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画幅,全画幅、非全画幅是什么?

 高卢人 2016-12-14

胶片时代,我们以胶片作为媒体去记录拍摄下来的光线。而到了数码时代,电子感光元件则取代了胶片的功能。所谓画幅,就是指感光元件(或胶片)的大小。


画幅的分类


  • 中画幅


现在不少厂商强调“全画幅”尺寸较大,而在专业摄影领域中,还有画幅更大的中画幅相机,例如 Phase One、Hasselblad 及 Pentax 645Z 等。


  • 全画幅 (35mm/135)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画幅之一,数码相机中感光元件面积较大的画幅。由于全画幅相机相对昂贵,所以常见于中高档市场。


  • APS-C

比全画幅小的画幅,常见于市面上入门至中档的单反 / 无反相机。其感光面积处于全画幅与 M4/3 之间,并依据3:2的比例而设计,但不同厂商之间会有些微差别。


  • M4/3

M4/3 是 Olympus 及 Panasonic 采用的制式,画幅较 APS-C小,而普遍机身较轻巧。


画幅和取景角度的关系

取景角度是指画幅在成像圈中所获取的画面角度。同一支镜头下,画幅面积愈大,可以获取的角度也会越大,画面所收纳的景物也会越多。

由于取景角度(获取的画面范围)的不同,相同的焦段在不同画幅下会有不同的表现。举个例子: 一支50mm镜头在全画幅下会在成像圈获取一个36× 24mm的影像;然而,如果同一支镜头用在APS-C机身,则只会获取到一个22.5×15.9mm的影像。

所以,在相同镜头焦距底下,相对于全画幅,APS-C所获取的景物会较少。


同一支镜头,如果套用在不同画幅的相机上,所获取的画面范围也会有所不同。


等效焦距

从上图看到,同一个焦距在不同的画幅下会有不同的表现。而在胶片年代,135 是最盛行的画幅格式 (即现在的全画幅),所以大家都很熟悉在不同焦距下的取景角度,因此,现在就算使用其他画幅,都会换算成 135 格式的焦距,以方便参考,这就是等效焦距。

要计算等效焦距,我们先要了解不同相机的焦距转换率,例如 Nikon 的 APS-C 为 1.5,Canon 的 APS-C 为 1.6,M4/3 为 2 等等。如果在 Nikon APS-C 相机使用 50mm 镜头,其等效焦距为 75mm,即此组合得到的视角效果,等同于全片幅相机以 75mm 镜头拍摄。


画幅和画质之间的关系

感光元件感光面积越大,相机可以记录的画面细节也越多。所以通常画幅越大,画质越佳。另外画幅越大也可以做到更浅的景深,有利于人像摄影或其他艺术性摄影的创作。

在同一解像度下,较大画幅感光元件的像素密度相对较小画幅的低,使相机厂商可以在电子线路方面有更多的空间去下功夫,所以片幅较大的相机,在高 ISO 设置下较容易有好的表现。

但是由于不同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都是独立设计,而且相机的表现还受很多其他因素影响,所以不能单凭画幅大小来断定相机品质的高低。


从以上介绍中可以看到,画幅不同都是围绕着对相机画质和便携性去作出平衡。画幅越大,画质相对可以更高,但基于机身设计上的限制则会减少了相机的便携性,所以用户可以跟据自己的拍摄习惯,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相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