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鸿墨轩3dec 2016-12-19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沃德利成书画院

在民国前后的书法名家大师中,有许多毫不逊于古人的修为与造诣,就笔墨论,更可贵的是,不仅个人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且还能引进新技法与新风格,这些大家尤为值得我们欣赏。

吴昌硕

吴昌硕追寻籀篆古意强项扞格而不失时尚,还惹得许多正统书法家曾激烈批评攻讦过。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与历朝书画家不同的是,吴昌硕是兼以几种相关艺术而擅大名,以苍劲雄浑笔墨成就一代“吴风”。吴昌硕笔墨精髓无疑得益于《石鼓文》,他爱《石鼓》、学《石鼓》,终从《石鼓》中破飞而出,带着《石鼓》纵连古今,横通诸艺,卓然成为诗书画篆刻大家,可称古今第一人。

沈曾植

沈曾植以行草追魏碑方笔、还第一次关注汉简,表现出极其难能可贵的对新出土文物的先知先觉。沈曾植书法早年师帖,后由帖入碑,在碑帖结合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帖的风格。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沈曾植的行草书将黄道周的拗势、北碑的方笔、金文的圆意、章草的构架黄冶一炉,成一家之体,曾熙对此作了十分精透的评价:“工处在拙,妙处在生,胜人处在不稳”,其书法风格与他的碑帖并举的书观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白蕉

白蕉踪迹二王有深入精髓之内美,举手投足间的魏晋风范,他对晋唐书法的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在现当代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这给当时碑学一统天下的书坛带来了一股清新超逸的高古之气。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白蕉先生写兰极负盛名,当年世人号之为"兰王"

其他如康有为、李瑞清、于右任、沈尹默乃至再后一代的沙孟海、林散之、陆维钊、王蘧常、蕭娴等等,皆能各擅胜场,引领风气。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康有为在清末之际提出“尊碑鄙唐”和“尊碑抑帖”学说,他将魏碑、北碑等推到至高无上的位置。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李瑞清通诗、书、画,尤精书法。自幼钻研六书,学习书法,对殷墟、周、秦、两汉至六朝文字皆有研究。为一代书法宗师,也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李瑞清的书法,上追周秦,博宗汉魏,各体偕备,偏爱北碑,尤工篆隶。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于右任《满江红》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善草书,从碑入草,尤于唐代怀素的小草千字文用功甚勤,造诣甚深。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沈尹默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沈尹默以学帖出名,近50岁致力于行草书,从米南宫而释智永,而虞世南,而褚遂良,再上溯二王。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沙孟海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沙孟海书法远宗汉魏,近取宋明,于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苏轼、黄庭坚诸家。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陆维钊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陆维钊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在沈增植的启蒙与指导下,王蘧常深受其“学章草,必须从汉隶出,赵子昂所书,虽着意发泼,乃是唐宋人笔法,非其至也”的碑学观念影响。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萧娴精通篆、隶、楷、行。她的艺术实践专一,一生专攻“三石一盘”,孜孜不倦。所谓三石一盘,就是篆书《石鼓文》与《散氏盘》, 隶书《石门颂》,行楷《石门铭》。

时下我们正大声疾呼要新提倡自然的“日常书写”,以祛今日书法抖擞做秀、故作姿态之弊。而民国时期大量书法遗迹,正是这些书札便条尺牍册页记衣食住行晨昏朝夕,它们正是最典型的“日常书写”——秦汉晋唐的书法,是正规严重的石刻碑志对比于“日常书写”。

为何我们经常会听到民国之后再无大师的“颓废之论”呢?到底是谬论还是箴言现在判断似乎还为时过早,但伴随着商品经济大潮以及网络的迅速发展,一些江湖书家一而再、再而三地登上殿堂,你的字写的如何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怎么写,或者说你怎么演!在笔墨功夫几乎为“零基础”的情况下,粉墨登场,随心所欲,利用商业炒作,卖个高价甚至天价,有时甚至假慈善之名,让人欲言又止。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书法艺术不是哗众取宠

拿着这样那样的证书招摇过市,以大师自居,如果有一天这种现象,这些成为书画界的主流,那么不止民国之后再无大师,而是再无书法。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如此好书法 民国之后无大师

近代书法史与民国书法史,是一个堪比浩瀚五千年古代史绝不逊色的极重要的所在。这50年书法所经历的变迁,诚可谓是“历千年未有之奇变”。它所遇到的很多历史疑问与时代挑战,都是几千年古代史所从未遇到的。

民国书法(包括此前的清末)却构成了一个新旧转型过程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孕育期、衔接期与发生期——它背后的来源是古代书法的已有固定形态与模式;它所面对的是从未有过的、并无现成答案的新挑战新问题。

文章部分来源:国家级艺术核心期刊《中国书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