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正解:朋友的由来

 弘朔居 2016-12-14

  人类是群居动物,除了家人外,接触最亲密的就是朋友。“三五好友,相约而聚;谈笑风生,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那朋友这两个字是怎么由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看“朋”字的由来

一说:‘朋’,上古计算贝壳(货币)数目的量词。

 
 

‘朋’最早见于远古时代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在青铜器铭文中常常可以见到“贝五朋”类的句子,表明古时‘朋'就是一种货币衡量单位。古代以贝为币,相传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朋’即两串贝壳的样子。(如图)五个贝壳为一串,两串为一朋。并列的两个贝代表平等、类同、相当。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里有这样的句子:“既见君子,锡我百朋”“锡我百朋”,就是赏给我一百朋钱。

一说“朋”,通古文‘凤'的象形字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明确表示:朋,假借也,表示群鸟聚在一起的情形。朋的小篆体,画的是一只鸟,是一只凤凰。“月”,就是鸟的翅膀。朋字是“凤”的异体字,收在“凤”字下。字意上解释:“凤飞,群鸟从故以为朋党字”。由此看来,“朋”,最初是成群结伙的意思,所以《山海经》里有这样的句子:“有鸟焉,群居而朋飞”,朋飞,就是成群地飞,然后这个“朋”就演变为朋党、朋友的意思.

“友”字的由来

  甲骨文“友”字的写法,像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代表彼此有交情的人或有亲近和睦关系的意思。

如《荀子·性恶》:“择良友而友之。”这句话中的两个“友”字词性是不同的,前一个“友”字是名词,当“朋友”讲;后一个“友”字是动词,当“友好”讲。大家都互相亲近,因此“友”字从“友好”之义又可以引申为“相亲近”。

 朋友两个字,现在代表互相有交情,互相友好的意思。而古代“朋友”是两个概念按照古人的解释,“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是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所以,“朋”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同学;所谓“同志”,当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革命同志”,而是指志趣相投,能合得来的人,所以古代这个“友”,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朋友”的概念。古代的“朋友”,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同学和朋友”这两个意思。按此划分,朋为同学,友则是同道。

  朋为两月组成,古代‘月’通‘肉’,在文字中与肉有关的如:胳、膊、肘、腿、脚等。所以说真正的朋友如手足一样重要。而真正的朋友相交则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纯粹、淡然、持久而不可缺。 

朋友的种类: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