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深圳土著才知道的特色美食

 L风清云淡 2016-12-16
二爷说


这几个月深圳举办了几场台湾美食节,据说人多!价格贵!爷真是不理解!台湾小吃当然要去台湾夜市品尝啊!潜台词是,在深圳,必须吃我们的深圳小吃啊!以下这些小吃啊,据说只有深圳土著才知道!你也想尝尝不?


茶果



花生馅


茶果是是祭祀时才特别制作的食品,现已渗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茶果分两类,用粘米粉加豆沙;可制作成甜、咸两种口味,内放馅料外包裹香蕉叶蒸熟即可食用。


手粉



据说,七月十四做手粉,是以前耕田的村民,为了保护自己的田地完整,向佛祖祈福恩赐而制造出来,历史悠久。


手粉的制作工艺好有讲究,首先用糯米、面粉撮在一起,再用清水搅拌。搓完之后,再将粉放在筛子上筛出精细粉状,随后就要放在方格糕箱上。最后在方格糕箱上用条尺刮平,倒扣在蒸板上放置在锅内蒸熟就有得吃啦!


萝卜粄



萝卜粄属于客家菜,是最具客家风味的冬至食品。各地做法大同小异,都是将萝卜切丝和猪肉、虾米混在一起,或者根据自己的口味与其他材料一起做成各种形状。二爷的爸爸超爱吃,每次蒸熟了,一定要吞2个以上。


煎堆(碌堆、麻团)



煎堆在广东是指拳头大小、油炸糯粉团,表面满是芝麻的食品。它是用糯米粉加糖、油炸花生碎、芝麻等,放到锅里用油煎成,风味独特,制作考究。色泽金黄,外形浑圆中空,口感芳香酥脆体积膨大滚圆,表皮薄脆清香,而又柔软粘连,馅又香甜可口。有团圆甜蜜的寓意。


盆菜



锅盖一打开,香味扑面而来,红烧乳鸽、咸香鸡、蚝豉、鲜鱿、各类蔬菜,有荤有素,一锅俱全。水围村所有村民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近万人觥筹交错,嘘寒问暖,其乐融融。


据了解,在水围村,盆菜已有800多年历史。虽然城市化进程中,水围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年轻人的生活观念和方式也有很大改变,但让村民感到欣慰的是,水围村至今仍保持着大盆菜的传统。


清明仔(鸡屎藤)



围头的传统美食,专门是清明节时吃的。”指着芭蕉叶上蒸熟9个一团,类似汤圆大小的黑绿色丸子。 “清明仔”是采摘“鸡屎藤”和桑叶等据说可以祛邪扶正的植物茎叶,与洗净的糯米、粘米等一起放进石舂中碾碎,轧出来的粉更带上浓浓的青绿,然后拌上少量的糖或盐,再搓成拇指大小的粉团,9个一组放在芭蕉叶上,再撒上一些碎花生,放进锅内蒸熟而成。


油角(角仔)



油角各个地方口味不同,所用原料也不尽相同,这次吃的比较多的是油炸,里面包花生芝麻。在广东过年,油角少不了。以前,离春节还有十天廿日,家家户户就要开油镬,炸煎堆油角了。开开油镬炸些煎堆油角,是为求来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镬似的—油油润润、富富足足。


炒米饼(沓饼)



“沓米饼”是深圳新春时节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民俗活动。“听到沓饼声,知道过年来。”旧时的深圳,有“过年沓饼”的习俗。


喜粄



喜粄是白色的,上面印有红色的喜字,红粄是红色的,用大米做成,味甜。


艾粄



淡淡的艾味味,甜而不腻的馅,真的很好吃。


客家黄酒



家家酿黄酒,人人喝黄酒,黄酒的普遍性可以说是客家农村中极为独特的一种社会现象。黄酒由糯米制成,糯谷在客家农村极易种植,且价格低廉,只比普通稻谷贵一成多,而蒸一缸酒,糯米的数量又可多可少,再加上工序简单,客家妇女人人会做。


围头粽



砖头噶形状、咸粽甜粽系花生做。


薯生




菜圃




感谢各位抢救深圳本地文化“村民”:弯弯、杏芝、penny_加仑、明辉、大雄、Chole、蔡仔、紫璇、小曾、曾懿、丽芳、Sandy、文杰、Yama、Spicaching、晴晴、蔡聪、koey、小六、安琪、啊恩、熙少、kaggi、大牛、慧慧、小啡、阿狗、啊细、77、yoko、PUIYEE、Mani、弓长、 Anna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