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采的锤子 我的哲学读本

 爱雅阁 2012-12-07

尼采的锤子  我的哲学读本

一. 泰利斯(Thales,古希腊)的井——一滴水中的世界
“爱情”其实只是一种药物成分,确切地说,它是血液里面多巴胺、苯胺基丙酸和催产素等化学成分的混合物

还原论——任何失误只要简化为组成元素即可被理解

二. 普罗泰格拉(Protagoras,古希腊)和猪

相对主义——每个人都在建立一套自己的价值体系

人是万物的尺度

三.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希腊)的目标

一切事物都在朝着它的最终墓地前进,眼睛的目的在观看,猎豹的目的在猎捕瞪羚,而橡树子只会长成橡树,绝不会变成苹果树。

事实仍未充分确立,一旦确立,比归功于观察而非理论。理论只适用于事实已被观察的部分。

敌人一旦战败,我们也会变得较为仁慈

人类的目标——eudaimonia——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

四. 卢克莱修(Titus Lucretius Carus)的矛——假设的运用与范围

假设宇宙有边际,那么如果有人到达了真正的尽头,然后将矛用力投掷出去,会发生什么事?只有两种情况:矛不是继续往前飞,就是被弹回来。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表示宇宙边际之外仍然有东西存在——不是某种物体挡住了矛的路线就是有更多的空间让矛可以传过去,因此,空间是无限的。

五. 奥卡姆(William of Ockham)的剃刀——简单性的优点

如果有两种对立理论可以同时解释某一已知现象,较简单那个会略胜一筹

万事万物并不具有其独立存在的本质

六. 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的君王——诉诸人类的邪恶本性

许多伟大哲学家认为是人多半愚蠢,但马基雅维利反而认为,统治者应该假定民众是邪恶的,运气好一点的话才会同时又是愚蠢的。

好的统治者必精于撒谎之道

不要存有总是可以找到安全方案的心态。相反的,统治者应了解任何选择必然会有风险。世事本是如此,避开一种危险时一定会招来另一种危险,衡量各种选择可能带来的损害后,两者相权取其轻,方为择善的审慎之道。

七. 培根(Francis Bacon,英)的鸡——预言未来

有天早晨咖啡喝起来怪怪的,我们会认为是把糖误加为盐,而不会以为糖让咖啡变甜的能力在一夜之间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有赖归纳性假设在运作。可是,凭什么我们相信太阳明天必然会向昨天、前天一样依旧升起呢?

八. 笛卡尔(Rene Descartes,法)的恶魔——怀疑的限制

我梦见自己在做梦,在梦里我从梦中醒来,我如何分辨是“真的”在做梦,或者只是梦见在做梦?如果清醒时一切都还是恶魔在欺骗我们,那我们对于“真实世界”的无能为力便与做梦时如出一辙。

对于欺骗过我们一次的,谨慎的做法是,永远不要再相信。

九. 休谟(David Hume,苏格兰)的叉子——如何串起荒谬

人类一方面希望自己可以看透他人的行为,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别人看透自己

必然性仅存在于数学和几何学的世界,一旦涉及感官对象,一切皆为偶然,任何其他的说法均为不适当的推论

我们虽可探究并记录新的现象,但这些现象本质上即完全独立,自我说明,换言之,除了其本身的特性,无从再获悉其他任何内容,他们无法指向自身以外的事实,以省掉我们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的麻烦,所以,追求知识并无捷径。
十. 里德(Thomas Reid,苏格兰)的常识——显明的哲学

哲学的特色在于一开始总是从某些简单到看似没有讨论必要的事物开始,最后的结论却往往似是而非,让人一般难以相信(by 罗素)

常识绝不会叫人跳下悬崖,闯入蛇洞,或者纵身火窟。如果人类祖先保持怀疑论的思想,在看到饥饿的狮子时候,先停下来确定这头野兽的客观存在,而不是拔腿就跑,下场如何当然可想而知。

十一. 卢梭(Jean-Jaques Rousseau,法国)的契约——向虚构和幻想学习

英国的税收员会依“他被赋予的权利”拿走你部分所得,然后交给女皇陛下的政府,这种填写盖有国家印章的官方表格来缴税的方式,和一群人拿棍棒闯入你家要钱,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

十二. 康德(Immanuel Kaut,德国)的眼镜——将人类置于宇宙中心

我们看到的花园,是经过眼睛筛选后所接受的影像,不是真正的花园,我们永远无法了解物体呗知觉前的“物自体”,人这种生物天然就戴着有色眼镜。

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受限于我们为获得理解所用的各类官能

十三. 边沁(Jeremy Bentham,英国)的计算——以数学为道德指导原则

你答应处决一个无辜村民,便能救另外9个村民,碰到这种情况究竟该不该开枪?要是不愿意的话,只要能够获救的人数不断往上升,我们终会在某一点放弃坚持,并接受“不可取人性命”并非绝对的道德准则。

功用(Utility)的定义:任何事物都包含的属性,有助于带来愉悦、利益或幸福,或者避免灾害、痛苦、罪恶或不幸的发生。

十四. 黑格尔(Georg Hegel)的辩证法——在冲突中发现真理

事物由于不完美,迟早会遭遇对立面的挑战,然后包含在正反两面中的部分真理就会因对抗而体现出来。

一切进步都通过对立面的冲突儿而实现,冲突的解决引导人类向前向上直至达到完美的统一体——这就是绝对精神。

十五. 尼采(Freidrich Nietzsche,德国)的锤子——打破偶像

尼采形容“权力意志”为表现权利的强烈欲望、权利的行使与运作、一种创造性驱动力,他认为现代人普遍缺乏这种能力。

尼采认为我们所发现的真相绝对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而是个人的意志强加给他的,因为这个世界本质上是混乱无序的。

尼采告诫世人,面对敌人要全力毁坏其价值,进而创造忠于自身权利意志之新价值,其中关键在于创造性意志,而非逻辑思维。

无法击败我的,将会使我更加强大

将每件“它就是这样”转变成“我就是想要这样”

尼采说,我并非指责存在的不幸与痛苦,而是对于生命可能有朝一日,会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不幸,更加充满痛苦怀抱着希望。

禁欲主义或“对人生抱积极的态度”或许让人变得高贵,但没有理由认为强烈地反抗命运不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