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到嘴边说管理:再谈“不管是管”

 昵称32963897 2016-12-17
原创 2016-11-28 时一憨 时一憨
时一憨

ABA-China

时一憨,行为分析者的思创天地。

在《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的书里和时一憨的博客或者订阅号里,都曾经提到过“不管是管”(尽量少管、慎管)和“信言为美”(管就要不迟延、不耽搁、一管到底,直到顺利成功)。本文承接两者,谈谈如何做到少管慎管


插图 |
@葱花小姐的成长日记  饺子

“管理兴于问题”,家长对孩子当下的行为管理,无不肇始于家长当下所发现的孩子的问题:你要求他洗手(管理),是因为看见他不洗手就去吃或者抓东西(问题);你要求他写作业(管理),是因为看见他无所事事或者陶醉于游戏和玩耍,就是想不起来写作业(问题);你要求他停止玩水、玩游戏或者看电视(管理),是因为你认为他已经在这些活动上继续了足够长的时间,长到你认为再继续下去是一个问题。还可以枚举更多,所有例子都指向管理兴于管理者当下所发现(或者认识到)的被管理者的问题!

我还说过下半句,“(管理兴于问题),而止于问题行为”。很多人对上半句欣然接受,对下半句却困惑迷茫,之所以困惑迷茫,是因为他(作为管理者)似乎并没有“因为被管理者的问题行为而终止管理”的意图或结果。譬如,他要求孩子洗手,孩子最后是去洗了的;他要求孩子写作业,十有八九孩子最终也是写了的;他要求孩子终止玩水、看电视或者玩游戏,十有八九孩子最终也是终止了的。这样的管理者,自己主观上往往会有一种很坚持原则、不会迁就、纵容孩子问题行为的良好错觉。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错觉呢?要说明这个理,我们要对比一个理想的孩子,也就是说在依从我们的管理上没有任何问题行为的儿童。在我们给这个理想的孩子发了管理指令,比如让他洗手、写作业、停止玩游戏,他会在多长时间里做到呢?也许就是几秒钟!

然后我们再对比现实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行为的儿童(比如对你的指令置若罔闻、比如跟你讨价还价、比如出现自伤、攻击、破坏等严重的情绪行为问题),假使很幸运,他最终还是朝着你管理的方向去做了,但是,他是在经过多长时间以后才开始做这件事情呢?这个时间如果除以理想孩子去做这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你将得到多少倍的时间呢?这么多倍数的时间里,我们的这个被管理者是在做这件事情还是未做呢?

如果未做,那么,也就意味着在这段(相对于理想孩子若干倍的)时间里,他(被管理者)是通过问题行为阻止或者暂时终止了你对他的管理的。这样的结果对未来孩子被要求做一件事情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上,我想你都已经获得了答案。

所以,我们要么不管,要管就要“信言为美”地管关于“信言为美”,请大家参考相关章节或者博客或者订阅号。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在管理要求发出来之前,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信言为美”里,我曾经提到过,执行信言为美的前提之一,是做到“不管是管”。在“不管是管”里,我又曾经解释过不管为什么是管。于此我们都略过不说,只从管理者看到问题说起。

在当下看到问题,管理者管理的动机就自然而生。管理的话语(指令,要求)就一下子涌到嘴边。在我们欲说未说时,请把这句话咽下去。这话本来要出口,现在生生咽下,是要烧胃糊肠的。所以,我们还不能把这话生吞活剥地搁到胃肠里,它们消化不了。我们要把它向上引导,搁到脑袋里,让脑袋先对它进行处理和安置。这话被引导到脑袋里,经过如下几道工序,再送到嘴边或者咽回肚子里,就都无害了。


1

【大脑里第1道工序】

问:这话说出口,孩子会不会配合?

如果有足够的信心,孩子会配合,那就把这话移送到嘴边,直接说出去就好。

如果没有足够的信心,也就是说孩子有可能不配合,那么,这句话就要转到第二道工序来处理。


2

【大脑里第2道工序】

问:如果不配合,我可不可以辅助孩子做到?

如果不可以辅助。这话就应该被送到肚子里等它慢慢湮灭。或者等待机会,看看是不是可以搭上可以辅助的指令的车(转化成可以辅助的指令)。

如果可以辅助孩子做到,那么这话就要转到第三道工序处理。


3

【大脑里第3道工序】

问:如果可以辅助,是否很容易完成?

如果很容易完成,注意,这里的很容易,有两层含义:需要的体力小,完成的时间短。如果你将要说出的指令(要求)能够符合这两个标准,那么,把它们送到嘴边大胆自信地发出来就好。

如果这两个标准都不符合,也就是说,虽然能够辅助他完成,但需要很大的气力且需要很长的时间,那么,这个时候,管理就要等同于不可辅助的指令去对待。最好让它湮灭在肚子里,或者用商量的口气提醒孩子而不是要求孩子去做(具体,看信言为美)。

如果这两个标准有一个不符合,即要么花力气,要么耗时间。那么,就要把这话转到第四道工序。


4

【大脑里第4道工序】

问:如果花时耗力,任务可否分解,逐一步骤完成?

如果辅助他要么花力气,要么耗时间,那么这个任务可否分解成花小力气、少耗时间的步骤,逐一完成?

如果可以做到分解,且分解后去辅助他,花力气小且耗时间短,那么把分解后的这一步骤的管理送到嘴边发出来就好。

如果无法分解,或者分解后仍然难以辅助。那么等同于不能辅助的指令,要么让它湮灭在肚子里,要么用商量的口气提醒孩子而不是要求孩子去做(具体,看信言为美)。


如果管理的冲动来临,我们把管理的指令从嘴边移送到大脑,经过这么四道工序处理,再配送到嘴边或者肚子里,我们也就做到了少管与慎管,做到了少管和慎管,在一个层面上我们也就做到了不管是管。

经过大脑四道工序处理的管理指令,配送到嘴边发出不会伤害孩子(还有助于他成长),送还到肚子里消化也不会伤肠害胃。所以,管理孩子前,请经过大脑四道工序对管理指令进行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