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崛起的五个阶段 原创 2016-12-15 高铁见闻 高铁见闻 高铁见闻 csrxcb 为中国铁路代言 中国高铁的萌芽源于对国外高铁技术的跟踪,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乘坐新干线的画面传回国内后,成了高铁概念的一次大普及。但是中国高铁真正的起点是1990年,《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于当年正式完成。后面围绕要不要建设高速铁路,要建设什么标准的高速铁路,什么时间动工建设高速铁路,“建设派”、“缓建派”、“磁浮派”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大战。这个阶段从1990年开始,到1998年为止,主要是高铁的思想启蒙阶段,除了将广深铁路改造成时速160公里的准高速铁路外,并没有动工建设真正的高速铁路,所以高铁见闻先生将这个阶段称为中国高铁的石器时代。 第二阶段见闻君将之称为中国高铁的青铜时代,从1999年开始,到2002年为止,标志性事件是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秦沈客专的开工建设,期间还经历了国产动车组的研发高峰,诞生了以中华之星、先锋号、蓝箭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国产动车组型号。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早期自主研发的动车组高达20多个品种,总产量达到67列,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这67列动车组中,内燃动车组47列,电力动车组20列;有46列在国内进行试验或交付运用,另外21列则出口到了国外。 第三个阶段见闻君将之称为中国高铁的黄金时代,从2003年开始,到2010年为止,标志性事件是“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的大规模建设以及高速动车组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个阶段最突出的成就是奠定了中国高速铁路网的主骨架以及确定了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以及运营标准,这个框架与标准至今仍是中国高铁基石,这就是黄金的真正成色。 第四个阶段见闻君称之为中国高铁的英雄时代,从2011年开始,到2013年夏天截止。这个阶段中国高铁经历了降速与降标,经历了甬温线动车事故,中国高铁在起伏中艰难前行。这一阶段的主要成就是实名制购票以及互联网售票的推行,在大大缩短了人们旅行时间的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购票出行。 第五个阶段见闻君称之为中国高铁的白银时代,从2013年夏天开始一直到今天,这一阶段仍在继续。这一阶段中国高铁重新恢复发展势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回复并接近2010年的水平,中国干线高速铁路重新恢复时速350公里的建设标准,运营高速铁路也分步骤稳妥地恢复到设计时速运营。这一阶段的另外一个重大成就是中国高铁重新赢得声誉,并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成为我们国家的一张名片。 中国高铁崛起的偶然与必然 中国高铁成功了吗?如果是5年前讨论这个问题,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些媒体当年甚至断言中国高铁是一个失败的样本,但是时至今日我想已经没有人会对中国高铁的成功提出质疑了。 但中国高铁的成功崛起是必然的吗?还是只是一个偶然现象?对于这个问题见闻君认为应该分开来回答。我们先看必然因素。第一是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所决定的,如果没有当年铁道部战略买家策略的成功实施,中国高铁今天的成功是不可想象的;第二是改革开放走向国际化所决定的,技术的引进消化再吸收路线是关键;第三是先前的技术积累与人才储备,技术可以引进但是能力引进不来,青铜时代的技术积累与人才培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国高铁的崛起也存在一些偶然因素,这些偶然因素是不可复制的。首先是一些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细节大家可以在《大国速度:中国高铁崛起之路》一书中细细品味。其次是2008年金融海啸的到来。中国政府为此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 当然本文仅举其要,毫无疑问决定中国高铁成功崛起的因素还有很多,正是这些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的结合才让中国高铁有了今天的成就。更多的故事就让我们一起到《大国速度:中国高铁崛起之路》中去探索吧。
人赞赏 阅读 微信扫一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