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ABA简介版(Applied Behavior Analyses)

 y678 2016-03-05

一、   起源

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洛瓦斯等人提出应用行为分析法,根据行为理论发展演变而来的一套完整的行为训练方法。

二、   概念

应用行为分析法,简称ABA 是将目标任务(即教学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顺序分解成一系列的较小的或者相互相对独立的步骤,然后采用适当的强化方法,按照任务分解确定的顺序逐步训练每一小步骤,直到儿童掌握所有步骤,最终可以独立完成任务,并且在其他场合下能够应用其所学会的知识、技能。

三、   操作特点

1、目标分解 

比如,学习洗手:打开水龙头----淋湿双手----拿肥皂----抹肥皂----把肥皂放回原位----搓手(搓手心----交叉搓手背)----用水冲洗双手 ----清洗手心、手背----关水龙头----把手擦干。ABA把每项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练习,就是为了使儿童在学习中更容易得到成功,尽量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减少挫折感。训练中儿童必须先学会每项技能的第一步,才可以开始学第二步。

2、使用提示帮助(辅助)

当孩子行为能力没达到时,辅助是必要和必须的,非孤独症儿童有观察学习的能力,但我们的孩子做不到,所以需要手把手去教

3、强化

强化的目的是让儿童更愿意配合,更喜欢训练。

4、反复练习

反复进行练习,儿童才能 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技能。重复多次的练习,对儿童掌握技能是特别重要的。

四、   DTT回合式教学

ABA教学训练的方式叫回合式教学,即DTT (Discrete Trial Teaching)

① DTT五元素:指令,辅助,反应,结果(强化),停顿

② DTT回合公式:       


(一)指令

1.概念 主体对客体发出的一个刺激;通俗的讲即是当你要求别人做什么事时所要说的话。

2.指令的意义 在训练孩子听懂,接受并对指令做出反应时,就是在帮助他们建立自己与别人之间“是有关系”的意识,是促进他们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第一步。

3.发指令的原则

(1)统一性。

在开始教一个孤独症的孩子时,指令要保持一致,以使孩子准确地理解让他做什么。等他学过一阵以后,我们可以将指令改变一下。

例1):再开始时教孩子模仿动作时一直说: “这样做。”以后逐渐变为“约翰,这样做,好吗?”

例2):开始时说:“把书给我”。以后可以改变为:“把书拿给我”。

注意:开始时指令必须保持一致,但要尽快的改变它,以帮助孩子泛化。

(2)不重复性。

如果指令发出后孩子没有反应,给予辅助,完成一个回合。再发下一个指令

注意: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想要让孩子学会在听到一次指令后必须做出反应。如果我们多次的重复:“起立,起立,起立”,孩子会理解为他不必对一个指令作出反应,他可以等待或不反应。孩子不反应时,我们应做的是给予辅助,而不是重复指令。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我们的言语是有意义的,听到我们说话,他就必须作出反应。

(3)与强化结合使用。

在孩子反应正确时,给予夸奖(强化)。如果孩子做对了,而我们不对此作出反应,就没有结果,或者说他的正确反应被忽视了;换言之,是我们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的行为。要想孩子做出适当的反应,我们就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

4.发指令的技巧

(1)及时、适时。

孤独症儿童在训练时注意力极易分散,抓住他们注意力集中的瞬间发出指令,对于他们听到指令是很有帮助的。假如一个孩子对一辆玩具汽车很有兴趣,训练者就可以利用他对汽车的注意力和兴趣进行训练,如当孩子要去拿小汽车时,在手还未碰到汽车之前,训练者及时发出指令“拿汽车”使孩子自发的动作成为了对一个指令的正确反应,注意训练者在孩子完成反应后立即给予强化。

(2)准确、扼要。

例如:一个孩子只能理解简单的名词和动词,如果妈妈对他说:“把桌子上那个红色的球给我”,这个指令就显然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范围,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做出正确的反应。正确的指令应是比较扼要的,如果这个孩子只能听懂少量的名词和动词,在指令中好只包含这两种词语成分,如:“拿球”。“拿球给妈妈”。把球拿给妈妈。

(3)有必要性。

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他们对于一件事情发生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在理解,反应和动作连贯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对于一个孤独症儿童要完成“洗脸”的活动,家长就有必要将过程中所有的动作逐一用指令发出:“打开水龙头”,“用手捧水洗脸”“关水”、“拿毛巾擦脸”这些分步的指令都是有必要的。但当这个孩子已经能熟练地,连续地完成洗脸过程中的所有动作时,这些分步的指令就没有必要了。所以,我们要根据孩子对于一件事情的理解和操作能力来判断我们所发出指令的必要性。

家长们经常出现的错误做法还体现在发出指令后,孩子并不理会,即没有做出反应,家长也就不再坚持。这等于是发出了一个“不必要指令”。如,妈妈对孩子说:“宝宝,过来。”孩子没有过来。这时妈妈就自己走过去( 而不是坚持让孩子对“过来”这一指令做出反应。)“不必要指令”不仅是“白说”, 糟糕的是还有负面作用,那就是让孩子感到:a、可以不对指令做出反应-下一次还不理你。b、对指令内容的错误理解-[过来]应该是妈妈到我这里来,而不是我走过去。

(4)可实现性即说了就要做到。

例如:一个连剪刀都不会拿的孩子,在听到指令“剪个圆圈”对这个孩子来说是没有可实现性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无效指令”。而过多的无效指令会降低孩子对指令的反应速度以及对训练内容的兴趣。须注意的是,前面提到“不必要指令”也是一种无效指令。

5.注意事项

(1)环境单一,目标明确,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2)观察孩子的反应,给予必要的辅导;

(3)语言指令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把握恰、提高的原则。

6.当孩子没有正确反应时:

■   保持镇静,不要着急,更不要和孩子怄气;

■   对孩子的不适当反应可以忽视;

■   平静地和孩子说:“不行,再做一遍。”(视孩子的个别情况而不同,对有些孩子我们什么都不说,而对有些孩子,我们可以用平静但坚定的语气说“不行。”)

7.明确预期反应:

 发指令前要明确地知道想要孩子做什么。只有我们自己明确地知道指令的内容和预期反应,孩子才可以明白并完成。

(二)辅助

辅助≠代劳

1.概念:辅助是一种附加的刺激,有意识地引发孩子的正确反应,帮助儿童在指令和反应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以保证孩子作出正确的反应。

2.辅助的种类

① 身体辅助:通过接触儿童的身体以助他完成正确反应。

 a.完全的身体辅助。  b.部分的身体辅助

② 动作示范:通过示范指令的动作帮助孩子理解并完成(先发指令,再做示范动作)

③ 手势辅助:用手势动作指点或示意帮助孩子做出正确反应。

④ 方位辅助:将刺激物置于孩子容易给出正确反应的位置上

⑤ 语言辅助:

 a.用语言补充或描述示意出孩子应有的正确反应。

 b.在语言刺激中给出全部或部分答案。

⑥ 视觉辅助:用图片或实物对孩子进行辅助

⑦ 反差辅助:大小,高矮

3.辅助的技巧:

●时间——辅助要及时,以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发生兴趣,并体验成就感。

●反差——改变刺激物与其它物品的反差程度,以诱导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如大/小,生疏/熟悉。

●  辅助与强化相结合——注意在孩子做出正确反应给予强化。

(三)强化及强化物

强化

1、意义:ABA方法体系中的重要概念,DTT回合中的表现结果的环节,体现了行为训练的基本理念(交往的愉快感)。正确理解强化的原则,熟练掌握强化的技巧,是训练有效的关键。

2、概念:针对孩子的反应而预设的反应给予强化/不给予强化。

3、原理:某种行为→适当→给予奖励→该行为得到强化继续出现某种行为→不适当→不予奖励→该行为没得到强化减少或消失。

4、强化的方式 :

正强化:通过给予奖励性的刺激,促进正确行为反应的增长。

正强化的技巧 :

⑴及时夸张。

在孩子的正确反应后立刻发生,延缓的时间也不要超过5秒钟,否则孩子不会在这个“奖励”和刚才自己的反应之间建立联系。其次要在对孩子进行奖励时,一定要注意用明确的表情和身体动作,用强调的口气,大声地去做。如:大声地说:“好!”“很好!”“你真棒!”以及拥抱和抚摩等动作,如果有旁观者,让他们一起鼓掌、渲染气氛。

⑵ 判断准确

⑶创造机会

可以创造出许多用以奖励孩子一个良好行为表现的方式,如:将孩子喜欢吃的肉切成很多小块,将食品分成小块儿/份儿,制造一个愉快的教学气氛。

⑷ 契约兑现(没有附加条件)

切记一旦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就该给予强化物时,不可再附加任何条件,如:要求孩子说谢谢,这会弱化孩子对于自己赢得强化的事物的概念,认为是由于自己说了谢谢才得到了强化物。

⑸坚持原则

⑹持之以恒

⑺说明原因

正强化的意义:帮助孩子体验到与人交往(如学习活动)的快乐。

负强化:当正确行为反应出现时,就移去孩子所不喜欢的刺激物;或当不正确反应出现时,孩子不喜欢的结果就会出现。其原理是某种行为→正确/适当→移去不喜欢的刺激物→该行为被增强继续出现某种行为→错误/不适当→出现不喜欢的刺激物→该行为没有增强减少或消失。

负强化的技巧:⑴赏罚严明                ⑵贵在坚持

⑶反复提醒(给予诱惑)    ⑷与正强化同时使用

⑸说明原因

负强化的意义:帮助孩子建立是非感,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正、负强化的使用:

※制造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的反差。

※使用原则:⑴学习新东西时多使用正强化。

⑵巩固已学会的东西时可以使用负强化。

强化物

1.概念:在DTT的操作中用来对孩子的正确反应进行奖励的物品和活动。其特点是多样性,即凡是对孩子能起到鼓励性作用的事物都可能成为强化物。

2.强化物的种类:

 ⑴ 一级强化物:直接或间接与孩子的生理需求有关:吃的,喝,玩的,依恋物

 ⑵ 二级强化物:成为一级强化物的信号的强化物,在一定条件下习得

  ① 社会性强化物 : 真棒、 微笑

  ② 活动性强化物 : 学习中断一下、活动一会儿、 举高高

 ③ 象征性强化物:  分数、 红花、代币

 ④ 内在性强化物:  自豪感、 成就感

3.强化物的选择:

 具有鼓励性是选择强化物基本准则

①  是否有效  ② 安全性  ③ 可实现性  ④ 可管理性

4.强化物的使用原则

△一级强化物二级强化物同时使用;在给予食品、饮料等基础强化物的同时要伴以夸奖等其它具有社会性强化作用的表情与动作。其作用是可以帮助孤独症的孩子学习并注意他人的表情和动作的价值,为以后用二级强化物替代基础强化物做准备。

△二级强化物出现在一级强化物之前;在出示基础强化物之前应先让孩子看到训练者的表情,听到夸奖,随即再将基础强化物展示出来。其作用是吸引孩子对二级强化物(社会性强化)的注意力,否则孩子会专注于陶醉基础强化物而根本不注意训练者的表情与动作。

△二级强化物逐步替代一级强化物

△避免过度强化;

5. 强化频率

固定比率(1:1):

即对孩子的每一次正确反应给予一次奖励,也称作“高频强化”。

高频强化使用在以下情况

 -------孩子配合较弱时

 -------孩子情绪较差时

-------对孩子提出新的课题时

变化比率(X:1):

即对孩子数次正确反应后给予一次奖励,也称为“低频强化”。

低频强化使用在以下情况

-------孩子能够较好的配合时

-------孩子情绪较好时

-------与孩子进行他喜欢的活动时

--------课题难度不大或孩子已表现出能够独立完成时(通过强化比率的变化看到孩子配合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四)停顿 

停顿让孩子知道一个回合的结束和下一个回合的开始。

感谢圈友莫休的分享,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