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学历大专班教材砍压并补联的原则

 王振岳 2016-12-14
浅谈学历大专班教材砍压并补联的原则

    教材是教学之本,学历班课堂教学要以教材为依据。由于近年来大专学历班教材变动频繁和相对滞后,必须在教材内容的使用上进行改革。下面,仅就对教材进行“砍压并补联”的原则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合理地“砍”
    所谓砍,就是砍掉教材中某些不合理的标题及内容。砍掉教材内容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要坚持科学性和时代性,也就是合理性。砍掉的对象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本教材中明显重复的内容,或者保留前面的砍掉后面的,或者砍掉后面的保留前面的。二是本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明显重复的内容,一般情况是保留排在前面学科教材的内容,砍掉后面学科教材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本班级学员在自己所讲的学科之前或之后,已经讲过或还未讲过哪些课程。如在讲政治经济学之前,已经讲过哲学;在讲过政治经济学之后,还要讲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课程。因此,在讲政治经济学时,与科社、党建重复的内容可以讲,而与哲学重复的内容可以砍掉。三是本教材观点己经过时或有严重错误的内容,必须坚决地从教材中砍掉,不能照教材讲解。
    二、适当地“压”
    所谓压,就是压缩教材中某些多余的标题及内容。压缩是把多的压缩为少的,把繁的压缩为简的,把粗的压缩为精的。文学上叫“缩写”,教学上叫“缩讲”。压缩的对象有三种情况:一是教材中对某一问题过多、过繁的阐述,可以去粗取精,化繁为简,少讲、略讲。二是教材前后内容相似,但不是明显重复,前面细讲、详讲,后面可以少讲和略讲。三是本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内容相似,但阐述的角度不同,不可砍掉,只能压缩。一般来说,前面的学科可以详讲,后面的学科可以略讲。
    压缩教材一定要适度、适当。如果压缩过大,就变成了砍,使应讲的内容没有讲;但如果压缩过少,该压缩的没有得到压缩,就会形成重复。对学员已经掌握的内容反复讲解,学员会产生不耐烦情绪;而学员不懂的问题,压缩过大,讲的太少,学员会觉得不解渴。总之,要时刻掌握学员对知识理论的已知程度,这个程度要掌握的精确无误是不容易的。一般来说,可以就低不就高,重要问题稍有重复可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非重点问题不可重复,宁缺勿滥。
    三、大胆地“并”
    所谓并,就是合并教材中某些零散的标题及内容。合并就是对教材中的有用内容在不砍不压的情况下,合并标题,突出重点,抓纲带目,以提高讲课效果。合并的对象主要是各章教材中的节和目的标题。合并必须大胆果断,不可缩手缩脚。这是因为:一本教材一般有10——20章,每章2——6节,每节3——8个问题。一本教材要讲5——10天,每半天要讲2——4章。在内容多、时间短的情况下,如果按照教材中的章、节、目按部就班地讲,仅是这些题目写在黑板上,都要花费一半的时间,照顾了一般,没有突出重点。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保留每章的题目,不保留每节的题目。每章总共可能有20——50个问题,不能照原题讲,而是根据本章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大胆的、大刀阔斧的改组,合并成5——10个问题,重点讲解。这些重点题,大多数是考试复习题和作业题,少数是为了内容的系统性必须讲解的问题。应当注意的问题是,在进行合并的时候,要将理论的系统性与突出重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只讲重点而忽略了理论体系,更不可只讲作业和复习题,而不讲系统理论知识。
    四、积极地“补”
     所谓补,就是补充教材中没有而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补充的内容主要是最新的理论前沿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信息。一般来说,教材总是落后于实践的,实践发展了,就要把新的内容补充到教材中去。例如,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关于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关于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等理论和政策,应补充到各类教材中去重点讲解,以补充教材之不足。补充教材内容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要随时随地注意收集和观察发展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经验,把它们补充到自已所讲授的教材中来,使我们所讲的理论更富有时代感、新鲜感。
    五、广泛地“联”
    所谓联,就是联系古今中外各种实际情况讲解教材。联系实际要广泛,不要狭窄,要体现时间空间的无限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多方面的实践知识,要博学多才,远见卓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联系实际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例如,经管班的课应多联系经济实际,法律的课应多联系法律实际,农村班的课应多联系农村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整体,联系实际的目的在使学员掌握教材中的理论,而不能就事论事,不能扯得太远太长,忘了自已要讲的主题和主线。联系实际是一门艺术,它能起到启发学员思维,引导学员学以致用,开阔学员知识领域的重要作用。联系实际是教师的基本功,它要求教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增长见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所讲的理论讲深讲活,运用自如,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此文发表于2000、1、20  佳木斯市委党校系统教学工作研讨会。署名王振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