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伤寒论》论伤寒,何为伤寒?

 凡凡人人人 2016-12-13
站在专业立场 
讲述通俗中医

这是书生第339篇原创文章



大雪刚去不久,冬至将至,天地间的寒气还在逐渐堆积,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正饱受着寒冷的侵袭。满眼的萧条枯败景色里,我们裹紧厚衣,搓搓手、跺跺脚,只盼望着春天赶紧到来。毕竟,这无处不在的寒,让人里外都不好过。除了我们,有一人对此倍感难过,甚至是悲痛。他就是张仲景。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伤寒杂病论原序》张仲景



张仲景所在的张氏一族,有两百余人,不到十年时间,死亡了三分之二,其中因为伤寒就占到了十分之七。这样的经历怎能不让人对寒深恶痛绝,并且还有点闻之丧胆,惟恐避之不及。

或有人问,受了点寒,也不至于有那么严重的后果吧?可是,若真有呢?那我们是不是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到底何为伤寒?

张仲景在《伤寒论》具体论述时,开篇写道: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①而恶寒②。(1)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③。(2)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词语解释:

①头项强(jiāng,音僵)痛:强,不柔和,有拘禁感。头项强痛即颈项疼痛拘急,转动不柔顺貌。

②恶(wù,音务)寒:即怕冷。

③中(zhòng,音仲)风:即太阳病中风证,与内伤中风(现称脑卒中)不同。



张仲景以这三条条文开宗明义,告诉了大家平常见到的最多的伤寒,即伤寒感冒是什么,会有什么表现。试想一下,当你伤寒感冒时:

怕冷或怕风,头痛或身痛,鼻塞、流涕,出汗或无汗,发热早或发热晚,纳差或呕逆……有没有?中医诊查时,还可见脉浮缓或者浮紧,舌苔白或薄或厚,有没有?

怕冷或怕风,头痛或身痛,鼻塞、流涕,出汗或无汗,发热早或发热晚,纳差或呕逆……有没有?中医诊查时,还可见脉浮缓或者浮紧,舌苔白或薄或厚,有没有?

这个时候你要去找张仲景看伤寒感冒,张大夫说:很好,来得及时,这是小事,我给开一剂药回去熬着吃,注意避避风,避避寒,吃完药出点汗好好睡一觉第二天就好了。还要忌口,不要吃生冷瓜果,不要吃油腻厚味。

只见他开出了辛温发汗的麻黄汤,或者是调和营卫的桂枝汤。麻黄汤,桂枝汤该用哪一首方呢?张仲景说,这个也简单。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看看,该选用什么方,一目了然,是不是很简单?




对于伤寒感冒的诊治,有方可选,有药可用,有法可依,唯独医理谈的少了点。这就是张仲景著《伤寒论》的一大特色,他在第16条中这样讲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后人据此总结出“有是证,用是方”的“方证思维”,比如前面说的太阳病伤寒细分的两种证型:

发热、汗出、恶风、头痛、脉浮缓
——太阳伤寒证
——麻黄汤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恶寒、头身痛、无汗、脉浮紧
——太阳中风证
——桂枝汤
——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由症状,总结出证名,据此选择对应的方剂,由方剂处药,这一套诊治过程简单迅速。疗效如何呢?经过历代无数医家验证,可谓疗效显著。这套体系也被后人称之为“经方体系”,蔚为大观,长盛不衰,其中卓越的医师被称为“经方家”,代有其人,至今不绝。至于张仲景本人,也获得“医圣”的至高荣誉。当然,对于这些事,东汉末年的张仲景不可能看到知道,也从未料想过,他昼思夜想的是伤寒病如何诊治?“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一直萦绕在他的心间。




或有人再问,伤寒感冒这种小事不是已经被解决了吗?一剂知,二剂已,覆杯而愈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实际上需要担心的事有太多、太多……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16)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120)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90)

感受的虽然是表浅的寒邪,但病人失治了呢?他医误治了呢?病人本身素有宿疾呢?这都会导致一个简简单单的伤寒感冒变得复杂,甚至危急起来。到那个时候,太阳病兼证出现了,太阳变证也产生了。如何不令人担忧?或许张氏家族就是因此而折伤大半。

张仲景在诊治时,目睹了一例又一例这样、那样的伤寒病,他发现伤寒病,并不全是简简单单的伤寒,伤寒也不全是简简单单浅表的轻证。伤寒病里还牵连着脏腑杂病,表证之外还有里证,半表半里证等等。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26)

他一边临证,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记录,最终成就《伤寒杂病论》一书。在这本呕心沥血的著作里,张仲景既专研了外感热病,又深究了内伤杂病。两者在医疗时既彼此区分,又相互关联,合而为一才成完整的诊疗体系。外感热病宗六经辨证,内伤杂病法脏腑辨证,两者相辅相成。至此,张仲景才揭开了宗族伤寒之痛,抚慰了一丝内心伤悲。

成书之后,由于兵火战乱洗劫,原书散失不全,后经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将原书的伤寒部分搜集整理成册,命名为《伤寒论》,流传于世。至于另一部分,则是《金匮要略》。现今通行的《伤寒论》版本为赵刻本和汪校本。赵本包含了398条条文,113方(缺一方),是学习与研究《伤寒论》的基础。这本书里包含了后人补录的《伤寒例》一章,里面讲“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还讲“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这说的都是感受外寒,触而发病的伤寒病,也是我们常常讲的伤寒感冒一类。后世称之为狭义的伤寒,那么肯定还有广义的了。



《素问·热论》有句话“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在《难经·五十八难》里也有类似说法:“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可以看出,伤寒,是包括伤寒、中风、温病、热病、湿温和温病的一种外感热病的总称。而《千金方》引《小品方》:“伤寒,雅士之词,云天行、瘟疫,是田舍间号耳”。伤寒,既是外感热病,也是天行、时行、瘟疫。


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为救家族的横夭之祸,他所苦心研究的伤寒到底是什么,书生想诸位心里都已经有了结论。

四季轮回,岁岁定有冬寒;世事变化,时时需防不测。《伤寒论》岂可不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