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禪修前行(二)

 wyatt2343 2016-12-17

貳、前行準備

身安則道隆 飲食知節量
樂閑靜精進 是名諸佛教

禪修要有一些事前的準備,我們在這裡跟各位提了一些資料給各位做參考,這是從各種資料裡頭提供給各位,也是一些學習的經驗。首先我們看到禪行行者,他的一個基本前提是「身安則道隆」。身要怎麼安住下來?這個身包括心,因為在修行時,心跟身是合一的,我們講到正行的時候,你就可以了解到為什麼?不但身跟心合一,連呼吸都合一的。
如果身不安那你就會躁,躁動的時候,你就無法辦道。所以我們有很多同修他很想精進,但是沒有辦法,這個就是身不安。你有時候會說:「不是啦!我很好,我就是???」,那個就是心不安,一樣啦!我們這個語言模式,就是這樣。

這個身就包括那個心,你不要因為聽到身就認為那個心不算,統統算在裡面。因為身、心不安寧,道就沒有辦法進,道無法日進,道就不會興隆。這不是道場的興隆,是你自己的興隆。這是從教門上來告訴各位,你要懂得分辨。

一個人真的能做的只有修行一條路,這句話我是常講。各位可能認為,你們和尚當然講修行,但是很多和尚就是不修行,那些到處趕經懺的,就沒有辦法修行。雖然台灣有很多趕經懺的人也很有成就,我想那大概也只有那幾個,其他沒有了。他的心法你無法去掌握,我們要懂得這一層意義。

談到這個前提,第一個要件就是「飲食知節量」,這飲食包括起居,你自己要懂得,睡眠、飲食習慣都要留意。我跟各位提到,你要禪坐,要注意那些飲食狀況;為什麼有些人不坐則己,一坐失眠就解決了;叫他躺下來睡他會睡不著,叫他打坐,他失眠就跑掉了,就很好睡,那是什麼原因?有些人精神很昏沉,做什麼事都不能集中,一打坐妄想特別多,這又是什麼現象?那你要去了解,這個是你的身體。所以,要從飲食起居上面知道應該要怎麼辦,這個叫飲食知節量。

這「樂閑靜精進」,不只是指你要有一個很靜,不要人家吵的地方,它是指你的心,要能夠靜下來,不要從文字上去取相。你的心要好靜,嘴巴不要吱吱喳喳,這就是不樂閑靜,給你再靜的地方也沒有用。有些人,明明就只有一個人,一張嘴巴也一直念,不知道在念什麼,那種人即使叫他住到玉山頂上去,他也要跟無量無邊的人說話,那就沒有用。心一定要靜下來,也不是說禁語、閉口就好了,心要能真的靜,身要能夠閑。心要靜、身要閑的意思,就是不要有太多沒有必要的事,你不要像陶淵明那樣,有事沒事,每天兩百個磚塊搬進來搬出去。身要能夠閑,有些運動是需要做,但是呢?不要把自己弄得太操勞;心要能夠靜,身在不得已必需要動的時候,心更要靜,要先把這些弄清楚,心不能靜下來,那你就沒有辦法辦道。所以這一些基本條件要先弄清楚。

是名諸佛教」,為什麼叫諸佛教,那你要把佛法看清楚,佛教不是只有一個,有很多種修法都可以。它沒有告訴你說,唯此一家別無分號,沒有這樣講,他是名諸佛教,十方三世一切佛,教法有不同,眾生根器不一,所以行者的法門也不一樣,那統統叫佛教。這一點我們在很多地方都跟各位提過了,在這裡就不再詳說。現在只是告訴各位,修行要成就,一定要從禪修開始;這個基礎打下來,唸佛才有效,持咒才有效,持戒才有用。要不然你會看到,念佛、持咒、持戒的人都怪怪的。禪定沒有,你打坐也怪怪的。為什麼會怪怪的?因為你弄錯了,就像那個超人一樣,人家內褲穿裡面,他內褲就穿外面。所以你看那個超人就會覺得怪怪的,因為他弄反了。現在我們來看本文:

法華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這個主要是講安住在大乘裡頭的狀況,他要把所獲得的這個境界來告訴我們,他所獲得的境界,就是「定慧力莊嚴」。通常我們講的是定慧不講力,力是起作用才叫力,定慧起作用時,通常不講作用,講定慧的成就是講本體,這本體起作用,那就相當的廣泛,所以我們通常在講妙用的時候比較重視力。可是從行者的立場,由因向果的時候,我們的重點在定慧,並不是不講力,也不是不講妙用。現在很多精進的佛子,對於一些人講到他的感應跟他的作用的時候有排斥感,認為那些是不正確的佛法。當然基本上像盧先生、清小姐、妙禪師、宋先生這些人,這種情況那些都是不正確的。可是真正進入法身的領域裡頭,那所展現的是正確的,只是我們佛子不會去講這些。我說不會講不是他不講,是他不會表達;到底它是法身的境界呢?還是色身的幻境呢?常搞不清楚。

但是 可以告訴各位,真正進入法身境界的人,他一定會講的很清楚。所以一般人在講他的相應跟成就境界如何時,通常我們都說:很好,那是瑞相不要執著。這就是說你所講的境界都是幻境,真實境界你一定會描述那個法身呈現的那個背景。我這樣講你不要依照我的話去畫葫蘆哦!有好多人來講:師父,我跟你講,我那個境界是真的,然後怎麼樣......。

我告訴你境界真的、假的,不是你定義的。你在描述法身背景時,我就可以肯定你對不對。因為你無法描述法身背景,光是講那是真的,你不用講。你做夢時夢中的境界對你來講都是真的,但你要知道那是夢,你知道嗎?你看到的幻境、幻景,對你來講是真的,但是,我告訴你那個是幻境。

有一次在嘉義,有幾個同修坐在車上,五個人都看到天空中的奇景;其中一人說,當時所有的人都看到了,當時真的所有的人都看到嗎?他們一車子五個人都看到,那麼在場應該也有很多人也看到,但是呢?只有一個人會特別強調那種境界。然後他說,他看到了一整排的飛碟在那邊降落,一車子上五個人也都看到了,但是這個人特別強調一整排的飛碟;那其他四個人怎麼都沒看到,有沒有?這個就是你所說的真實!既然是真實的,那為什麼它不會呈顯出來讓每個人都去重視它,可見那是你心理上的執著,你執著在那一整排的飛碟。其他四個人看到那個境界,不以為那是飛碟,所以飛碟這個東西對你來講是真,對客觀的境界來講,根本就是幻境。所以你看到飛碟,別人沒看到飛碟,你要了解這種狀況。

所以你所得到的境界,是真、是假不要自己定義,也不要特別去描述,那個是力的作用。沒有定、沒有慧,不要講任何的境界,沒有「定慧」講境界都不正確,要記得這個原則。假如你真的肯定,你的境界是正確的話,那表示你的定慧成就已經形成。所以告訴各位,不要再強調,尤其禪修的人要特別注意,不要坐下來後,身體產生會搖、會動、會熱的狀況,你自己清楚明白就好,有任何的境界都是八觸十功德,清楚讓它過去就對了,不要一直強調那是好或不好;不要起歡喜心、恐懼心,不歡喜亦不恐懼,好境界不歡喜,壞境界不恐懼,「恐懼就會生病」,記得這個原則。

有定、有慧能夠起作用,以這樣的基礎來度眾生,換句話說,佛陀進入「法身」領域裡,以「法身」的境界來度眾生。現在不一樣,我們想要用「色身」來度眾生,那只是跟眾生結善緣,如此而己。

夫涅槃之法,行乃多途,語其關鍵,厥為定慧。以定慧之法真契性海者,乃杜順之法界三觀也。

我這樣講,你不要說自己捧自己的祖師;「法界三觀」就是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的境界,而菩提樹下的境界,叫「海印三昧」。這「海印三昧」到底是怎麼形成的,這是我們所要探討的,要去達到的目標。很多人,修了很多定、很多慧,看起來是有成就,但就定慧本身來講,那是一種成就,可是當你不能起作用時,往往就很難用。而「法界三觀」的定慧,可以讓你直接就起作用,這部份要從教法上再去跟大家做詳細分析,這裡就不詳細說明了。

然此法界三觀之基礎,仍不出數息止觀也。故欲求法界觀的真實成就,宜應堅固數息禪修之基礎。雖數息、白骨兩大甘露門,皆可下手典立禪那基礎,吾以為仍以數息的應機最廣,且下手自然。不必一定作意起觀,只須留意順息而入即可與出入息相應,故此座上倡行數息禪法。

白骨觀」也可以修,也就是「不淨觀」又叫「九想觀」。你必須要經過一系列很嚴整的教育,這個對於那種貪心很重的人,尤其是所謂的好色之徒,那這一法是最好。但是,他還要有相當高的知識基礎,不然這一法,並不好修。因這一法若修不好,那一種心性,馬上就果報現前。所以你若不懂的控制,那還不好修。假如修個半調子,那你可能會說,抱著白骨睡覺也不錯。所以通常我們就不鼓勵修這個法,它並不是只有這個樣子,因為它是另一個思惟系統。我們現在從數息觀來講,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呼吸,所以數息法我們比較應機。所以以這個系統,特別來跟各位強調數息觀的修法。

止以伏斷結使,觀以圓斷諸惑;止乃禪定之基固,觀則養慧之階梯。若行者偏止而缺觀,則多福而少慧,故稱為愚;倘行者偏觀而缺止,則多慧而少福,是以稱狂。是故行者宜應止觀雙修、定慧等持。然此會上以初學禪定為指導,故座上以修止、修定為主旨。有關修觀、修慧,則待法界觀說。

其實我們都會同時講,不過這個地方要跟各位強調的是,你還是要修定。但是我們要跟各位提醒:修定,很多人喜歡停在定中不想出定。現在社會上好多人修學靜坐,有很大的舒服感,然而這只是修定的前方便,他卻以此為滿足而停住了,這個就很麻煩。所以現代人的習氣,那種根基、根器實在是非常膚淺,才一點點的舒服感,他就停住沒有辨法前進。這個時候這些行者,他們只停留在靜坐,我把它取名叫舒服禪,假如它也算禪的話。有些更進一步的,他就開始去研究這個氣怎麼運行,去研究氣功,但是這些都不是,都表示你還在定的成長過程當中,你所感受到一些舒服的法味,但那不是我們真正的目標。

你透過這個定,還得去超越,再起觀,才能起作用。假如定慧不能起作用,就沒有力,沒有力的話,這世間就不美好。就像我們去看名勝古蹟一樣,假如它很殊勝、很漂亮,卻不開放那沒有用;它必需要能開放,否則沒有用。但是開放是很麻煩的事,在開放當中,要如何去做,讓它維持使人人都能受用,這個就是一個真正的標準,那叫作力。所以我們這個地方講的很清楚,修止不修觀,多福而少慧,我們叫愚;修觀不修止,多慧而少福,我們叫做狂。狂跟愚都不當!

今就修禪初機,略開四門:

一、 具足外緣
二、 呵欲棄蓋
三、 持戒調和
四、 七支坐相

我們這裡按照這種情況簡單的跟各位開這四門,本來想要跟各位講十個的,我想先講四個就好,因為其它六個,在經教上面,講的比較多,所以十個,我就把它去掉六個,這個是禪修上面必需要注意的。第一個具足外緣,第二個呵欲棄蓋,第三個持戒調和,第四個七支坐相。

具足外緣有五

(一)、環境具足緣 又稱為衣、食、處、法、緣 即具含此四之謂也。

我們今天先看第一章,具足外緣有五個,第一個叫環境具足緣,又稱為衣、食、處、法緣。我們先看這個部份,即具含此四之謂也,衣、食、處、法這四個都要具足。

衣者,按經論所載有雪山大士之法,有糞掃衣之例,亦有三衣之制,亦有百一之軌則,不一而足。

你看雪山大士不穿衣服啊,糞掃衣就是我們所講的壞色衣。至於三衣,現在我們都是走三衣軌則,其實我們講三衣,根本就沒有三衣,說百衣還差不多。我們的東西現在已經太多了,叫你三衣一缽,你大概會說這不人道,現在講人道、講人權,那沒有辦法。你說要來這裡打七或者常住,告訴各位,只帶兩包,這兩包不管大包、小包都不要緊你自己去帶,告訴你,到現在大概沒有人,或者很少人做得到。大概第一次來帶兩包,走二十次,他還是每次都兩包進來。我們這裡有一個弟子要離開,竟然搬了三車!最後還交代一句話,沒有帶到的,下次我回來再來拿。那你就知道,他有多少東西,搬了三車還搬不完,這怎麼叫三衣嘛,那叫三車之制啊!這表示生活形態已經變了,但是告訴各位,你還是少一點好,經書你也未必要有,我們這裡都有,你可以看,看完放回去。你假如說這一本,我可能要在上面作什麼,現在作學問的方法很多,你要懂得怎麼去用。佛像也一樣,你要修法,那道埸的佛像都可以給你修,你不要說這個修一修,裡面有神,要跟著我走,那你是外道了。修法只是個媒介,一個緣,你要懂得去運用它,不要執著它。這個是指衣,就有外在環境的部份。

然今行者,未必處處皆法乎上,宜依目前工商社會之水準,但須依淨、知量,知足,但依環境、能力,體質即可。若貪求積聚過分,則心亂妨道,似非行者初衷。

我是講,好像不是行者的本意,事實上,我們很多環境是這樣子:好多信徒特別喜歡供養──「啊!師父這個布,給你做衣服很好看。」他也不知道那個布,到底人家可不可以用,因為這裡面牽涉到顏色,你送來的顏色對嗎?你一直送來,那也不一定這個師父適用,因為他可能不用,他必需轉送給人家。不只是這樣,在這一方面可以說太多太多了。這我們要懂得去節制,這是衣。

食者,出家行者有非時不食,但隨資身不求口福之例,亦有頭陀乞食之制,亦有不四口食之說,亦有阿蘭若檀越供養之制,亦有僧團中共大僧食之制。行者但依所須無越,隨境自在,不貪口腹之慾即可。然居家行者尤不宜取出家行者之飲食習慣,以免影響家人大眾的生活標準,但宜隨緣、溫飽即可,若入寺院則依寺規。

注意聽好喔,居家的行者不宜取出家行者的飲食習慣。我們現在可以說是僧團中共大僧食之制,所以飲食的習慣,你必需要按照這個標準來訓練。不是說這樣吃飯的方式就是真理,但是,這是我們的一種訓練,一個是服從,一個是一致,一個是自己的警覺性,是這樣的一個標準。你假如請假准了要住山閉關,那你一個人,也不一定說要二時臨齋儀,對不對!那個時候要施食的話,也不一定是施食給鬼。施食,是有那個施食儀軌,如果你也這樣跟運用,那師父說你這樣住山閉關,這個施食儀軌沒有用呀!那你應該修得什麼?不是修儀軌,那個法有嗎?那個悲心有嗎?那個同情心有嗎?假如憐憫心、慈憫心都沒有的話,你怎麼去閉關。山神到,你怎麼辦,龍神到,你怎麼辦,金翅鳥到,你怎麼辦,對不對?所以這個部份,必需要依止善知識,不要自己到處撞。

有很多人進道埸來,說我就是要精進,你要怎麼精進?福報也沒有,善根也沒有,法門也沒有,那你要怎麼精進!一精進就出問題,怎麼精進。要知道,你請假要准,可以去閉關,這是一個標準;師父准不准,有師父的標準。所以你應該要學到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你怎麼處理。生活上的事,你會不會料理;法門上的事,你會不會料理;遇到特殊狀況,你會不會應變;然後運用你的法門,你能夠處理什麼,你都要知道啊!而我們現在卻不知道。

言處者,或云深山絕人之處,或云蘭若寧靜之處,或云清淨伽藍之中。

處者,住處。現在我們大概都屬於清淨伽藍之中。有些人要出家,出家以後,我會趕他回家去,因為那些富貴人家,那些大奶奶、老奶奶、少奶奶的,你要出家最好是回家去。出家可以給你作個緣,然後你在家裡,收個徒弟當長工來服侍你,那可以,但因果要自己了。要不然你最好是住在僧團裡面,不要想說住清淨蘭若。告訴各位,要住清淨蘭若,可以,但是你沒有那個標準。然後,要定期有人來指導,以及要有四五個人共修。然後,你要有足夠的財力背景,做任何應酬佛事,那才叫作蘭若寧靜。要是說我自己開個小廟,三不五時,初一、十五可以消災拔渡,那怎麼叫作蘭若呢?阿蘭若不是這個樣子的。

伽藍,像是一個綜合型的蘭若一樣,這裡面六合敬,無是非,但是事情比較多。透過這些與眾生相處的狀況,我們來精進行道。自己如何把身心安住在這個複雜的環境當中,它是一種非常高等的藝術跟工程,我們要從這個地方來看。這就像畫畫,畫這麼一幅畫,那就好像住寧靜的蘭若一樣。而住在伽藍裡頭,他畫的不是這個畫,你知道嗎?譬如石門水庫,那是不會經營,要是會經營,石門水庫不洩洪時,擺在那個地方,那一個龐然大物,像這種天氣,這麼寧靜、美好,如果請幾個藝術家去畫幾幅可以留傳千古的畫,對不對!壁畫可以畫啊。你看看,整個水霸那麼大,擺在那個地方,除了水牛以外什麼都沒有,為什麼不會加上一些色彩上去?那麼要上那些色彩,那種工程就好像我們講的,清淨伽藍的修行方式,所以那是相當龐大的工程。所以你是一個只會畫紙上畫的人,或者是能夠做項真正大型的工程,那就看自己了。

以上皆屬上選之處,出家行者故可隨緣安處,允宜在日常生活無有匱乏之前提下,有一完善的辦道之處。若屬在家行者,則宜選適當時機中的適當埸所,而不宜固守一方,以免影響居家生活,或者妨害事業。

在家人跟出家人就是不一樣,我特別把這個部份都帶進來,讓你去了解一下。

居家的閑靜之處,即含有時間與空間的搭配,固宜寧靜,而非二六時中皆寧靜,此乃今日工商社會的特徵也。

譬如你在家裡,因為現代人的居家,有的就只有一房一廳而已,那客廳可能都很忙,那房間裡頭可能就是一個很好作功課的地方。在古代來房間裡頭是不宜作功課的,你知道為什麼嗎?現代的人沒有住過古代人的房子,你不知道。古代人的房子是床舖的旁邊擺一個馬桶,所以他連尿尿、大便都在房間內,你在那裡面作功課,當然不好。而現在的環境裡頭,你在房間裡頭作,可能是很寧靜的。當然,你不會在睡覺的時候作,也不會在吵雜的時候作,這個就是時空之間的搭配。至於靜坐,現在雙人床或單人床的床舖上,是最好打坐的地方。雖然在那個床上跑香是不太方便,不過卻是靜坐很好的地方。可以去留意這種情況,這是三個部份。

言法者,有三義:

A:須要有道埸,以供共修之用。
B:須要有善知識勉勵,善知識有三:

1、外護善知識,衣食供養,擁護行法,助道而不障道。
2、同行善知識,共修一法,互相砌磋,勉勵在道。
3、教授善知識,指導禪定,示教利喜,勘訂邪正。

C:須有法門實踐,以進菩提之路

這個助道而不障道知道嗎?我們有很多人,是助道又障道。我來護你的法,「耶!你那個唱的不對,應該怎麼唱,海潮音比較好聽啦!」那你就完了,你要不要唱下去!「耶!你唱的那麼慢,應該唱快一點,唱花板的啦!」那行者要聽你的話了!這個就障道。人家要打坐,「哎喲!這個時,應該要作什麼好啦!」那你到底來助道還是來障道。像這個都要注意。外護善知識,它的前題就是助道而不障道。然後,衣食供養,擁護行法。

第二個是同行善知識,同行就是跟你同行,共修一法,互助砌磋,勉勵在道。同行善知識有一個忌諱,你要注意,那就是絕對不談佛教的常識跟故事。要談的話是勉勵一下,這個部份,所談到的應該要不及十分之一;佛教的知識可以談論一些,但是不宜超過五分之一。佛教的理論、知識這些提一下,有助道之用,但不要談的太多。

同行善知識,主要的是在講行法。告訴各位,你現在會覺得沒什麼好講,我就這樣念佛,就這樣參禪打坐,一坐就是一個鐘頭,以外沒有話好說!那是你沒有進入狀況。告訴各位,當你在用心,進入那種狀況──數息很順,妄想將離不離的時候,你會有很清楚的感受,在那個時候,從那裏開始展開,就是你的法身慧命出現了,那就是你的第二生命。你那第二生命要展開的時候,告訴你,你跟同行善知識光談這個,你就談不完了。

當年宗喀巴大師,他在修法時,文殊師利菩薩到,親自跟他講法。他為了這個問題,跟他的師父兩個人(他師父也是修文殊師利菩薩法),在討論這個文殊師利菩薩到,跟他所做的開示,這個文殊師利菩薩,是真的還是假的,他們兩個人討論了一年。這個就是同行善知識。現在用你的話是簡單講說,文殊師利菩薩到,不是文殊師利那個人到,是他的法身進入智慧的領域。他們在探討這個部份,兩人就要討論一年,你知道嗎?他們不是光討論,討論完還是要再坐,還要再入那個境界。然後宗喀巴入那個境界,宗喀巴的師父也入那個境界,知道嗎?這個時候要討論的,是沒完沒了。我們現在沒有辦法討論這個部份,只會在那邊吹牛瞎蓋,那個不叫論道。所以在這個地方講,共修一法,同樣的法,互相砌磋,勉勵在道。所以砌磋,大概十分之七都在討論菩提道上的法身領域。

我們禪修是馬上就要入的,你的前行準備完畢以後,就要入法身。你從經教來講,法身現前談何容易,法身現前那就成佛。是沒有錯,這個準備好你就成佛了。這就是華嚴講的十信滿心,一入圓教初住位,報同等覺。報同等覺就是等覺菩薩,那就成佛了。為什麼十信滿心就成佛了?就跟這個地方講的一樣。所以現在跟你們講的禪法,這個門檻是相當高的,我希望各位在修學時,不要把它當做玄學玩一玩就好了,這不一樣的。你一用力,一得力,馬上就是出世間大丈夫,馬上現前。這個不是一般外面在教的,混個三大阿僧祇劫,是不一樣的。你要知道,這是一佛乘的道埸,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的要求,絕對是這麼高的標準,這是同行善知識的作用。

第三是教授善知識,在這個地方我們講的是,指導禪定,示教利喜,勘訂邪正,告訴你禪定怎麼修。我們特別請隆豐師跟隆行師,在行法上直接跟各位做直接的指導,希望你能夠慢慢的去體會,仔細的去咀嚼。你放心,要在這道埸,香板很多,有好幾種香板,那你慢慢的享受好了。所以在禪定中,一定要有人指導。所以在各位報到的時候就告訴大家,以往所學的全部要放下,不要把它放在心裡,那橫豎之間,它對你會有很大的干擾。然後要告訴大家,這當中你要注意什麼,什麼叫邪,什麼叫正。

告訴各位,入法身流的全部是正,你不入法身,一直在幻境上面打轉的,全部是邪。我們有這勘定的標準,所以你不用擔心。這不是你講你的境界都對,我講我的境界都錯。你放心,我們不會意識型態跟你瓜分。你對是怎麼對,你不對是怎麼不對,一定要弄清楚,這個有標準的。我們講過,你有沒有辦法很清楚的描述你那個法身的背景,你如何入的。這個很簡單,你開口我就知道了,不用再編故事。你在隱瞞或者在作意要怎麼作怎麼作,那些都是多餘的。行者直心是道埸。你的境界怎麼樣,開口就對了,不用隱瞞。你想講又不想講,那都沒有用,這馬上就可以看的出來。

所以在勘定邪正上,各位一定要放下你的身段,完全去接納人家的指導。事實上這些標準在任何道埸都一樣,你從我這地方離開,再到別的地方去,也同樣要把這邊所教的統統放下,去接受那邊所教的。這個全部放下接納新的,本身是一個大功夫。並不是說教你放下別人的,那就是很霸道,不是的。你到任何地方都一樣,必需放下,因為每一個人語言的表達方法不一樣。像剛才講的身安則道隆,那身裡面包含什麼?飲食知節量,飲食裡面包含些什麼?這個都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提供給各位是個真實的,你不但在這個地方是要這樣作,你到其它地方也是一樣,這是各位先要有的心理準備。

現在,我們還都在嚐試階段,但我們儘量提供給各位最完善的地方,因為在都市叢林裡頭,可以說很難有很完整的空間。要把山上叢林的標準搬到這個地方來,並不太容易。尤其在台灣生活環境非常複雜,像我們這地方,就感覺到有那麼一股缺憾,因為整棟大樓,其他的住戶還在逐漸搬進來住而已,我們是第一家進來的。有人在裝修,竊盜就很多,而且出入的人事很複雜,這個安全要如何顧慮,假如我們不能提供絕對的安全,那就有問題了。本來是想要設保全,想一想這個時候及狀況沒有辦法設保全,只好請兩隻狗菩薩來幫各位了;而那兩隻又像小朋友一樣,叫牠叫牠不叫,不該叫又亂叫。所以有些地方,我們還是不夠完整。不過我們儘量讓各位能夠有最完美生活空間,好讓大家精進辦道。

第三個,這個法須有法門實踐,以進菩提之路。這地方剛好提到道埸、善知識跟法門。法門我們在此已經幫你全部勘定過來,因為大家在共修,我們必需很明確的給你一個法門。那這個法門,假如你私底下進行到某一個程度以後,那可以開。雖然是數息法,但每個人不一樣,雖然方法都一樣,但每個人用心的狀況不同。尤其進入法身領域時,那一剎那,是完全不同的,這個叫熟稔。每個人入法身流的時候,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從小乘來講,叫作入流。

你要進入初果的狀況,若按照四果,來劃分我們的階段性,是一樣的。我們不能說小乘四果劃分法,就完全跟我們無關,那倒不一定。阿羅漢果就是我們講的妙覺,三果就是我們講的隨分覺,二果就是相似覺,那麼初果就叫名字覺。對不對!那就差不多啦。在我們三覺五位當中,你那四位統統在裡面了。始覺就等於從不覺當中剛醒來,像你醒來還躺在床上的那一剎那而已。所以三覺五位跟四果,是完全可以併上去的。但是內涵就完全不一樣了,要去擴充它。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告訴各位,道埸給予各位緣念,在同修共修當中,希望各位少廢話,辦完事情趕快睡覺,一下子睡不著,那你應該靜坐。睡前再一坐,這一坐叫堅固香。通常在精進的時候,堅固香都是在禪堂裡頭的。因為大家的程度參差不齊,所以儘量給各位時間,各位有很多零碎的時間可以去運用,但不是叫你聊天。有很多人在這時,難得喘一口氣,沙發一坐,喘兩口氣,就開始聊天了,那不是要給你聊天的,那是要給你調整身心。因為這麼精進,你可能沒有辦法適應,留一點時間給你去調整,不是給你抱怨,也不是給你在那邊胡思亂想。怎麼適應,怎麼進入狀況,去做那一種努力,那你很快就會進入狀況,很快就會在這裡獲得法益。這個有善知識在指導你,有法門要讓你實踐,有地方可供你使用。原來我們沒地方,全台灣到處借道埸,像貓在搬房子一樣,一隻大貓帶著一隻小貓跑來跑去,跑到最後小貓都丟掉了。有了道埸我們好辦道,希望各位,也能夠這樣精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