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学会书法中的“绞转”?三大方法送给您!

 rongma 2019-07-03

当今书论中,许多人非常推崇“绞转”用笔,认为它是王羲之“书法用笔的主要组成部分”,甚至把它作为后人书法成就难以超越魏晋的原因。如中央美院书法博导邱振中说:“随着时间的推进,魏晋逐渐成为而遥远的历史……从用笔上来说,实难再觅晋人残纸及王羲之诸贴中浑厚、流畅而富有变化的绞转笔法。”

那么,到底什么是“绞转”?它真的这么重要吗?该怎样练习“绞转”用笔呢?

一什么是“绞转”

邱振中教授认为,笔法可分为三种:“平动”“绞转”“提按”。它们分别代表着笔锋与纸面之间的水平运动、翻滚运动及上下运动。“平动”是毛笔不离纸面进行直线及曲线运动;“绞转”是指笔毫与纸接触的锥面不断发生变换的旋转运动;“提按”是笔毫锥体在线面的上下运动。

不过考诸历史,古人书论中似乎并不存在“绞转”一说,反倒是“使转”一词用得更多。“使转”来之于草书,唐代孙过庭《书谱》中说:“草书以使转为性情……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环盘纡之类是也。“其中,“纵横牵掣”指竖笔、横笔及它们之间的转换牵连,“钩环盘纡”指弧、圆等曲线的打圈旋转。所以,“使转”两字实际上概括了书法中直线及弧线的写法,涉及直线与弧线运动变化的“使转”是书法中最基本的笔法,也是必需的技法。

各种书体只要涉及笔锋转向,就得用到“使转”。康有为说:“圆笔用绞,方笔用翻。”直线之间的转换讲究“纵横牵掣”,“折”以为方;曲线之间的转换讲究“钩环盘纡”,“转”以成圆。这样看,“绞转”应该算作“使转”中“转”笔的一种形式。

“折笔”在楷书中较多,“转”笔在行草中较多。邱振中说:“提按的笔法肇始于隶书、行草向楷书演进的过程……不少弯折处已经被分解为横、竖两笔,完成两笔间衔接的正是提按……为了楷书的进程,适合于隶书、行草的绞转笔法遭到淘汰,用笔重心转移到起笔、收笔和转折处,对这些部位的关注有利于塑造形体的规整,这正是楷书的美学追求。”

“绞转”属于“转”笔。书法中的“转”有多种形式,“绞转”的笔锋不是折转,而是绕转;不是以手腕为中心的“平动”中的绕转,而是以笔心为中心的“绞转”中的绕转。通俗地说,“绞转”有点像地球的“自转”,“平转”(平动”中的绕)有点像地球的“公转”。所以,“绞转”时要用手指捻动笔管,使笔毫在行进过程中不断变化锋面。

二为什么如此推崇“绞转”?

“绞转”用笔为什么这么受推崇呢?邱振中博导说:“‘平动’、‘提按’及‘提按所形成的线条’会造成点画运动简单化,造成点画中部的软弱无力……使线条的‘两端雄肆’,而‘中截空怯’……绞转由于在运行的过程中笔锋不会离开纸面并做连续的滚动,故而所形成的点画线条始终丰实并富有自然的变化,不会出现中部薄弱的状况。'

也就是说,“绞转”形成的点画会显得比较圆浑有力,这就像乒乓球旋转前进时会产生更大的力度。这是因为平动时,笔毫沿纸面轨迹前行,锥面不发生变化,线条的内部运动单纯,与纸面的摩擦力较小,形态也较单纯平淡;绞转时,笔锋在不离开纸面的情况下,连续滚动前行,不断地改变锥面,与纸面之间形成的摩擦力较大,形态较为丰富立体。

当然,“提按”中笔毫也会包含局部的转动,但它主要是提起、按下的动作,笔毫在纸面上所做的滚动较少,因此所形成的力道会较轻。书法家孙晓云说:“今人以‘提按’的用力轻重造成笔画的粗细,而古人则是以转笔的‘取势’发力轻重造成笔画的粗细。今人是不转笔,以目取形;古人是转笔,以势取形。”

三怎样练习“绞转”?

那么,怎样练习“绞转”用笔呢?

第一,从笔锋的“摆动”开始练习。

练习“绞动”的起步阶段可以从“摆动”起步。“摆动”是以握笔处为轴心,围绕笔杆作上下、左右方向的直线或或弧形运动。摆动蕴含着旋转运动的因素,可以写出中间厚实有力的线条,避免提按的“中截空怯”。邱振中说:“绞转笔法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人类最初用毛笔书写墨书时的‘摆动’动作。”

练好“摆动”后,可以再练习“连续摆动”,为笔锋的绞转运动打好基础。邱振中说:“连续摆意味着笔锋在运行的过程中,笔毫锥面处于不断的旋转状态,这样笔锋才能在不离开纸面的情况下流畅便捷地改变方向,才能在断开的笔画间形成形成回环之势,并在一个笔画结束之前就为下一笔画的书写做好笔锋转换的埋伏运动,这正是绞转典型的运动特征。”

第二,练习行草书。

“使转”来之于草书,孙过庭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它的意思是说:楷书的形态由点画组成,神采要由使转体现,做到静中有动,否则就会死板;草书的形由使转组成,但神采要在点画上体现,做到动中有静。所以,要想绞转初阶,从行草入手较好。

邱振中博导说:“书法史上比较纯粹地使用平动笔法的书体是篆书……绞转的笔法伴随着章草、隶书、行草书的出现而形成并发展成熟……伴随着楷书上的形成,一种新的笔法诞生了,这就是‘提按’。”所以,练习“绞转”法可以从隶书、行草书着手(同理,练习“提按”可从楷书着手,练习“平动”可以从“篆书”着手)。

第三,练习绞转笔法时,不要刻意使用楷书的顿挫用笔,起、收笔处要空中转多于纸面转,否则会尖涩浮滑;行笔处的转要以厚重圆浑为佳。等这种笔法练熟后,可以将它化到楷书(由于楷书的兴旺发达,今天许多人都将楷书作为行草的基础,但在历史上楷书其实是在行草之后出现的书体)中去。

三总结

楷书兴盛后,由于“提按”的笔法大兴并向行草蔓延,“绞转”的笔法就逐渐没落了。邱振中说:“唐代楷书的辉煌以不可扭转之势确立了提按笔法在书法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它的印迹被移植到行书、草书和各种字体中,再也难以消除。唐代楷书就像一道分水岭。在它之前,笔法以绞转为主流;在它之后,笔法以提按为主流。”

但“绞转”笔法,是王羲之书法技巧的一个重要方面。邱振中说:“将绞转笔法内部运动的丰富性运用到极致的是传为王羲之的《初月贴》《丧乱贴》《频有悲祸贴》诸贴……它的特征在于,操作便捷,符合指腕运动的生理机能,并通过笔毫的转动把种种复杂微妙的运动痕迹保留到点画线条中,为点画塑造出立体效果。”

“绞转”的学习有很多好处。王羲之认为“笔忌直过”,反对点画线条单一。而绞转形成的线条比“提按”有力,比“平动”多姿。所以,我们学习“绞转”对于提高点画质量,提高行草乃至楷书功底有一定帮助。但是,如果要把“绞转”作为后人书法成就难以超越魏晋的原因,这恐怕有点夸大其词了。因为“技巧”多出“工匠”,风格才出“大师”,而王羲之的风格个性更多得益于“魏晋风流”的时代潮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