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水产人不会算隐性成本分分钟拖死你

 水产前沿 2020-10-16

  • 文/ 水产前沿杂志  李钒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弄清楚什么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养殖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即养殖场支付给养殖场以外的经济资源所有者的货币额。例如支付的饲料药品、工资费用、市场营销费用等,因而它是有形的成本。

隐性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是一种隐藏于经济组织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监督之外的成本。是由于经济主体的行为而有意或无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是成本的将来时态和转嫁的成本形态的总和。

水产养殖,特别是对虾养殖是一个风险高、技术性强的行业,如何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减少损失,控制成本,扩大利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走访养殖场时发现,大养殖场经常游离在亏损的边缘,而几十亩的中小型养殖场常表现出较强、较持久的盈利能力。这是为什么呢?这种情况很大程度是由于忽视隐性成本造成的。这些隐性成本的增加常由于决策失误、权威失灵、信息不准确、工作效率低等引起,相对于显性成本来说,这些成本不易被人发现,日积月累后才会爆发出来。


员工素质及工作效率是最大的隐性成本

不同的技术员,完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是不同的。优秀的技术员,能让他管理的池塘稳产稳收,少发病,降低养殖成本。而不负责任的技术员常把工作当成一种应付,不按指令做事,浪费饲料、水电、药品,所管理的池塘也是经常发病,这种损失是长期的、隐蔽的,常常要看见结果时才意识到,可惜已经为时已晚。

现在大型水产养殖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流动性大、留不住人,这与工作性质有关,更与老板的管理制度有关。水产养殖已经过了靠运气吃饭的年代,会越来越往职业化道路发展,一支稳定且优秀的技术团队常能迸发出很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凝聚力,养殖场只有留得住人才能长期生存下去。很多时侯老板不考虑人才的蓄备就盲目扩张,到头来管理不到位,最后只能含泪退出,这些都不是缺钱、缺地的原因,而是缺人才。


台湾的中学部设立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在生产实习

生产物资及设备隐藏的玄机

在大型水产养殖场中,往往不注重生产物资的更新、保养以及选购。很多大型养殖场租赁过来后,抱着能用就用的心理,投入使用十几年的设备比比皆是,比如电缆老化,搭设不合理,常成为火灾的隐患。这些都是隐性成本,不出事则阿弥陀佛,一出事就欲哭无累。上次去一个养殖场参观,据说去年一个台风将供电系统破坏,重新铺设花了10万钱,如果当时将电缆埋到地下,损失可能就不会那么惨重。悲催的是,今年花了10万钱铺设的电缆还是没有埋在地下。

另一个则是占大头的饲料成本。很多养殖户为了节约丁点成本,选择低档饲料投喂。今年笔者在台山走访时,更是发现有养殖户用鸭料投喂对虾,真是哭笑不得,说好的科学养殖呢。当造虾的饲料系数就达到2.0以上,虾倒是没有死,但生长速度慢,赚钱肯定是无望的了,关键是劣质饲料还给水产动物健康造成危害,这种情况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

药品就不说,现在市面上的药千百种,渔药店比人药店还多,养殖户不要贪小便宜,尽量选择大公司的为妙,有没有效不说,起码用着放心,表面上看增加了成本,实际上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隐性成本。


信息传达的错误造成的成本增加

信息传达的途径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由上而下的信息,说白了就是领导给员工的指令。在日常养殖过程中,上面的领导不可能什么事都撩起袖子给你示范,而是通过下达指令给下面的员工去执行,信息在传达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偏差或错误,给生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比方说,老板让工人用2PPM的敌百虫去杀虫,而工人听成用20PPM的敌百虫,可想而知,这会给生产带来多大的隐患!

另一个则是由下而上的信息成本。比如,养殖场的技术员为隐瞒养殖过程中由于发病或者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失,多报了存塘量,实际上存塘的鱼或者苗并没有那么多,这就会造成销售时出现断货、打乱生产计划的情况。或者是少报了存塘量,造成鱼苗积压,不得已又得排掉,这种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管理者在传达信息时,最好将信息数据化,并且将这些数据硬性化、公示化出来。最好能在每一个养殖池做一个纪录板,或者固定位置做一个公告牌,将信息集中化处理,尽量减少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偏差。


制度对成本的影响

养殖场虽然看起来粗糙,但还是少不了制度的建立才能运行,这种制度以前多是通过老板的人格魅力或者口头宣讲达到的。

养殖场首先要职权分明,老板、中层管理者、技术员和工人要分清职权。比如说,大型的养殖场最好分开电工、水工、饲养员等工种,如果职能重叠和空白同时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大家就可能争权夺利,出现问题时就会推诿扯皮,内部运作效率低下,提高了隐性成本。

我见过一个大型的养殖场,技术人员都是本科以上学历,他们只负责日常的管理,不参与劳动,所谓术业有专攻。有些老板为了节省成本,让技术员什么都做,他哪里还有时间去思考怎么养好鱼。


另外一个则是约束制度不当。有些大型养殖场由于缺乏约束制度,常发生员工偷鱼、偷生产物资的行为,他们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可能想方设法获得更多的资源牟取私利,这种成本真的就是“隐性成本”了。另外一个就是激励制度不当,大型养殖场一般都会有一定的激励制度,常通过利润提成表现,但这种制度一定要落实到位,该得多少就多少,不能因为感情亲疏有所不同,更不能以口头承诺当制度,这样会造成整个组织内部成本快速增大,同时也会使下属逐步丧失对领导的信任,最终导致优秀员工的流失。只有明确好制度规章,才能加强员工对老板的信任,避免优秀员工的流失,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隐性成本的累积。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