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奇塔─普救寺舍利塔

 修身庭 2016-12-13

永济县城西北12公里的西厢村的普救寺,院内屹立着一座古朴秀雅的舍利塔,该塔是古人根据声学原理建造的,人立于塔侧击石,可听到呱呱的蛙叫声。它是在方志中称为普救蟾声的特色建筑。清乾隆乙亥重镌《蒲州府志》中有普救蟾声的记载。由此可知其蛙声效应,距今至少有200年以上。

数百年来,它以其独特的声学效应蜚声于世,与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郏县的蛤蟆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磴琴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其又与法国巴黎钟塔,意大利比萨斜塔,摩洛哥的香塔,匈牙利的音乐塔及缅甸的摇头塔等同称世界六大奇塔

该塔始建于唐代武则天时(西元689~西元704)。明嘉靖年间,河东大地震,原塔被摧毁。现存之塔是大地震八年后重建。从寺内现存碑刻记载,它是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的一座密檐式砖塔。保留着明代重修后的原状。

塔的建筑造型朴实大方,塔身全为砖造,四方形空筒式的结构上保存了唐塔的特点和风格,塔基和内外皆呈方形角密檐楼阁式,底层每边长8.35米,塔上壁用叠涩砖出檐,全塔共13层,塔身高36.76米。第一层塔室南向辟门,不设楼梯,室顶砌作叠涩八角穹窿,中央留有一孔,可通往上层,方室内后壁有一佛龛,已无佛像。

第一层以上是空筒状的塔身内部,从二层到九层,塔壁间有转角通道,内设台阶,可盘旋登高而上至九层。二层以上四面辟门,真假门互相交错,门顶作拱形。原塔刹高约两米,风磨铜制,似葫芦形,于1922年地震倾圮。一至二层塔外壁间,镶嵌有14块历代修茸的石刻,如今成了普救寺兴废变化的珍贵史料记录。

游人石击地,蛙鸣贯长空普救寺舍利塔以其神奇、奇异的蛙声使游客横生妙趣,乐趣无穷。

其它奇塔:

塔中塔:
浙江省湖州市的飞英塔,由内外大小两塔所组成,内中是座小石塔,宋时在其外建造木塔,用以保护石塔,故形成塔中塔的奇景。

树中塔:
云南普洱普济寺中的一座古塔,被一棵榕树紧紧环抱,从远处看很难看得清塔身,仅仅能见到几乎与树梢等高的塔尖。

常新塔:
明万历年间,广东省德庆县城东的自沙山上,有座三元古塔。此塔曾遭火焚,楼板被烧殆尽,然而塔身内外,仍然稳固如磐石。相传,建塔之时塔身全部用银灰涂抹,有只新不旧之说。

翻转塔:
在四川省大足县的宝顶山上。有一座八角四层,上大下小,形似倒立的圣塔。塔的每层周围都雕有精细的佛龛,古代建筑工匠,为减少其日晒雨淋的侵害,特意将塔檐逐层向外扩展,使这座塔的造型成了上大下小的独特奇观。

冒烟塔:
河北省涿州市有两座古塔,每逢晴天,只见塔顶青烟缕缕,如燃火炬,被当地称作八景之一的双塔晴烟。其实,此非彼。而是建塔的古杉建筑材料,其所散发出来的特殊气味,引来了蚊蚋虫群,在塔顶飞转盘旋,远看似为缕缕青烟,因而造成奇观。

最小的塔:
宁波阿育王寺木雕舍利小塔,仅几十厘米高,是中国现存最小的塔,却是佛教中闻名的一件极其珍贵的宝物。传说晋泰始年间(西元365年西元289年),有一名叫刘萨呵的人,从地下挖出一个青色小塔,高一尺四寸,广七寸,塔刹有五重相轮,塔的四面都有雕刻,似石而非。

传说这是阿育王所造四万八千塔之一,里面珍藏释迦牟尼的舍利。小木塔也与佛经传记上所说相符,塔身雕刻完全是印度风格,但又与五代吴越王钱弘所造八万四千宝箧印经塔极为相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