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记得《海峡茶道》杂志更名《茶道》了哦! 现代漫画家、散文家、翻译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丰子恺(1898-1975),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的漫画,形式介于国画与漫画之间,风格简洁朴素,隐含着出世的超然之意和入世的眷眷之心,是那种让人感动的平凡,或是令人落泪的辛酸,表现出一种“诗意”与中国“文人情怀”。 自古茶与画渊源深远,这位漫画大师的书画中也在不意间流露着茶的闲适与趣味。我们选择了部分丰先生画中的茶趣,一同赏析。 丰子恺漫画中有多幅涉茶,不少富含禅意。 《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诗句选自明末清初高僧圆信的《天目山居》诗。 画面中山峰兀立,层峦叠嶂,巨松如盖,云雾缭绕。山道之上,深山藏古寺,幽静寂然。雅室中有一僧人或隐士,以云霞为伴,以松柏为侣,品茗,读经,吟诗,自得自乐,引得群山一个个探出头来,似乎对庵中吃茶的僧家羡慕之至。 《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人不送迎》 风声、水声、松涛声,声声入耳;书香、墨香、山花香,香溢山居……虽然诗句无茶,但此情此景,非茶莫属。 漫画主图为山川峡谷,流水潺潺,远处白云悠悠,云水飘渺,辽阔旷远。巨松华盖下有一山居,室外置石桌石凳,对岸山花红艳。山居内有山人隐士,端坐案前,或忘情于吟诵,或沉浸于书画,或品茗小憩,以至于忘却迎送,冷淡了往来的亲友。 《小灶灯前自煮茶》 该画画面为一中年文士,坐在窗台前,在悬挂的油灯下,用炉子扇火烧水,候水冲茶,炉边放着书卷。当年大诗人陆游游览法云寺归来,平添雅兴,晚上童子已经就寝,就自己动手烧水烹茶,自饮自乐,并诗记其事。 而其时画家的心境与陆游应该是有所不同的。虽然闲居山城,但毕竟已取得抗战胜利,东归指日可待。没有呼朋邀友,只是雅兴所至,茶知我心,从柴米油盐的琐碎中脱身出来,深夜无人,与茶为伴。主人的幽趣、风雅,以及其中的禅意,也就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唯有君家老松树,春风来似未曾来》 丰子恺选取《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后两句,也许是青松更能让读者喜闻乐见,且方便入画,以松代柏,作画抒情。画面上两位雅士挚友在如盖古松下品茗赏春,聊叙友谊和世间百态。 正如君子之交淡如水,雅士操守志似松,春风来似不曾来,高风亮节默无言。其中岂无人生哲理与禅意? 《好鸟枝头亦朋友》 画面中一中年文士,端坐于庭院石桌旁,石桌置一壶二杯。石桌上方伸来数枝柳枝,柳枝上有一小鸟与微笑的文士相对,似乎在鸣叫对语。 一幅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赏心悦目。此画亦为护生内容之一,不知画家是否归入《护生画集》。世间万物多有情,好鸟枝头亦朋友,作为自然精灵的鸟儿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生哲理,诗心禅意皆蕴涵其中。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这幅丰子恺笔下著名的涉茶漫画,有黑白、彩色多个版本。 画面中,新月如钩蓝天如水,雅室内竹廉半挂,茶几上有茶壶一把,茶杯数个,茶香尚存。就在刚才,主客相谈甚欢,也许是良朋对酌,说尽傻话痴语;也许是海棠结社,以茶代酒填赋新词;抑或是计划动议,开启何等宏大规划,还是准备结队壮游?此情不再,人走茶凉,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四口之家,不但随季节经历了寒冬与酷暑,还一起走过了人生的起伏。在这个柳条飘飞,鲜花盛开春季,在草庐前闲坐,沏一杯新茶,享受天伦之乐,也是人生的大快事了。 《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 三位好友,小院闲坐,大家品茗闲话,且留一个位置与小院盛开的梅花,着实雅事。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如此雅趣,必是兴趣相投的好友,此情此景,于茶于酒都使得。 《独树老夫家》 ![]() 茅庐一座,小院内一松,一兰,一壶,一杯,一老者,读书静坐,虽室陋,但也不觉陋矣。 编辑|初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