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偏锋运笔、藏锋运笔、露锋运笔

 二亩三分自留地 2016-12-18

偏锋运笔与中锋运笔不同。在运笔时,如果将笔的锋尖偏在字的点画一面,称为“偏锋”。一般认为,“偏锋”为书法的弊玻偏锋和侧锋完全是两码事,偏锋绝对不是侧锋。所谓“偏锋”就是在运笔时,笔杆倾斜,偏锋运笔笔锋不在笔画的中间,而在其某一边行走,就是指笔锋处于笔画的一侧,笔腹处于笔画的另一侧,笔锋与笔腹在并列行走。笔锋在书的一边,而笔身在书的另一边行走,产生的效果是一边光滑,而另一边如锯齿,墨不入纸,线条扁平而浮露于纸上。这在初学书法者中是常见的,而这也正是初学者之大忌。一开始就学用偏锋写字,在今后就很难写好字,更难入门。运笔最忌偏锋,因此还称为“败笔”。这种一边光一边毛的笔画,因其不够完美,历来被书法家视为病笔,初学者切勿盲目地乱用此笔法。

至于说书法家在写行、草书时,由于书写速度的加快,抑或为了加强作品的节奏感而出现的枯湿浓淡,甚至偶尔的偏锋,则另当别论。

偏锋在生宣纸上运行时不易掌握,也不如中锋流畅。如刘正成在草书中擅用此法,但是成败还没有定论,主要是因为偏锋如果走得太急,只有笔腹靠纸面的一层施墨,墨量少,因此笔划薄,也不宜操控。若用熟纸,偏锋时如果笔毫硬,且并锋能散开,再加上随笔意地蠕动,就会形成水痕。

在学习书法有了一定基础后,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正确掌握了中锋运笔的前提下,在书法作品中偶尔用一两笔偏锋,可以增强笔画的生动性,如在王羲之、米芾、赵之谦等书法家的作品中也时常发现偏锋的运用。

藏锋是指起笔和收笔的笔锋不显露出来,书写时将笔锋隐藏在笔画里面。

藏锋起笔,下笔时笔锋的痕迹在笔画中被覆盖,不露锋芒,这种起笔方法称为藏锋起笔。由于这种起笔的方向与点画运行的方向相反,因此又可称为“逆锋起笔”或者“逆入”。藏锋起笔又可分为方和圆两种。第一种藏锋方笔,是指藏锋起笔后再顿笔方折的结果;第二种藏锋圆笔,是指藏锋起笔后再提笔圆转的结果。

藏锋收笔,收笔时笔锋回到点画内再离开纸面,笔画外不露锋芒,这种收笔方法称为“藏锋收笔”或者“回锋收笔”。古人云:“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就是指的这个。藏锋收笔也有方与圆之分,其原理与藏锋起笔中的方笔、圆笔相同。

藏锋起收使笔画显得凝重含蓄,篆书纯用此法,隶、楷、行、草等书体也常用此法,一般用回锋的方法使笔锋藏于笔画内。这种藏锋起笔和收笔的方法,不露锋芒,比较含蓄,给人以绵和遒润、沉着涵蕴的感觉。

露锋是指起笔和收笔的笔锋显露在笔画之外,直下起笔或直接出锋。这种起笔、收笔的方法锋芒毕露,给人以精神外耀、爽利挺拔的感觉。

露锋起笔。起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面的起笔方法称为“露锋起笔”,也可称为“直下起笔”、“搭锋起笔”。露锋起笔往往以侧锋为主,这种起笔的方法极为利索、精神外耀,并能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加强了点画间的联系,因此有“侧锋取妍”的说法,王羲之的“一塌直下”指的就是这种方法。它普遍用于行、草书中,楷、隶书体中也因书家不同的书写习惯而时有出现。

露锋收笔。收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面,并有明显的锋芒的收笔方法称为“露锋收笔”或者“出锋收笔”。收笔的出锋形式极为丰富,横可分为平出、上出、下出三种;竖可分为悬针、左出、右出三种。其他的撇、捺和点也都有多种出锋形式。露锋收笔具有增强书作点画的骨力和使精神外耀的作用。另外,出锋的方向可引出下一个点画来,从而加强了点画间笔意的联系和呼应,是传神的极为重要的手段。露锋收笔适宜于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但在行、草书中使用尤多。


【转载文章仅供参考,并不代表书法本身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