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商代甲骨文的用作是占卜神灵,近代被用来做“药材治百病”

 花小鼠 2016-12-15

三千年前的殷商人好鬼神,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要占卜神灵。在占卜时,首先要在整治好的龟甲、牛骨上,猪骨上钻凿出一些圆窝和凹槽,然后,把要卜问的内容向神灵汇报,再用炭火灼烤圆窝凹槽,使甲骨的反面出现裂纹,占卜者根据这些裂纹的不同,就可以判断出吉凶祸福来。

在商代甲骨文的用作是占卜神灵,近代被用来做“药材治百病”

有文献显示:完整的卜辞包括叙辞(记载占卜日期和卜官的名字)、命辞(记载向神灵问卜的内容)、占辞(记载裂纹显示的卜兆)和验辞(记载应验情况)四部分。

在商代甲骨文的用作是占卜神灵,近代被用来做“药材治百病”

所以按照大量的甲骨文考察研究上看,三千年前的殷商人非常注重数理统计方法在占卜学中的应用,为了统计占卜的应验率,殷商人把每次占卜后的应验情况都契刻在甲骨上,最终,使甲骨文能保存至今并且可以形成一门比较系统的甲骨学。

在商代甲骨文的用作是占卜神灵,近代被用来做“药材治百病”

但是据说现在的中国人信奉虎骨能治病。于是,清朝末年的时候,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就把在农田里捡到的兽骨说成是“龙骨”,卖给城里人去挣钱。其实,龙骨也好,虎骨也好,与猪骨、牛骨、鸡骨、鸭骨、人骨的成分大体上一样。如果虎骨能治病,那么,猪骨也同样能治病。

在商代甲骨文的用作是占卜神灵,近代被用来做“药材治百病”

但是因为这件事,在1899年被王懿荣去药材店买药时候发现一味叫做“龙骨”的药材,上面有着不易被察觉的刻划痕迹,引起了王懿荣的兴趣。王懿荣1900年以身殉国后,他所收藏的甲骨片转移到了刘鹗的手中。刘鹗在京城的文化圈里也是很有气场的。渐渐地,收藏甲骨成为一种时尚,引得行价日升,私掘猖獗。与此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学者的注意和研究。1903年,在罗振玉的撺掇下,刘鹗出版了《铁云藏龟》,这是第一部甲骨文著录。次年即有孙诒让的考释著作《契文举例》问世。

在商代甲骨文的用作是占卜神灵,近代被用来做“药材治百病”

从此,甲骨文时代正式开启!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