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种阅读课型任你挑,理论、方法、案例都有!

 yfpy1234 2016-11-09

好老师

 

这一周,我们一起来读读,特级黄厚江老师的《语文课堂寻真——从原点走向共生》。

这是黄老师近期出的新书,简单来说,书中不乏理论思考,但更多的是实用的语文课教学方法,值得一线教师细细研读。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共生阅读。理论与方法兼备,相信能有所启发。

 

共生阅读教学的基本课型

黄厚江


语文共生教学有着极其丰富的课型。十多年来,我们研究总结了共生阅读教学主体共生、客体共生和主客共生三个基本范式,师生共生,生生共生,主体与作者共生,言意共生,文本知识共生,形式内容、过程和内容共生,主体和文本共生,主体和作者共生,文本与作者共生等十几种基本课型。

 

在共生阅读教学的丰富课型之中,师生共生、生生共生、言意共生是最为基本的课型。

 

一、阅读教学的师生共生


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带着学生一起阅读文本,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教师怎么让学生学会阅读呢?不是靠阅读结论的传递,不是靠告诉式的文本讲解,不是靠各种资料的照搬,也不是靠阅读方法和秘笈的传授,而是教师自己首先对文本有比较透彻的阅读,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然后用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激活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用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激活学生的思考和见解,师生互相交流,互相碰撞,互相激活,互相丰富,形成活的阅读教学,在这样的活的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这种课型的操作要领在于教师自己的读,把文本读“活”,读出“我”来,并把自己读出来的东西变成教学内容,整合、设计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活动。

 

在《阿房宫赋》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是师生共生的阅读教学方法。这堂课里,有好几处师生共生的阅读活动。一是将铺陈的部分压缩为一段话,留下关键词让学生根据课文填空,再根据所填的关键词到课文中找对应具体的内容。在这个阅读活动和语言活动中,学生梳理了前一部分的内容和思路,基本认识了“赋铺采摛文”的特点。二是配乐朗读了课文。我主张阅读教学尽量少用非语文的手段,但不是绝对排斥,如果需要,如果对学生的阅读有帮助,我也会用。我通过配乐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赋铺采摛文”的特点及其表现效果。然后再指导学生读出“赋铺采摛文”的语言特点。这也是共生,是感受和体验的共生。三是我替换了文章的结尾,让学生比较差异。一方面让学生从语言、内容、结构几方面认识原文的内在逻辑,理解作者的主旨所在,同时也是立足现实让学生认识课文的现实意义。四是让学生用三个字概括文章的思路和内容。由一篇文章到一段话,再由一段话到三个关键词。

 

从教学实践看,教学的意图基本都能得到实现,教学的效果比较理想。而这一切主要得益于几个共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而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设计和组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是因为我自己对文本反复地深入阅读,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的发现。

 

二、阅读教学的生生共生

 

皮亚杰认为,最有益的社会互动发生在具有社会性对称(知识、权利)的同伴之间。其实,不仅语言学习,阅读写作也是如此。所以,共生阅读教学特别强调教学现场的教学价值。所谓生生共生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伙伴效应”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激活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用学生自己的阅读思考和见解激活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用学生自己的阅读过程改善自己的阅读过程,生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碰撞,互相激活,互相丰富,形成活的阅读学习,在这样的活的阅读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学会阅读。教学《孔乙己》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生生共生阅读的教学方法。

 

这堂课的教学是围绕孔乙己的手展开的。在聚焦手的阅读之前,我是从让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开始的。这是第一个共生活动。一方面是引导同学们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读小说一定要关注对人物特征的描写。现在有很多同学,课文学了,一句话也记不住,小说读了,描写人物,一句话也说不出,只记住老师分析的那些结论。我这样做是为了纠正他们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就是让他们互相交流阅读的体验和感受,互相激活对人物的印象。聚焦到孔乙己的手之后,第一个共生活动就是品手。这里有发散的、发表个人见解的品读,每个人说说哪处手的描写最能表现人物性格;也有大家一起集中对“走”的品读。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前面的自由品读,在教学安排上是为这里的品读做准备的。对“走”的品读,难度很大,要大家一起参加,开始时同学们未必能够抓住关键,但会在共生的过程中不断深入。

 

第二个共生活动就是每人选一处写手,这其实是在和作者共生。但交流的过程,就是学生之间的共生。有的同学写得好,对其他同学有启发;有的同学写得不好,其他同学可以帮助他提升。而在这个共生的过程中,对人物的理解深化了,对小说的理解深刻了。

 

第三个是大家一起写孔乙己死的场景。这是一个重点的共生阅读活动。这不是哪一个同学完成的,是大家一起共同完成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动作?手里拿什么东西?同学们一起思考,互相补充,终于完成了对这个场景的再现。最后的碑文写作,也是一个共生的语言活动。这里躺着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开始的回答,大多会比较简单,甚至幼稚,什么爱读书的、爱喝酒的、穷困的,但在交流中会不断深化,更加丰富。这就是生生共生阅读的效果。

 

三、阅读教学的言意共生

 

在语文教学的种种关系和矛盾中,言和意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表达,就是用语言表达意义;阅读,某种意义上就是因言得意、因意悟言的过程。因此言意共生,也是共生阅读教学的基本课型。

 

言意共生,不仅要能够发现文章言意交合的契合点,更要注意言意之间的不断循环、多向互动的特点。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认识言意之间的复杂关系。任何语言都可以说是一种为“我”的表达,即任何人说话、写作都是为了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意。而言意关系组成的二元对立结构,又具有强大的意义生成功能,有限的符号和表达形式能够负载无限可能的意蕴。言意关系一旦建立,即一篇文章或一段话的完整表达,就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固、封闭、全息性的结构体,它就带有突出的整体性。要破解这个结构体,只有以意逆志,只有用意直接感受它,去深入它,才能解读它和欣赏它,而言意关系在历史进程中产生出的稳固的知识系统,则是把握它的“物质”基础。但理解和运用任何语文知识都要与人的信念、情感、意念相结合。与表意无关的“死知识”是没有价值的,学生最需要的是“活知识”,即“策略性知识”或“缄默性知识”。与此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意象在表意中的重要作用,诗人和作家用丰富的想象、浓烈的情感和敏感的心灵创造了意象。意象是“言”,但又是非同一般的“言”;意象是“意”,但又是非同一般的“意”。阅读教学中破解文本这个结构体,常常要“寻象以观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