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理和铲除科研、学术诚信的“灰色地带”

 谭浩俊 2020-11-26


据《光明日报》报道,时隔两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212日再次召开“捍卫科学道德,反对科研不端”通报会,向社会公开通报了20152016年所查处的一批科研不端行为和典型案例。两年来,172人被惩处,9个项目依托单位被处理。

虽然对科研、学术行为不诚信目前还没有统一定义,但是,基本看法还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各种违反科研准则的行为,如造假、剽窃、骗取科研资源等。应当说,对这些方面的科研、学术不诚信行为,无论是业界还是舆论,都已形成共识,科研不端也已成为了过街老鼠。问题在于,在利益驱动下,科研、学术不诚信已不仅仅表现为赤裸裸的造假、剽窃等,而且正在以新的方式、新的面目出现,形成科研、学术领域的“灰色地带”,影响科研、学术行为的规范。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监督委员会相关人员介绍,该机构在调查一批海外出版集团的撤稿事件时,发现了一些专门从事论文交易、润色等的中介机构。其中,从事论文润色的中介机构,所提供的数据、资料等都是真实的,内容也都属于原创,没有涉及抄袭、剽窃、造假等内容,只是润色的水平尚未达到发表要求。因此,按照目前的法律法规,似乎还找不到处罚的依据,成为了科研、学术诚信的“灰色地带”。

但是,不管这些方式和手段是否涉及违法,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些行为都是这都是科研、学术不诚信的表现。科研、学术不诚信带来的影响,也决不只是几篇论文、几名作者的问题,而是科研态度、学术环境问题,是科研、学术土壤中还存在行为不端、诚信度不高的现象。如果不对这样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将影响我国科研能力的增强,学术水平的提高,会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让科研和学术市场难以确立价值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创造意识。

不仅如此,如果任凭中介机构左右科研市场、学术市场,制造真假难辨、虚实不清、好坏不分的气氛,让“滥竽”们有生存空间与土壤,那么,对那些真正致力于科学技术研究、技术创新、技术创造的人,就会形成极为不利的冲击,使他们无法耐心、安心地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从而使整个科学技术界出现浮躁现象。


 

我们并不否认,在科研和学术界的共同监督与打击下,科研、学术的氛围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科研、学术的环境也在发生着积极改变。特别是明目张胆造假、剽窃等方面的问题正在逐年减少。但是,由于不断有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表现形式出现,因此,科研、学术不诚信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仍在影响着科研、学术的环境,影响着科学技术界的形象。特别是通过中介机构“润色”这一新问题的出现,更让很多年轻人缺少了精益求精的思想,缺少了刻苦钻研的精神。而这,恰恰是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一方面,中介机构根本没有能力帮助科研人员完成科研和学术项目的“最后一公里”,即便勉强完成,也质量下高;另一方面,如果科研和学术的“最后一公里”要靠中介去完成,那从事科研和学术研究的人,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就算天赋过人,也会倒在起点上,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科研和学术研究者,更不可能拿出能够体现能力和水平的科研、学术成果来。

科学技术是无止境的,科学技术所以能够不断进步、不断有新的突破、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原因就在于,有无数致力于科学技术研究、科研创新的人,如果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没有务实精神,不能脚踏实地,而只想通过付出少量劳动就想借别人之手获得自己的成果,让自己来扬名,那科学技术就不能进步,科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难以发挥。

所以,对目前出现的科研、学术不诚信行为,必须坚决打击、决不手软,特别对已经形成的各种“灰色地带”,应当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整治,彻底铲除这些影响科研、学术环境的毒瘤。这就要求,有关方面必须加快科研、学术方面的制度建设、法规建设、诚信档案建设,形成鼓励和规范、治理与完善的良好体系,推动科研、学术的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