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行拳活步的最初阶段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隐士的书屋 2016-12-13

行拳活步的最初阶段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活步是孙氏太极拳的基本特征之一。

关于活步最初级的要求过去介绍过:身随步动、手随身动,劲藏身后,螺旋伸展。此外还要注意:中轴要稳,落位要准,肩胯齐开,足下藏身。这八条是活步最初级的要求。否则,虽然你也是走来走去的打拳,但不是活步,因为活步要练的功夫你体会不到,更体现不出来。

那么为什么要按照这八条练活步?

如果论证为这个,必然要写一篇长篇大论,把人看得头疼,否则怎么能把这么多的道理说清楚。所以,还是前辈聪明,不讲道理,让你这么练,你就怎么练。所以,这里不谈道理,只介绍如何练。

身随步动,听上去容易,实际上一般人做不到。

什么叫身随步动?身体重心听步子的话,迈步子时,身体重心自己不能动,自己不能晃悠,一丁点也不能有,完全随着步子平稳移动。

有人说这有什么难的!那么你做个实验试试,用两根细线,延着你两胯的宽度拉出一条通道,你迈步走走,看看两侧的细线晃不晃。若没有一定的桩功基础,必然打晃。而且迈步越慢,晃的越厉害。所以,练习活步,慢出功夫。

如果仅仅就是身随步动,相对也还简单,但加上劲藏身后的要求,难度一下子就加大了。

那么什么是劲藏身后呢?抬腿迈步时,身体重心不要立马跟过去,而是如门轴一样扎在原位,不能晃动,因此迈步时必然要抽住胯根,这时以意将尾闾尖对着自己后脚的脚后跟。这个过程谓之劲藏身后。但对于活步这只完成了迈步的一半,还有跟步呢。

如何跟步?

跟步的过程难度更大了。这个过程中,除了前面要求的中轴平稳、劲藏身后外,还要加上落位要准、足下藏身、肩胯齐开和螺旋伸展这几条。这几条要求,每条都有讲究和关窍。

很遗憾,如今很多人行拳时都马虎过去了,于是该练到东西没练到、该体会的东西没体会到,所以他们对走拳架子没有体会,只得美其名曰:练拳架子就是养生的。不知他们这是在自欺,还是在欺人。

我本是一个业余的武术研究者,而且研究的重点是近现代武术人物和近现代武术史,也旁及一点武术理论。武技本来不是我研究的重点,研究武技对我来说,只是在研究武术人物和武术史时无法回避的一个研究对象。有时我所以要谈一些武技以及拳术的具体练法,说实话,是实在看不下去这么多人在胡练一气、胡说一气。所以我说,我的拳技是在研究武术人物和武术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的。并非是来自哪个具体的什么人的指点。

那么什么是落位要准呢?

即跟步时身体重心的落位要准。

那么什么叫准呢?

就是你想让身体的重心落在哪里就能落在哪里。过程中不能有调整,要一次到位。听上去有点难。作为最一般的,就是落在前脚的脚踝骨的位置。

这个难在哪儿呢?

难在跟步的过程中身体重心依然保持平稳,而且要一次落位。

有人又会说,这有何难哉!试试就知道了,身体由静止向前移动时是有加速度的,于是难点来了,第一身体重心到没到前脚的脚踝骨,身体自己要能感觉到,所谓身知。这也需要有桩功的基础。第二当你感觉到身体重心到了脚踝骨的位置,这时你的后脚落步,晚了,由于有惯性的作用,这时身体的重心必然已经超过前脚的踝骨处,所以你做不到一次性准确落位,跟步后需要二次调整重心。看上去这个调整动作微乎其微,但技击中就比对手慢半拍。若健身,因这时你的重心已经越过你前脚的脚踝骨,你前腿的膝关节已经受到冲力的压迫,久而久之损坏你的膝关节。所以,看上去,事不大,但结果事关体大。同时也说明,练习拳式套路的重要,拳中的很多规矩、道理、功夫都需要在其中体会、掌握。

那么如何在跟步时保持重心平稳且一次落位呢?

顺中用逆。

这听上去有点玄乎,因此有一些朋友批评我,文字不够通俗。

批评的很对。我的语文一向很差,作文也一向不行。高考时语文不及格。所以写东西非我所长。

按照我的体会用顺中用逆这个词最准确。换个别的说法,我还真想不出。因为我是学理工的,要换也只能换个力学语境。就是在你跟步时,让你前脚暗含的回蹬之力与你重心前移的惯性力相对应,形成一种拮抗关系,后脚跟步时前脚要暗起回蹬之力。如此,不仅跟步时重心平稳,而且能一次落位。当然这也需要反复走架练习,逐渐形成身知。这还仅仅是个跟步而已。如果再加上转身呢?那么就要把肩胯齐开和螺旋伸展体现出来。

如何体现呢?第一还是三体式桩功,迈步时,身体重心尽量不动,唯如此,肩胯才能打开。第二后胯的胯骨轴随后足跟暗含的拧劲螺旋转动,看上去胯带足,实际上是足跟的拧劲与转胯同动。其余要求与直线跟步相同。

以上仅是举例浅谈,所以把活步的内容走出来并不容易。如果没有孙氏三体式的桩功基础,就无法体会孙氏太极拳活步的内容,更不要说练出活步要出的功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