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拿枪取得的胜利才是真胜利?

 惊涛拍岸849 2016-12-14


如果说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因为对美国英雄主义有所冒犯而导致评价不高,那么《血战钢锯岭》则会以一次纯粹的、热血的、如假包换的美式爱国主义让美国观众精神为之一爽。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血战钢锯岭》绝对不是简单粗暴的战争电影,拍一部《敢死队》式的电影,也不是梅尔·吉布森的本意。对于信仰的坚持与表达,才是《血战钢锯岭》的核心。

看过《耶稣受难记》的观众,也许还会记得梅尔·吉布森在那部电影中为观众带来的战栗,当年那部充满神性的作品,对人们心灵的冲击是巨大的。梅尔·吉布森把拍《耶稣受难记》时的理念带进了《血战钢锯岭》当中,只是在表达信仰主题时,梅尔·吉布森不再那么激烈,他用一个柔和的、近乎阿甘式的形象——安德鲁·加菲尔德饰演的小镇青年戴斯蒙德·道斯,肩负起传递上帝力量的责任,并成功地让观众相信了他所叙述故事的真实性。

《血战钢锯岭》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之所以具备改编价值,是因为人物原型拥有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他想冲上战场为国效力,但却因为信仰上帝不愿意拿起枪作战。当镜头转向血腥的占领钢锯岭的现场,当一个个刚建立起感情的战友纷纷倒于血泊中,当每个人在日军压迫式的扫射下疯狂地寻找武器时,戴斯蒙德依然不肯拿起武器复仇,他的军医身份,要求他把救人当作第一使命。杀人与救人,构成了这个故事的矛盾与冲突,也带来了一个关于战争的永恒疑问:杀人是拯救世界的最后办法吗?人类无法解释这亘古以来的困惑,于是,除了要在现实层面寻找合理有力的借口,还要从信仰那里找到支持。


戴斯蒙德在这个故事里,成为上帝的代言人。当他在战场上营救出75名战友后,人们宛若看到奇迹发生、基督降临,一个普通的士兵身上,有了神性的光辉。这极大地激励了第二次冲锋,美国士兵们列队等待戴斯蒙德的到来,因为他们觉得,当戴斯蒙德站在他们身边,就等于上帝站在了他们这一边,胜利的几率,存活下来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战争的正义性,都变得清晰可见。

在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之前的太平洋战场上,美军与日军的交手并没有形成碾压之势,相反,日军残忍且凶猛的作战方式,让即便拥有炮火优势的美军也感到头疼。美国军人需要解决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为谁而战、战争的意义、杀戮与和平的关系等等。《血战钢锯岭》为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提供了答案——战争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护家人与家园,也在于重新发现人性,实现人性救赎,而这部电影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戴斯蒙德,一个貌似逃避战争的人,很好地化解了战争造成的心理困境。他告诉观众,解决战争的终极办法不是恨,而是爱——所以当观众为他神经病似的在救战友的同时也救了几个日本兵而哄笑的时候,那恰是他最可爱的地方。

《血战钢锯岭》是相对少见的两段式结构,前半段重点渲染戴斯蒙德的小镇生活与爱情,以及他独特的信仰与周边人群产生的冲突,后半段则大刀阔斧地表现战争的血腥。梅尔·吉布森拒绝特效,炸掉了一个农场实地再现了钢锯岭的地貌,真实拍摄强化了影片的真实感与冲击力。但影片的血腥镜头,确实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是为了服务主题,战争越残酷,戴斯蒙德经受的信仰考验就越残酷。


电影的后半段故事,难免让人联想到中国影视剧常出现的“手撕鬼子”的情节,中国观众已经对类似的情节比较敏感,每当发现夸张的情节或镜头,总不禁质疑创作者的目的与动机。

梅尔·吉布森在处理上半段故事时耐心、细腻,到后半段时有些着急,过于强调戴斯蒙德的“求求上帝,让我再救一个”,在表现救人情节时单一化了。同时,戴斯蒙德与日军在钢锯岭上的周旋,也缺乏一点逻辑,显得日军有点愚蠢。如果能把这些遗憾处理好的话,《血战钢锯岭》会在美国评论家选择奖及奥斯卡上有更大一点的夺奖可能,毕竟,美国人喜欢这口儿,在故事与价值观能征服他们的前提下,也许他们会对影片的BUG视而不见。

-END-

文艺能超脱,评论是态度


艺评精选

新海诚:“小清新”想变“大” 虽然还是有点“小”



“电影干政”:见证一下韩国电影人的力量吧!



文学2016| 他用慢动作停留在敏感和阴柔里


逃过劫难穿越千年:你残缺幸存  我幸运看见



看“潘金莲”老想笑  因为认出了好多熟人



戴上面具的时候是神  摘下面具的时候是人



越隐藏就越能被看见

本文来自一点号,仅代表一点号自媒体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