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ESC房颤指南中,共引入了24篇来自中国大陆的文献,而2012年指南更新时并没有引用中国大陆的相关研究。从列表中可以看到,部分文章其实是2012年之前发表的,如今方被引用,这意味着我国房颤的研究正逐渐被国际同行认可。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中国元素”。
文献引用编 号 | 作者 | 期刊来源 | 主要结论 | 231. | Li C, Zhang J, Zhou C, Huang L, Tang H, Rao L. | Eur J Echocardiogr 2010;11:296–301. | 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和房颤患者的左室充盈压相关性良好,可用于评估房颤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 | 300. | Guijian L, Jinchuan Y, Rongzeng D, Jun Q, JunW, Wenqing Z.
|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2013;36:748–756. | 房颤导管消融术后,体重指数越高者越容易复发。 | 301. | Zhuang J, Lu Y, Tang K, PengW, Xu Y. | Clin Cardiol 2013;36:269–275. | 超重/肥胖者在房颤消融后更易复发可能部分是由于其它合并症,并且即使在高体重指数组,消融后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改善。 | 312. | Li L,WangZW, Li J, Ge X, Guo LZ,Wang Y, Guo WH, Jiang CX, Ma CS. | Europace 2014;16:1309–1314. | 睡眠呼吸暂停与房颤消融后复发相关。但在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中则不再相关。 | 501. | Tang T, Liu J, Zuo K, Cheng J, Chen L, Lu C, Han S, Xu J, Jia Z, Ye M, Pei E, Zhang X,Li M. | J Cardiovasc Pharmacol Ther 2015;20:387–394. | 基因型指导剂量调整,与标准剂量相比增加了香豆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与据临床特点指导剂量调整相较没有优势。 | 566. | Wang RX, Lee HC, Hodge DO, Cha YM, Friedman PA, Rea RF, Munger TM,Jahangir A, Srivathsan K, Shen WK. | Heart Rhythm 2013;10:696–701. | 房颤患者行房室结消融和永久起搏器置入后,早期快室率起搏,后逐渐下降起搏心率者,与术后常规起搏心率者比较,前者猝死风险较低。 | 608. | Chen WS, Gao BR, Chen WQ, Li ZZ, Xu ZY, Zhang YH, Yang K, Guan XQ. | J Int Med Res 2013;41:1067–1073. | 在瓣膜置换后,心脏大小已回复正常的房颤患者中,使用电转律安全性良好,并且似乎较药物转复更有效。 | 625. | Zhang N, Guo JH, Zhang H, Li XB, Zhang P, Xn Y. | Int J Clin Pract 2005;59:1395–1400. | 对于近期发生的房颤,伊布利特较静脉普罗帕酮转复率更高,同时不良反应罕见且多为一过性。 | 691. | Zheng Z, Jayaram R, Jiang L, Emberson J, Zhao Y, Li Q, Du J, Guarguagli S, Hill M,Chen Z, Collins R, Casadei B. | N Engl J Med 2016;374:1744–1753. | 围术期他汀治疗不能阻止择期心脏术后房颤或围术期心肌损伤。急性肾损害在使用瑞舒伐他汀组更常见。 | 736. | Dong JZ, Sang CH, Yu RH, Long DY, Tang RB, Jiang CX, Ning M, Liu N, Liu XP,Du X, Tse HF, Ma CS. | Europace 2015;17:1798–1806. | 对持续房颤行导管消融,“2C3L”策略与“逐级”消融临床有效性相当,但X线暴露更少,手术时间更短。 | 769. | Wu S, Yang YM, Zhu J, Wan HB, Wang J, Zhang H, Shao XH. | Am J Cardiol 2016;117:926–934. | 在房颤导管消融时,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无论是否中断)与不中断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在卒中、TIA及主要出血并发症方面发生率相当,而小出血发生率则更低。 | 787. | Lin Z, Shan ZG, Liao CX, Chen LW. |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1;59:460–464. | 在瓣膜手术同时处理永久性房颤,双极射频消融优于微波消融。 | 795. | Liu X, Tan HW,Wang XH, Shi HF, Li YZ, Li F, Zhou L, Gu JN. | Eur Heart J 2010; 31:2633–2641. | 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长程持续房颤患者中,使用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较环肺静脉隔离联合基质修饰更有效。 | 800. | Chen MC, Chang JP, Chang HW. | Chest 2004;125:2129–2134. | 术前左房大小是二尖瓣疾病合并持续房颤患者行射频迷宫术后窦律转复的独立决定因素。 | 814. | Wang S, Liu L, Zou C. | Chin Med J (Engl) 2014;127:2567–2570. | 可视化胸腔镜手术消融短期预后安全有效。 | 816. | Hu QM, Li Y, Xu CL, Han J, Zhang HB, HanW, Meng X. |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4;148:2174–2180. | 持续时间长并且术前左房内径大的孤立性房颤患者,可能不适合腔镜下单纯肺静脉隔离,而需进行病灶消融。 | 818. | Wang J, Li Y, Shi J, Han J, Xu C, Ma C, Meng X. | PLoS One 2011;6: e22122. | 在此回顾性研究中,对长程持续房颤行腔镜微创消融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 819. | Wang JG, Xin M, Han J, Li Y, Luo TG,Wang J, Meng F, Meng X. |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14;46:213–220. | Dallas lesion方式对长程持续房颤有效,在恢复窦律后显著改善左房容积和功能。 | 829. | Chen YW, Bai R, Lin T, Salim M, Sang CH, Long DY, Yu RH, Tang RB, Guo XY,Yan XL, Nie JG, Du X, Dong JZ, Ma CS. |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2014;37:403–411. | 在存在阵发房颤相关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综合征的患者中,房颤消融策略似乎优于起搏器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策略。大部分患者消融成功后不再需要起搏器植入。 | 931. | Zhu J,Wang C, Gao D, Zhang C, Zhang Y, Lu Y, Gao Y. | Intern Med J 2012;42:1078–1087. | 心脏手术前使用beta受体阻滞剂与使用胺碘酮者相比,术后房颤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相近。 | 933. | Zheng H, Xue S, Hu ZL, Shan JG, Yang WG. | J Cardiovasc Pharmacol 2014;64:285–292. | 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可从围术期他汀治疗中获益,可减少术后房颤及住院时间。 | 934. | 同691 | (不是小编摘录错误,是面对海量文献,ESC也会晕菜。。。) | 944. | Xin W, Wei W, Lin Z, Zhang X, Yang H, Zhang T, Li B, Mi S. | PLoS One 2013;8:e72913. | 目前的证据不足以支持鱼油对术后房颤的预防作用。但是,鱼油中相当数量的DHA和EPA可能对术后房颤预防有重要作用。 | 945. | Zhang B, Zhen Y, Tao A, Bao Z, Zhang G. | J Cardiol 2014;63:53–59. | 术前使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开胸心脏手术术后房颤发生率没有作用。但是,糖尿病患者可能从中获益。 | 1029. | Liu ZJ, Fu WG, Guo ZY, Shen LG, Shi ZY, Li JH. | Ann Vasc Surg 2012;26:576–590. | 根据围术期卒中和死亡发生率,颈动脉支架劣于颈动脉内膜剥脱,特别是在有症状的患者中。但是,颈动脉支架者心梗发生率更低。可能这两种方式不应该作用竞争模式考虑,而是互补模式,通过仔细筛选患者可能优化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