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的人类 VS 西部世界,鸡汤和哲学我们都需要

 真友书屋 2016-12-18




Humans | 真实的人类


在《西部世界》这个热门 IP 之下,AMC 《真实的人类》被逼 10 月回归第二季,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所有的智能 AI 题材,无归乎都会落到两点的讨论上。




一是关于人类生存问题:我们是否最终被人造人所淘汰?二是这些有自主意识的人造人,是否享有独立的权利。





其实这两点,也是《西部世界》和《真实的人类》一直在探讨的主题,但前者将主题的格局提升到哲学的层面,不断地拷问着“自我意识存在的真实性”,第 7 集的伯纳德身份的揭露更是让人众吃瓜群众吐瓜满地。




后者则更多的是将这一主题拉到日常生活的切身感受上。




如果说《西部世界》是自主意识的人造人血淋淋的革命之路,《真实的人类》可以看作是战后存在不稳定因子的伪和平时期,无论是胜方还是输方,都在调整自己适应新的大环境。


《西部世界》所关注的重点是“生存”,hosts 和 guest 之间的生死博弈,而《真实的人类》更多的是将重点放在“生活”上,人造人的普遍存在对平民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工作、交友、性生活等所有的生活细节都有了新的冲突。




两性相处存在的鸿沟不再是单纯的性别区分更增加了身体原始机能的不一致


最基本的性别区分其实也是源自男女身体机能的不一样,但新增了一层身体机能,而这种机能是随机出现的(也即可出现在男方也可以出现在女方),这就为两双的相处带来了一些新的道德和社会规范问题。




当 Pete 和 Karen (人造人)去购买床垫的时候,Pete 也会在不禁在心里有这样的疑惑:既然人造人力量比普通人类要大,为什么还是他来搬着这个沉甸甸的床垫呢?




让 Karen 来搬,虽然她力气比 Peter 要大,但好像也不于情理;若是让力量更弱的 Peter 来搬,似乎又不合逻辑。



情感的真实性


我们常常将焦点放在“眼前这个人究竟是真实的人类,还是人造人”,无论是身体结构上还是情感上。但既然我们都看不出区别,那么“自然出生”和“人工合成”之间,又究竟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罪与赏是对等的


Niska 从德国重新回到 Hawkins 家,要求他们协助她像人类一样接受(杀死客户)的审判和制裁。




以前我们关注的点在于,究竟人造人应否享有独立生存、思考的权利,但甚少考虑到,其实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按照人类犯罪审判流程来制裁人造人作案,而不是单纯以“失控”名义处理,是比单纯承认人造人有生存权利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做法和方向。




意识产生的被动性


正如每一个我们来到这个世上都不是自愿的,都是未经同意的,《真实的人类》也通过 Niska 和她的德国女友的对话来探讨了我们应该如何处理非自愿产生的意识个体问题。



如果一样东西能够自由,它就该自由
如果能够思考,它就该思考
如果能够感觉,它就该感觉


一个新的族群的加入,不仅仅是共同生存这么简单,随之而来的是关于两性、道德和逻辑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没有一个即存的准则去遵守。


这也是《真实的人类》所着重探讨的主题,不是族群之间的你死我活,而是关于如何共存




上升到存在哲学讨论的《西部世界》自然是好剧,但关注日常生活、煮得一手好鸡汤的《真实的人类》会给你不一样的观感,毕竟,谁不爱喝鸡汤?


最后,第二季新加入的 IT 巨头小哥实在是太萌了,甚至还出现了在片头里(你们都有发现了吗),相信也是本季冲突的主要来源。



移步DramaMatters

回复“真实的人类”拿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