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体验: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

 木头1018 2016-12-14

写在前面:近期,我们正在致力于博物体验馆活动。为配合此次活动,我们将从这一期开始,按照历史轨迹,为大家介绍不同历史时期中标志性的文物。“以物见人”——我们一起从文物出发去探究过去的历史吧!

     


时代: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出土地点:

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

大小:

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




(看到这个盆,关于它的用途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让我们一步步来探究它吧)


彩陶盆呈红色,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

   

(仔细观察它的纹饰,你能描述一下吗?为什么要将人物画成这样?是为了好玩吗?)


       人面呈圆形,头顶有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前额右半部涂黑,左半部为黑色半弧形。眼睛细而平直,似闭目状。鼻梁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另外,在人面双耳部位也有相对的两条小鱼分置左右,从而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在两个人面之间,有两条大鱼作相互追逐状。整个画面构图自由,极富动感,图案简洁并充满奇幻色彩。



(同一地点,同一时期的鱼纹彩陶盆)

他们为什么这么喜欢画鱼呢?

半坡遗址经过考古发掘,出土了许多彩陶盆,上面多画有鱼纹和网纹图案,这应该与当时的经济活动有关。半坡人在黄河河谷阶地上营建聚落,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兼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纹装饰是他们生活的一种写照
用途

你猜到这些画有鱼纹的盆的作用了吗?


原来:人面鱼纹的彩陶盆被发现时,是用作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很像一种特制的葬具。由此我们可以推测:
    人面由人鱼合体而成,人头装束非常奇特,可能是为了进行某种宗教活动而特意装扮,应该是一位巫师。

      因此这类图画一般被认为象征着巫师请鱼神附体,为夭折的儿童招魂祈福。也有人认为人面与鱼纹共存构成人鱼合体,寓意鱼已经被充分神化,可能是作为图腾来加以崇拜

知识补充

01/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我们知道的元谋人、北京人,它们是生活在更早之前的旧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

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
    1.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
    2.发明了陶器
    3.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


02/仰韶文化,半坡遗址

 仰韶文化: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首先发现而得名。由于遗存中含有彩陶,也曾称彩陶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和陕西省境内。年代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彩陶图案中有大量的动物形纹饰,如鱼、鹿、蛙等,以鱼纹最为典型。

半坡遗址:1953年发现,位于陕西西安市东郊,是黄河中游一处母系氏族社会聚落遗址。今天介绍的大名鼎鼎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03/瓮棺葬

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以瓮、盆为葬具,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个别成人也有用瓮棺的,一般用2或3件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多数埋在居住区内房屋附近或室内陆面下。(想一下,他们为什么要将人埋在居住地方的地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