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草书法学习要诀

 lj0279 2016-12-17

 

        五种字体各有各的主要笔法特征,篆书的“铁线玉箸”、隶书的“蚕头雁尾”、楷书的“永字八法”、行草书的“绞转绵延”等即是。在同一种字体之中,无论其风格是怎样变化,在点画的描画,或者说在发力要领和锋变上,都有着很明显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张迁碑》与《曹全碑》比较,共性是“波磔”和“蚕头雁尾”,区别是一方一圆、一刚一柔。柳楷和颜楷比较,共性是“藏头护尾”与“八法”,区别是一骨一筋、一峻一朴。

        这些差异的形成,无疑是锋变的结果。由此,我们又可以推断出,个性风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缘于个性化的运笔发力要领和个性化的锋变上。人们称米芾的“刷”、东坡的“画”、山谷的“描”,就是对他们个性锋变技巧最典型、最贴切的形容。也正由于他们各自的这种奇特的锋变技巧,才形成了他们各自的书风,才形成了宋代“尚意”的书风。这种例子俯拾皆是。

        锋变的幅度与发力的要领有直接关系,重发力,锋变的幅度大,笔画粗壮;轻发力,锋变的幅度小,笔画纤细;疾发力,笔画挺而柔;缓发力,笔画劲而朴,使用侧锋锋变,笔画方峻;用中锋锋变笔画圆浑。

不管怎样发力与锋变,必须是以写出准确而高质量的点画线条为宗旨的。若求点画线条造型的准确,首先是要发力与锋变的准确。不同点画,不同字体,不同风格,需要不同的发力要领和锋变技巧。

        二、“线性”问题

        所谓“线性”,系指作品具有奇特的锋变技巧,同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统一性的点画线条所体现出来的特征。

        古代的每一部法帖,在用笔上,都是一种个性化特征的详细体现。就一部详细的法帖而言,其个性的锋变技巧,会形成一种鲜明而奇特的“线性”特征。如朱耷的作品就很具典型意义。他运笔接纳平均式的发力要领,较少重按轻提,锋变的幅度很小,点画线条粗细匀称,因此,他的线条就有他自己奇特而鲜明的“线性”特征。不用看整幅作品,只看一个字,就可以通过其“线性”特征断定为朱耷手笔。

        可以做这样一个试验,取王铎、郑燮、张瑞图、何绍基、康有为、赵之谦书作,切撕成碎片,搅和之后再行分拣,筛选时一定不会有什么难题,由于他们各自笔下的线条是极具个性化的,这种个性化线性的信息,就储存在只字片纸之中,辨析它们是很是容易的事。二王、欧、褚、黄、米、董、赵等,对于行草书法技巧。莫不云云。因此可证,“线性”是组成个性笔法特征的集中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