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 | 董卫国:过程和方法: 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目标

 美文云中飞 2016-12-16

过程和方法:

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过程和方法”的目标维度,是顺应近年来课程改革的需要自然产生的,也是由学科特点决定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科角度讲就是为了学生语文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积累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品质,提升综合素养。因此,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学应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过程和方法”的核心


自主学习是各种学习方式的基础 

教学活动如何开展,学生如何学习,最终将决定学生将获得怎样的学习效果。教学设计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要围绕着学生的学来开展教学,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现在所流行的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都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好方法。这些学习方式的核心都是自主学习, 或者说它们都是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是语文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 

语文学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听说读写是语文学科最主要的实践活动。这些能力是经过训练形成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得到。所以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搭建语文实践的平台,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演练场,要让学生不断地去听,去说, 去读,去写,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际运用的得心应手。唯有如此才能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对语文知识运用自如,否则,单靠所谓掌握知识是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


在实践中体验与思悟是语文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 

自主学习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对所学习的内容亲身感触、体验、思考、领悟,这也是在实践中自主学习与机械训练的主要区别。传统语文教育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强调吟诵背读、整体感知、直觉领会、类比联想等方法,强调积累,注重涵养,主张少用言传,多用意会。


另外,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搭建体验的平台,创设课程情境,营造体验氛围,使学习者置身于语言环境中,从而体味其中所蕴含的神情理趣,提升整个人生的境界。


阅读教学中忽视“过程和方法” 的主要症状


以结论代替过程 

文章是客观外界通过作者头脑加工的反映,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读者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理趣,必须从语言入手,批文入境,批文入理,批文入情。但是在课堂上却有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直接作答或教师直接给出答案,省去了由语言到情理的理解、分析的过程。


以课件的展示代替语言的品味 

以书面语言叙事说理、写景状物、描情绘境是文章的特点,阅读要通过语言的媒介明事理、观景物、入情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想象语言所描绘的画面,而不是拿来几幅精美的画面,一一向学生展示,以画面的观赏代替语言的鉴赏,否则, 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是精美的画面而非精彩的语言。


以相关的知识代替文本语言的学习 

为了深入学习文本,应当联系文本相关的背景等外围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感悟,而不能以相关的知识、生活实际等方面的内容的理解分析代替文本的体悟。


以静态的语言学习代替对生动活泼的文本语言的领悟 

小到一个词语、一个标点,大到一段的行款、全篇的构思,所显现出来的精彩巧妙的艺术效果,是由于语词之上的句段、语段之上的全篇、统摄全篇的主旨关照的结果,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语言的光彩就会黯然失色。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是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这种情况则更为突出。因此, 不结合相关内容孤立比较语言的高下优劣的做法,把某些语句摘出来孤立地分析其艺术特点的做法,脱离开语言环境的关照孤立地进行语言训练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阅读教学中“过程和方法”对策举隅


读书体验法 

读包括速读、朗读、默读、美读、涵咏、研读等多种方式。朗读,通过出声的念书, 把视觉语言变为听觉语言,通过语调、语速、语气、节奏、停顿的运用, 来传达作品内含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是用情表达、用心体味的一种活动。可以是自由朗读、个性化朗读,也可以是分角色朗读、表演性朗读,多种形式进行训练。长期的朗读可以增强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有助于语言表达,同时也可以张扬个性,培养气质。与朗读相对,涵咏则是对文本体验的另一种阅读方式。涵咏有利于熟悉文本,有利于思考,有益于体验、感悟。总之,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不同的阅读对象,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比较揣摩法 

比较就是把相关的语言现象加以对照,以辨别其异同高下。要由此及彼,广泛联系。小到标点、字、词、句、段,大到篇章结构、内容主旨、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等。


增加、删减、调换、联系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方法。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讲究含蓄蕴藉,语言要有包孕,增加就是在原文中增加一些词语句子,把蕴涵的意义表述出来;删减,为了表现某些内容,文章经常用一些强调性的语句,分析鉴赏文章,可删去这些强调性的语句,以之和原作比较,显示表达效果的不同;调换,对某些有对应关系的语句, 调换它们句中不同的词语,与原作进行比较,从而显示不同词语使用的妙处;联系,就是联系相关语言现象,从意象、题材、构思等方面与其他题材相比较。


广泛联系法

联系,就是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体验;就是联系全文, 在整体内容的关照下,理解语言的意义,包括言外之意、情感色彩等等;就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外部的知识建构文本的意义,从而形成读者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不是死记死板的脱离语境的意义。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管运用何种方法,都要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过程和方法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优化学习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素养,获得终生受用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天津市宝坻区教研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