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派》作者 : [德]亨利希·海涅
海涅被誉为歌德之后最重要的德语诗人,其诗歌创作始于浪漫主义,后又成为德国浪漫派最尖锐的批评者。法国浪漫派重要人物斯塔尔夫人在19世纪初期写作《论德国》,向法国的读者们介绍德国的文学、哲学、宗教等概况。而海涅创作《浪漫派》则是为了澄清斯塔尔夫人对于德国浪漫主义认知的偏颇之处,廓清由于斯塔尔夫人对德国浪漫派过度赞誉而在法国造成的德国浪漫派神话的迷雾。但这部作品的意义不仅在应对斯塔尔夫人的谬误,更在于对德国浪漫派精神的领悟和全局把握。
《浪漫派》
本书概要: 这部论文从欧洲基督教文明的起源开始,历经中世纪、宗教改革以及德国浪漫主义时期,论述了德国浪漫派的根源、特征与发展概况。海涅敏锐的洞察力与辛辣的笔法直抵德国浪漫派的心脏,对德国浪漫派中名声显著的代表人物不乏冷嘲热讽,对其所谓“浪漫”本质大加挞伐;而那些被轻忽的人物和作品,海涅不吝赞美其中灵妙之处。 一.德国浪漫派的特征 (1)
浪漫与古典的区别: 1.古典诗指的是古希腊古罗马诗歌,浪漫诗指的是中世纪诗歌。 2.古典艺术表现有限事物,塑形形象、表现对象和艺术家想要呈现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浪漫主义艺术则是象征,暗示无限事物。 ![]() (图片来自网络。雅典娜画像) (2)德国浪漫派的定义: 1.德国浪漫派是中世纪诗情的复活,而中世纪的诗情产生于基督教。 2.德国浪漫派对法国文化以及法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抱有敌绪,是竭力在艺术和生活上颂扬德意志国粹的派别,可以称其为“国粹的—日耳曼的—基督教的浪漫派”,或者“新德意志的—宗教的—爱国主义的艺术”。 二.德国文学与德国浪漫派 法国的斯塔尔夫人并没有让法国读者全面了解德国文学发展的概况。这一部分海涅系统地梳理了德国文学发展的前因后果,将德国浪漫派置于德国文学整体的发展中加以展现,并对德国文学真正的中心——歌德进行了极其详尽的评论。 (1)欧洲文明肇始:欧洲北部的蛮族被源于犹太教的唯灵论灵化。 (2)中世纪:中世纪艺术的任务就是表现精神制服物质的过程。中世纪的主要艺术形式是叙事诗,叙事诗分为圣诗(歌颂教会)与世俗诗(英雄传)。 (3)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诗情在欧洲逐渐消逝,新教主义兴起;古希腊诗情复活,新古典主义风格形成;反对以法国为首的新古典主义,德国启蒙运动兴起。 (4)浪漫派的开端:浪漫派最初的任务是确立美学的教条,在理论上评论过去的艺术作品和给未来的艺术作品开药方。 (5)歌德“帝政”时期:歌德成为德国文学界的首领,歌德本人成为了浪漫派以及一切文学倾向的中心,而非歌德成为浪漫派的一员(在这里,作者重点驳斥了当时文坛上“席勒比歌德更伟大”的观点和为贬低歌德而赞美席勒的风气)。 1.歌德与席勒有着不同的创作倾向,席勒的诗歌更具有现实精神,更容易号召人们的行动,这并不意味着席勒比歌德更伟大。以歌德为代表的创作风格侧重艺术、情感、大自然,主张艺术至高无上,艺术的力量足以改变宗教与道德。以席勒为代表的创作风格侧重历史,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充满激情,主张歌颂世界历史的世界主义。 2.在歌德身上,艺术天才与非凡人格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让歌德超越浪漫派的局限。 ![]() (图片来自网络。让-莱昂《后宫露台》) 三.德国浪漫派中的“神话人物” 这是一批被公认为构成德国浪漫派“神话”的旗手们。他们既当之无愧,又是言过其实,他们的艺术状态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实质是谵妄与病态里生长出来的畸形之花。 (1)施莱格尔兄弟: 1.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具有敏锐的感受力,深刻了解过去的壮美与现在的痛苦,但缺乏洞见。代表作《卢琴德》不和谐地混合着智慧与情欲两种抽象概念。另外,他总混淆宗教与伪善。 (2)蒂克:在戏剧方面,有着杰出的讽刺手法,但局限于有限的世界观,对政治与宗教问题避而不谈,缺乏现实的力量。且在理智与想象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协调。 (3)诺瓦利斯:是浪漫派的真正诗人,是沉湎于自然、化身在自然之内、并将人的全部感情赋予自然的神秘主义者。但作品与现实没有任何关联,想象力更多来自于病态的幻想。 四.德国浪漫派“神话”之外值得注意的人物及作品 与浪漫派同期,或是浪漫派,或不是,被时代忽视,但海涅敏锐发现他们作品的独特风光。尽管他们的作品也有缺陷,但坦率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本真情态,包含着对于时代和政治的洞见。 (1)《男孩的神奇号角》:这部民歌集是德意志精神最娇媚的花朵,从中可以了解德国民众的可爱之处。作品的两位编纂者布伦坦诺、阿尼姆在文学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魅力。 (2)“青年德意志”:这一派别作家都具有强烈的现实精神,作品中有着强烈的现实力量。代表人物有:让·保尔、亨利希·劳伯、卡尔·古劳茨,他们的作品均有着独特而鲜明的风格。 (3)浪漫派三巨头:反对当时利己主义的社会风气,主张从当代遁入过去,并复兴中世纪。在中世纪诗情的再现方面,他们在文学史上可以被认为比蒂克更具优越性的浪漫派。 1.查哈里阿斯·维尔纳:他是重要的戏剧家,尽管宗教妄过度,但其重要作品《二月二十四日》摆脱了浪漫派惯有的谵妄,是戏剧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 (图片来自网络。沃特豪斯《许拉斯和水泽仙女》) 结语 海涅这部德国浪漫派的总结性论文一如其铿锵有力的政治抒情诗,口诛笔伐,直抵浪漫派神话背后谵妄与疲弱的精神土壤,以及浪漫派神话人物疲乏动荡而不协调的心灵本质。只有注意到德国浪漫派被过誉作家们的缺陷,了解那些被忽视作家作品的美妙之处,才能真正理解德国的浪漫派以及德国的文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