滑)快感者,殊失太极‘内功’之佳妙矣。又此时地面虽凹凸不平,脚亦不觉其不平,此身体柔软(尤其足)之故。‘动中得静’养身之术备具,不需如达摩祖师因僧坐太久,创武术以辅之

喻铭心把对“静”的感悟在格斗较技上也作了具体的描述:

予尝谓太极推手,觉得我进是对方引我而进;我退是对方推我而退。无我与对手进退之感,即得粘走之妙。此境界这感觉是由重到轻(由浓而淡),形虽有进退而意忘进退。此小力胜大力之一端也。亦即柔以克刚者也。推手要超出推手的境界,才算真知太极推手,否则成了硬避(逃跑主义)硬乘了(死的阵地战),予也只‘略’品其味如此,但可肯定其前途之趋势,应如此,应如此!

喻铭心先生还是在用意念之“静”解释他的练功现象,尽管他还只是“略品其味”,尚不能完全肯定他的感悟。但从他具体描述中,发现他已经真正体味到了武禹襄先生说的“神舒体静”,只有身体安静,方不觉自身之动,而是外物相对在运动。有如我们行船近岸,不觉船之移动,似乎是岸向我们靠近一样。(根据常识和经验,船行靠岸时,必须是没有外力添加的惯性运动才能获得这种主观感受。)喻铭心先生认为,至此“动中得静”的境界,养身之术备具,不必再求他法。喻铭心所说的“动中得静”,即太极拳动静相兼、运而不动之特性也。

网上有人言:世之言功(练功夫)者,首言动静。然夫动静之学,非数言而可以明者也。此中之理,与本然进退同。然则既称动静,而不称进退,其必有不同于进退者。如古公孙龙子之所言‘簇矢之疾而有不止不行之时’‘飞鸟之景(影)未尝动也’。千古以来,世人总以此论为诡辩视之,殊不知此太玄本然动静之至理也。又如飞鸟振翼,人乘鸟背,虽一翅万里,而人未离其身,是静是动何以论之?则知动静者本一也,见之不同也。”(出处不详)

此高人所论极是。需要注意领悟这几句话:盖夫动静者,非动也,非静也,即动也,即静也,本然之动静也”;“动静者本一也,见之不同也”。

“动静等观”即此意。

但人们还是容易将动、静分别甚至使之对立,比如就有“生命在于运动”和“生命在于静养”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我认为二者均有道理,人作为生命体,新陈代谢的运动是永无止歇的,辅之运动,增强生命的活力,此即“生命在于运动”之义。但任何物体,最忌折腾,老子所谓“如烹小鲜”,保持常态,以增稳定,此“生命在于静养”之义。之所以出现此类分歧,就是因人们很难用常识将动、静等量齐观。按照我对太极拳之“静”的重新定义,就能将二者天然有效地结合起来。

太极拳要求“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以及“静中触动动犹静”。只不过太极拳之静,不是不动不想的死寂无象,而是在运动(变动)中纠偏能保持常态,就称之为静。为了维持常态而进行的不断调整,就称之为动。虽静犹动,虽动犹静,就是太极拳“运而不动”的特点,在运动中静养,在静养中运动,正是太极拳区别于或者说优越于其他体育运动的简单原理。

(待续《静是秩序》

“动静相兼之二”)


 

版权

声明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