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个幸运的人,为我所爱,却一无所知 | 刘奕君为你读诗 · 第1251期

 昵称903511 2016-12-18




- 图说 -


图为澳大利亚画家Charles Blackman的作品《夜窗》。画家用浓墨重彩描绘一个痴情人,倚窗独看新月。Blackman用大胆的红色诠释恋爱中的人,清朗的月光独照一颗枯树,几步之遥,是一汪清潭。从画家的角度看去,潭水形似一只猫咪,温顺地窝在主人的臂弯。

害怕爱如流星

陨落进荒凉的草场

- 收听 -

(点击音频或视频,即可收听)

3:30 《钟情人》- 刘奕君 来自为你读诗


钟情人


作者: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奥地利]

为你读诗:刘奕君 | 演员


这是我的窗。我刚刚

醒得如此温柔。

我想,我会飘荡。

我的生命伸向何方,

夜又从何处开头?

 

我可能认为,在周围

我还是一切;

透明如晶体球

的深处,暗哑,黝黑。

 

我还可能镶嵌星星

在我身上;如此巨大

一颗是我的心,它多高兴

重新释放他,

 

那人我也许开始爱慕,

也许开始挽留。

生疏得未经描述,

我的命运对我凝眸。

我被置放

在这个无限之下,

 

芳草如一片草场,

往复奋发,

 

同时呼唤又惴惴不安,

生怕有人注定灭亡

在另一个人身上,

只因他听见了那声呼唤。


译者:绿原




诗并不像一般人所说的是情感(情感人们早就很够了),诗是经验。

——里尔克  

- 关于作者 -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 1926),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是旧时代的最后一名诗人和新世界的第一位诗人。所谓旧时代,就是诗人和画家、音乐家一样被豢养的时代。诗人衣食无忧、大把游荡的时间,在暧昧恋情的状态下,在赞助者放养的状态下,负责纯粹精神产品的制造。里尔克享有最后贵族们的眷顾,在城堡中写诗,长眠在瑞士的一个小山村的教堂。


诗歌话题 -


暗恋的苦vs乐


请移步文后

「留言区」


◆ ◆ 


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对方的爱,是一种什么滋味?

 

里尔克的这首名为《钟情人》的诗,就从一个痴情人梦醒时分写起,空间上从上到下,铺排了从天到地的寥廓苍莽;而时间的着笔却又极为隐晦,读者可以任凭想象的游弋,将这个似睡似醒的独然解释为一瞬间百感千言的浓缩,抑或是几个小时枯坐无眠的自我对话。

 

细读这首诗会发现,诗人讲述了一个非常平常的经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遇到过,特别是如果我们曾经深爱过某一个人。

 

午夜,“我”凭窗凝望漆黑的四野,就在刚刚,睡到一半,竟非常“温柔”地自然醒了。(这个“温柔”是解密文中编织的心绪线索的钥匙。)“我”眺望黑夜的无垠,朦胧惺忪的状态让“我”有一种幻觉,仿佛自己的生命也如这黑夜般幽深无垠,无边无际,笼盖四野。

 

如此这般想着,夜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也都聚集于“我”的夜的斗篷之下。“我”注视着怀抱中那颗最亮的星,它在搏动、跳跃,闪耀一如“我”的心。“我”就是星群的主宰。一想到这儿,生命中欢愉与充盈之感油然而生。

 

然而这样的愉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这颗星(心),它不只属于夜晚,它还有一个白昼的惦念:在孤独星球的某一隅,有一个幸运的人,为我所爱,却一无所知。

 

诗人笔下的这个“痴人”饱尝爱的煎熬,或许只有在温柔的梦幻中醒来——苦闷的记忆尚未被唤醒,才是最逍遥自在的。念念不忘,却得不到回响。“我”独自和灵魂对话,“我的命运对我凝眸”,这种抽离和“生疏”的姿态,反而帮助“我”舔舐自己的伤口。欢愉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湿冷的绝望——荒草萋萋,杳无人迹,草叶之下又埋葬过谁的心,埋葬过谁的爱?


文/酉生


- 乐说 -


配乐剪辑自素有“爵士乐黑暗王子”之称的Miles Davis 演奏的作品Flamenco Sketches。不同于一般的爵士乐手,Davis并不沉溺在某一种流派和曲调之中,他喜欢开拓新的风格和乐感,因为爵士赋予他的是最纯粹的即兴和自由精神。


▎诗意的人


刘奕君

演员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因《伪装者》中饰演麻辣教官“王天风”及《琅琊榜》里城府深厚却让人恨不起来的谢府侯爷“谢玉”被人熟知。

拥有如羊绒般情感的他温暖地说过,这么多年自己终于不再是孤军奋战的勇士。

2017年,厚积薄发的刘奕君带着《猴票》《外科风云》《远大前程》《卧底归来》《醉玲珑》《回明传》期待与观众见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