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最缺的本帮江浙小馆子,我们继续来挖掘

 Mix杨林 2016-12-15


 


前一阵写了一些小馆子,陆续便有读者跟我们推荐他们常去的地方,多是一些本帮江浙风味的。


这让我们很高兴,上海现在拿得出手的上海菜小馆子实在不多,最权威的米其林最后也只推荐得出一堆老字号垃圾。事实上,还是有一些可去的地方,散落在民间各处。这次我们不但去吃了一些读者举荐的小馆子,也温习了一遍自己常去的地方,探店费时久,发稿晚了些,请大家多多海涵。


老规矩:特别好的就说好话,特别令人失望的也不客气,中庸的那些就不提了。



| 至少不是翔

大怪


上次写凯恩,有朋友留言说到另一家没吃过的本帮小店“蓝帝”,一查居然就在长沙路。很多人可能不记得了,30年前,差不多就在这块地方,诞生过一间很有名的餐饮招牌——小南国。兴致一下子被吊了上来,加之网上说需要订位,客满不接单之类的,这么有腔调,不来领教一下怎么说得过去。


餐厅不大,做做街坊邻居生意的规模,墙上挂着弹眼落睛的四个大字“凤髓龙肝”,小庙藏着大神仙,瞧这份满涨的自信。



有句讲句,油煎馄饨、熏鱼、鳝丝还可以,不过加了松茸的老鸡汤应该不是街坊会点的吧。


据说很好吃的烤麸没有,据说很好吃的热炝腰花上来,端详了许久,我不是很懂,探讨一下,请问腰花的意思难道不是切花刀,腰子受热之后呈现出像墨鱼卷一样的麦穗花格造型吗?现在把猪腰子切片摆一圈看不出像“花”,菊花也不是这样的呢。




紧接着上来的是糖醋小排。自己在家也做过小排骨,几十次总有的,蜜汁、糖醋,几乎没什么难度,但没有一次是这样的——第一,我不会挑这么多肥肉的小排骨,吃在嘴里油汪汪软乎乎;第二,我不会在排骨上裹这么多粉,虽然都是酸甜口,上海的糖醋排骨和广东的咕咾肉毕竟是两回事。


以前哪本美食书看到的,说大肠这东西,就像碟片店里的三级片,姑娘们很少会说自己喜欢吃大肠,如同很少妹子会说自己爱看三级片。和大肠相比,圈子则更加暴力、更加hardcore,可是你看过这么胖的AV吗——




草头圈子一上菜,我还以为那是几只油面筋,瘫软在草头上。饭店考究一点,每只圈子都是立正的;随意一点,也是立正和稍息并存;这下好了,全部卧倒。都是因为太肥了,就像那种需要起重机抬出门的胖子一样。不信你看里面一粒粒像米一样的脂肪颗粒——




洗的时候也太偷懒了吧。天了噜,我只能这样劝慰自己:蛮好来,是油脂,至少……不是翔。


蓝帝

地址:上海市长沙路179号(近新闸路)

电话:021-63722102



| 外滩一带性价比最高

陈晓栋


能让我感觉在外滩一带性价比最高的餐厅,肯定是有些来头的。这家“绿雅”,我已经吃了很多年,现在为大家奉上。餐厅在江西路的老大楼里,营业面积不小,但房子却是老板娘自己家的,所以在房租吓人的上海,餐厅的竞争力自然是数一数二的,只要菜做得用心,价格便宜也是有得赚。




老板娘姓姚,天天坐在店里招呼客人,餐厅经理是她儿子,也算是家族企业,小日子过得挺滋润,也挺辛苦。我有时候去得晚,看见老板娘一家坐在门口吃饭,我一直认为,开店的能天天吃自家菜的馆子,客人都是能放心的。问老板娘为什么起“绿雅”这么个名字,她说开店那年头,社会餐厅都喜欢像黄河路一带那样起个豪气富贵的名字,她不想太俗,就想了这么个店名。





这回前菜吃了海蜇和熏鱼,味道还是一如既往的到位。上次做“难吃牛排”专题的时候,特地刷了一遍各家馆子的土豆沙拉,绿雅的土豆沙拉是我第一回吃,倒也不错。




每次来都跟我推荐油爆虾,看来是道高利润的菜。不过绿雅的油爆虾甜度低了点,喜欢甜口的上海人不一定喜欢,倒是红烧肉、菜头圈子、肴蹄和一些蟹粉菜我都很推荐。


说到蟹粉菜,不得不说一下蟹粉鱼干丝,价钱多年不涨,东西永远好吃。这次有人第一次来绿雅,说干丝有什么好吃的,我们两个常去的马上就笑他:这干丝可是用鱼肉做出来的,不是豆制品。吃这道菜,懂经的知道“贴边、沉底、慢舀”,总能收获些沉在下面的蟹粉,一般蟹粉鱼干丝上来,我就第一个抢汤勺了。




人多的时候我们都会点黄鱼馄饨,这回人少,就点个普通的馄饨吃吃,略有一丝咸,但整体上还是挺叫人满意的。


友情提醒一下:餐厅老爷叔多,所以也不禁烟,怕烟味的建议订包厢为妙。


绿雅

地址:上海市江西中路372号

电话:021-63219081



| 毛豆阿姨变成了毛豆王妃

大怪


上海餐饮界有很多阿姨,做锅贴的阿姨、卖炸猪排的阿姨、做连锁奶茶的阿姨,还有卖啤酒的阿姨。一声“阿姨”叫起来亲切,还有种自家人的感觉,自己人总不会骗你宰你的喽。


我认识很多朋友,曾经在长乐路的世纪商贸上过班。对她们来说,常熟路上的“毛豆阿姨”,就是中午想不出吃什么的时候,最安全的选择,还有就是部门同事的farewell party——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迎接新同事,可以跑远一点,吃顿奢侈的,送别老同事正好相反,“bye bye饭”要近,要便宜,意思到了么就可以了。


前两天,去了重新装修的毛豆阿姨,从装修,到菜单,到装盘,再到价钱,画风突变。你们那种意思意思的farewell party,估计没法在这里吃了。看看中英日三语的菜单,以及后面的数字,毛豆阿姨一记头成了毛豆……王妃。




坐在亮堂整洁的大堂里,能唤起往日记忆的,只有擦手巾包装上印的四个字:别有洞天。老客人大概还记得,以前在毛豆阿姨吃饭,就像在山洞里一样——



曾经的毛豆阿姨,图自网络


看过《西游记》就知道,凡事常年待在山洞里的,不是神仙就是妖精,总之都有高深的道行。因此今天的蜕变,是修炼的结果。




菜比以前精致,本帮卤水四拌(菜单上的日文叫:上海風鹵水盛合せ,好高档的样子,其实就是糟钵斗)没货,谢谢王妃殿下帮我们省了158元。有句讲句,小素鸡柔韧多汁,熏鲳鱼做得也不错。




点了一个宫保虾球,料足味浓,差不多有8只大虾仁。我还挺惦念当年在“小城故事”吃的宫保虾球和宫保皮蛋,儿子红了之后,就很少在店里看见彭于晏的妈妈了。毕竟现在的客人大多是为了追星去的,万一惹上了“虹桥一姐”这种就得不偿失了。




酸汤肥牛,紧接着这个的后面,还有一道3字头的酸汤和牛,恕我穷,没敢点和牛,要是有酸汤牛丸我就要牛丸了。在我看来,好吃的酸汤肥牛有两个东西少不了,一个是黄灯笼辣椒,还有一个就是南瓜,同为黄灿灿的颜色,冲在前面的辣味与垫在后面的甘甜味相辅相成。眼前的这碗酸汤,有黄灯笼,好像没有南瓜,黄得有些透,辣得有点薄。




加了玫瑰腐乳汁做的羊肉煲,块大,带皮,是本帮菜的味道。同时,随羊肉还附赠了几根羊毛,谢谢啊,这么客气,让我们怎么好意思呢。


埋单的时候,和服务员随口聊了几句:

- 涨价了嘛,是换了老板还是换了厨师?

- 我们老板、厨师都没换,环境提升了,口味提升了,装盘提升了,价格就贵了一点点。

- 嗯……这是王健林的一点点吧。那么价钱上去了,你们涨工资了吗?

- 并没有。


毛豆阿姨

地址:上海市常熟路115弄5号(近长乐路)

电话:021-54030429



| 商场里吃船菜也有的啊

Ruby


商场是人流密集的地方,然而,餐饮生意却因为竞争激烈而愈发难做。老板们不得不用尽力气得以生存。这次,我就想推荐一家狠用力的新开餐厅,一看就是老板头一回做餐饮,处处铆足了劲用蛮力,透着些傻傻的执着。


餐厅开在五角场的百联又一城,是一个主打淮阳本帮,但四川菜非常受食客欢迎,东南亚甜品还要去挤一角的地方。正因为如此,菜单辣辣长。



图自网络

弹眼落睛的是餐厅门口的一艘船,船里有张餐桌,是那里最特别需要预定的位子。这真是一条船,有船头,船尾,还有湖(水)面(池)。类似这样模仿江南水乡装潢的餐厅,上海不止一家。但人家最多做个假船头来营造氛围。老板倒好,戆到去苏州买了一条真船。结果,船太宽,费了好大劲才抬进来。“湖”的上岸处做得过于逼真,以至于上船的客人稍不小心就会掉进水里。


对菜肴的第一印象,就是和价格不成正比的精致摆盘和餐具,更像是高级餐厅的出品。从鱼到鸭,再到拳头大小的狮子头,盛器都像是依据他们的身材量身定制的。听说,开业第一天就吓走了一批洗碗工,据说,辞工的原因是“噶巨额盘子,摔了算谁的。”这里的桌子都小小的,碟子盘子却很大。点了几个菜,根本没地方放。


介绍几道我下次去还想吃的菜。




文思豆腐。白色的豆腐被切得像发丝一样细,和青绿色的黄瓜一起调味,先不谈吃,光看就美,体面。这盘功夫菜才卖28块钱,老板,你考虑过厨师的感受吗?若是碰到个不懂经的,来一句:“切得再细,还是豆腐~”厨师更要捶胸顿足了。




松鼠桂鱼 (88元)。这道经典的苏帮菜再一次展现了厨师精湛的刀工,鱼背被开出了漂亮的纹路,得以最大程度均匀地吸附酸甜的酱汁。这刀工,卖得真是便宜。



蛋黄狮子头 (118元),这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狮子头!一盘两个,每个都有我拳头那么大!爱吃肉的朋友赚到了。肉质极为松软,适合牙口不好的。带有油脂香气的咸蛋黄和肉的脂肪香气很和谐。




藏书羊肉 (38元),肉被切成片状(厚度超过这个价钱),每一片都有肉冻和肉纵横交错,露出好看的纹理。羊肉味道新鲜,香气浓郁。厨师另配了两种不同蘸料,但在我看来,简单的酱油就足够了。




还有一款秋葵,我再来一定会点,然后边点边吐槽!这“迷之摆盘”啊!秋葵下面铺着冰块,冰块下面是五颜六色的灯。这还不算,秋葵上面还要洒上玫红色的花瓣。老板啊,你是要把所有的颜色都穿在秋葵身上才罢休啊!




听说,这里的川菜点击率比本帮菜还要高,也不知道上海人的口味什么时候变得那么重了?我吃不了辣,好不好吃,你们吃过告诉我。


琵琶蛮

地址:上海市淞沪路8号百联又一城7楼

电话:021-55970977



| 难怪他们都说炒年糕是必点

大怪


威海路陕西路这里,很多人都吃过美新的汤团和冷面,旁边的本帮小店吃过的好像不多。站在路口沿着威海路往西走,一路有好兄弟、华宫和对面的小实惠三家本帮饭店。


其中小实惠的门面最为低调破落,前两天去吃晚饭,发现马路这一排门面改造,连招牌都没了,里面依旧坐满人。同一时间,再去看那两家,只看到老板模样的人,坐在收银台旁边打哈欠。




菜一上来,马上懂了,“小实惠” 的菜价钱便宜、实实在在,至于分量么就有点“做宁噶”……头一盘牛??,好吃就是不经吃。



不应该点这个炝素鸡,吃在嘴里也就是一点酱油的味道。要不是葱花的存在,几乎都可以归为净素这一类。有种说不出来的冷淡感,不解馋也不下酒,非常解嗨。




红烧划水做得蛮到位的,色面浓,鱼尾不断,用筷子夹的时候就能感受到鱼肉的细嫩。只是划水有点小,毕竟价钱摆在那里。老婆说:“这倒好了,可以多吃几道菜,也不会多花钱。”我立刻回复:“这么说,那为什么不去吃两荤三素的客饭?”




另一个浓油赤酱的酱爆猪肝,火候到,猪肝也不老。以前喜欢武夷路原食街的猪肝,吃多了就觉得太甜,再加上味精一多,饭后免不了有点齁水。




上海爷叔做生意还是有一套的,前面冷菜热菜控制成本,主食汤羹则给足分量,就像荠菜肉丝炒年糕和酒酿圆子。实敦敦的这么吃下去,不饱才怪,埋单出门还浑身带着热气。


小实惠

地址:上海市威海路855号(近陕西北路)

电话:021-62476919



| 还以为是宜家开的

陈晓栋


最后一家虽然算作是本帮江浙风味,但是拿手的东西是台州海鲜。餐厅名字叫“小家居”,别人跟我说这个名字时,我还以为是宜家开的,要知道,漕溪路的那家宜家光是餐厅每年就有上亿营业额,绝对有能力出来开个馆子。


小家居二楼散座为主,三楼是包厢,上面比下面多些个略高级的菜,中国人历来喜欢关起门来大吃大喝,餐厅抓的就是这心态。





葱烤野生鲫鱼很袖珍,但味道却很好,同桌的一个人个子矮,总喜欢说一句“精华都是浓缩的”,用在这道菜上倒挺合适。另外有我很喜欢的蟹糊,正宗的浙江沿海风味,总让人把持不住。记得有回也是在浙东的一个地方,餐厅主人临近饭局尾声才想起来还有此物没有上桌,结果别人已经战力全失,只见我抖擞胃口,一个人干掉两只蟹的量。




冷菜里居然还有一道泡菜,我一开始摸不着头脑,这棒子的玩意儿我是从来不会主动碰。听说是独门秘方,一尝之下,比之高丽泡菜减了些辣口,多了丝甜味,倒也能接受,不过后面有大批海鲜,也就浅尝辄止。





葱油海瓜子和干煎带鱼拉开帷幕,我觉得,在东海海鲜日益紧缺的今天,带鱼被做到这个味道,才算是能瞑目了——然而鱼是闭不上眼睛的。原笼蒸虾我也挺喜欢,鲜味收得很紧致,前一阵在宁波也吃了这个做法的海鲜,感觉不久后会在更多餐厅吃到。




虾蟹固然不错,但是我更喜欢家烧杂鱼拼,几种鱼若是搭配得好,就像一套能冲上传奇的炉石卡组,总能收到奇效。




末了,提一下这里的家烧萝卜和白水洋豆腐,都是味道出众且高性价比的菜肴,我自己做过类似的菜,其实本钱不低,看来厨房的老大要有一定的水准才敢推这样的菜。对了,打听了一下,当年在台州筹备新荣记开业的,就有这里的大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