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红豆居士 2016-12-19

看完本文至少能解答你这样几个疑问:

1,如何区分精制币和普制币?

2,弱打和偏打是什么?如何影响品相?

3,到底能不能洗币?

4,如何判断金、银、铜币包浆?

5,原包浆和人工包浆有什么区别?

...其他保证你在别处读不到的经验之谈!


  • 猫眼注:

除非特别注明,否则本系列文中所用钱币图片全部来自猫眼个人藏品,仅供猫眼读者参考。未经授权请勿盗用。


钱币收藏本身最重要的是一个自我享受的过程。既然是视觉享受,审美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一般意义上来说,审美是极其主观的,但伴随着个体收藏爱者对群体认同感的需要,审美很自然地被上升到了理性标准的层面上。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如果说上一期讨论的基础术语是钱币收藏爱好者互相交流的基础,那么这一期要讲的审美就是藏家群体之间划分派系与偏好,构成团体性共识的关键。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审美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粗略可以分为主观性审美和共识性审美。

主观性审美并不具有普适性,例如不同人对待不同类型包浆(即钱币表面的氧化层,英文为“Toning”)的态度;

共识性审美具有普遍性约束力,比如对钱币细节压印状态的追求。

作为基础课,为了防止深入任何一个细枝末节的具体领域(因为审美的眼力是靠经验堆积起来的,单纯用文字解释对笔者来说将是一场灾难),我们只对这两类审美做简单易懂的解释。


第一节:

共识性审美基础——工艺与做工

说到钱币共识性的美感与状态标准,一般人最先想到的恐怕是“品相”(英文为“Condition”或“Grade”)这个概念。

传统意义上来说,品相与美感关系很大。但当代的钱币品相概念实际上说的是保存状态,且具有相当的品种针对性。另一方面,看品相这件事远比说起来难,也不是一篇文章能教会的,所以如何判断“品相”不是本文关注的地方。

我们要说的是更加直白易懂且明确的东西。为了保证思路清晰,我们不妨就使用上期提到的底板-图案二维基准作为框架进行讨论。

1. 底板——钱币的工艺

一般来说,钱币分为精制币(英文为“Proof”)普制币(英文为“Business Strike”)。精制币通常专供爱好者收藏所用,而普制币通常用于流通(封装套币除外)。

精制币与普制币的区别在于表面的工艺处理。通常精制币表面呈镜面效果,或经哑光处理,底板与图案的反差比普制币更大。在当代,通常一眼就可以辨识这种工艺层面的差别(熊猫的精制币和普制币算例外吧……)。

如下图所示,左侧的精制币与右侧的普制币图案相同,但凭借左侧精制币底板的镜面反射效果可以轻松将它区别于带有漫反射效果的普制币。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但有些精制币并不像上面例子中这样容易辨识。

在从前的文章中,猫眼提到过,欧洲从一百多年前就存在一种哑光精制币工艺(英文为“Matte Proof”)。在美国,一些精制币采取所谓“柔光处理”(英文为“Satin Finish”)。这两类精制币表面并非镜面效果,而是均匀细腻的磨砂哑光效果和如绸缎般的丝滑效果。

想要从普制币里分辨出这类精制币有时是很难的,请看下面的两组对比案例: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1922年美国和平银元哑光精制币,图片来自PCGS Coin Facts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1922年和平银元普制币,图片来自PCGS Coin Facts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1936年美国野牛五美分柔光处理精制币,图片来自PCGS Coin Facts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1936年美国野牛五美分普制币,图片来自PCGS Coin Facts

这种情况下,一般比较简单的办法是看边缘与侧面(边)的夹角(如下图所示)。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若夹角异常锐利规整,则是精制币的可能性较大;反之则是普制币的可能性较大。

对于一些20世纪甚至更早的镜面精制币来说,底板的处理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精美。就拿下图猫眼自己的这枚满洲国康德六年(1939年)一角精制币举例,若非对光旋转观察底板和边缘,也不容易一眼看出。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虽然精制币是精心制作的工艺收藏品,在审美上要优于普制币,且铸造量通常远小于同款普制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价值上总能占据优势。

在一些历史经济环境下,精制币铸造出来就得到了妥善保管,但同款的普制币却由于过度流通而大多磨损严重。若是再加上政府的回收和外国的再熔铸,很容易造成存世的精制币反而状态普遍优于普制币。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种原状态的精制币易得,而精美的普制币难求的状况。

美国的贸易银元(国内称“拿花银元”)就是这类情况,在完全未流通的状态下,普制币反而比精制币稀少很多,价格有时也更贵。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一般情况下,一枚精制币底板的镜面效果与图案的凝霜效果在视觉对比上越强烈,钱币就越具有美感,因此也越受欢迎(这种对比称为宝石效应,英文为“Cameo”)。猫眼的那枚满洲国精制币显然不属于对比很强烈的那一种。

值得一提的是,镜面底板并非精制币的专利。一些使用全新的模具在机器压力得当的情况下铸造出来的普制币也会有这种效果。在钱币学上,我们称之为“类镜面效果”(英文为“Prooflike”或“Semi-Reflective”)

下图中是猫眼的三枚带有“类镜面效果”的普制币,分别是18世纪德国金币,19世纪初西班牙殖民地银币,和19世纪初奥地利邦国银币。由于类镜面效果是机器铸币的偶然现象,因此会出现在不同国家和时期的钱币上。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一般而言,带有类镜面效果的普制币更受欢迎。这不仅因为物以稀为贵,也因为视觉上确实更具有冲击感。

20世纪之后,一些国家(如奥地利,加拿大)开始使用经过处理的模具,尽可能保持每一枚出厂的普制币都带有这种类镜面的效果,又不会过分增加铸币成本。这种类镜面普制币作为一种工艺得到了认可。

下图中是猫眼的一枚20世纪初奥地利使用类镜面工艺铸造的普制币。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2. 图案——钱币的做工

铸造钱币听起来简单,其实是对一国工业、文化水平的极大考验。工艺原理说到底不算难学,但金属冶炼、研磨、机械冲压技术这些工业水平就丝毫掺不得假了。只了解工艺原理,但工业技术不达标,则钱币的做工势必好不了。

下图是猫眼的一枚完全未流通的70年代伊朗硬币。因为技术不稳定,狮子胸口的一大块图案缺失了。这种情况我们通常称为“弱打”(英文为“Weak Strike”)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影响做工的因素除了技术不成熟之外,还有对铸币成本的限制。减轻冲压强度,减少冲压次数,可以减少模具和机器的损耗,降低铸币成本。但相应地,钱币的做工就无法保障了。

维多利亚时代后期到20世纪中叶的英国在钱币做工方面就十分不稳定,这当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成本问题(如果舍得花钱,英国钱币做工是一流的,不信就再去看看哥特体克朗)。

猫眼正巧有三枚1902年(爱德华七世时期)的英国克朗银币,它们保存状态相同(评级分数相同),所以图案的区别基本上可以完全归因于做工。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纵向比较三枚钱币的细节,可以看出头盔、胸前肌肉、马脸部细节和缰绳在精度上的区别。三枚钱币来自同一国家同一年分,英国钱币在这个时期做工的不稳定可见一斑。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从审美角度上来说,大部分藏家还是非常在意钱币的做工的,甚至会愿意多花一点钱买一枚压印精美的钱币。

对于早期手工锤制钱币来说,接近边缘的地方出现弱打是很常见的。这主要是因为手工锤制钱币的时候,很难平衡力度,免不了将压力偏向一侧,造成另一侧的模具图案无法完全印在币坯上。

下面三枚是猫眼自藏的13世纪十字军塞浦路斯王国银币,18世纪阿富汗汉达基王朝金币,以及19世纪波斯卡扎尔王朝金币。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但因为同为锤制币,所以都有类似情况的弱打造成的图案缺失。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鉴于弱打的普遍性,一枚带有全部细节的打制币自然会比较受欢迎。

前文说过,会看“品相”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是因为,你想要评定一个时期钱币的品相,首先要了解这个时期这个国家钱币的普遍做工,才能不把弱打误认为是磨损,不把压力不均匀视为错版。

下图猫眼这枚1880年伊朗5000第纳尔就是这类情况。虽然狮子的脸都快没了,但这是由于先天不足,NGC显然理解这类钱币的通病,所以给了一个“近未流通”的品级。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早期钱币除了弱打之外,还有偏打(英文称为“Off-Center”)的问题。

如果是机器铸币的话,这类情况还算是错版,会吸引一些人的关注。不过,早期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使用的碾压机算是例外。

这种机器是先使用滚筒模具碾压条形币坯,再将钱币从条形币坯上切割下来。只要磨具稍有不同步,或者切割的时候不准确,钱币的图案就会歪向一侧。

下图中猫眼这枚西班牙塞戈维亚造币厂的2里亚尔银币就属于这类情况。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但对于手工锤制币来说,偏打是常见的。一般对于这类钱币,藏家们更喜爱没有偏打的钱币,并愿意为之多花一点钱。

下图中猫眼的两个希腊币就是典型的偏打。图案歪向一侧,部分缺失。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这一节所说的内容其实可以简单总结成一句话:

一枚钱币工艺越精美,图案与底板视觉对比越强烈,图案压印越清晰、越完整、越居中,则此钱币在通识性上来讲越符合钱币学基础审美。

当然,这话说起来还是很泛泛。但经过上文的讨论,猫眼相信,大家已经对如何审视一枚钱币的工艺和做工有了心得。想要客观而不失主见、严格但不显得过分挑剔地看钱币,这些通论性的经验还是很有价值的。


第二节:

主观性审美基础——清洗与包浆

与共识性审美标准不同,主观性审美是由个人偏好决定的。因此,这一节讨论的问题没有绝对的对错。之所以展开这样的讨论,是因为我们需要至少尝试着了解钱币鉴赏上的可能性,以便理解他人的想法。

在审美方面,钱币的清洗与包浆是一个最基础的问题。文章开头说过,所谓“包浆”只不过是钱币表面的氧化层。那么这个氧化层势必会根据钱币的材质、表面的状态、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在这种大部分时候不可控的变化里,并不是每一种结果都让人满意。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这枚保罗半卢布的包浆非常鸡肋,虽自然但不能突出图案的美感,还影响对币文和图案的辨识,遮盖底板均匀的光泽。猫眼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把它洗掉。

许多人以为,包浆即正义,这是不对的。如果包浆实在难看,甚至危害到钱币的保存,那么还不如没有。当然,大部分藏家对于均匀浓郁的老包浆带有本能的好感,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带有一定共识性的。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美观的老包浆是对钱币审美的增色,是对二元雕刻艺术的色彩补充。

最理想的包浆通常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 深沉浓郁但平衡均匀;

  • 遮盖图案的瑕疵和伤痕但不掩盖底板的光泽;

  • 对图案的轮廓有修饰和加强作用;

  • 有鲜明的产地色彩风格。

当藏家对包浆不满意的时候,是可以将包浆洗掉的。这一点非常值得说明。

许多人以为钱币是不能清洁的,这是不对的。只要方法得当,钱币是可以清洁的,而且有时甚至是必须清洁的。业内人士反对洗币,是为了防止业余爱好者方法不当,将钱币洗坏了,追悔莫及。

下图是猫眼收藏的一些市面上比较常见西方古代钱币,可以看出,它们全都被清洗过。洗币不是罪,关键看洗得对不对。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对于不懂钱币的人来说,贸然清洁钱币很容易划伤底板,磨平图案,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害。即便从业人员,有时也会因为使用了过于激进的清洁方式而造成不可逆的损失。那么,如何判断钱币洗得正确与否呢?很简单,看光泽。

下面是两枚猫眼的奥地利银币,左图银币是最近清洁的,右图银币是早年不成熟的时候贸然清洁的(不怕您笑话,用刷子蘸着小苏打搓出来了……)。可以对比一下底板的光泽,看出区别。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光泽照人的钱币经过多次清洁后,也会逐渐失去明亮的质感。这时候,就属于不当清洗(英文为“Improperly Cleaned”),是损坏的范畴了。

比如下面这枚钱币,猫眼买回来的时候就已经被清洗过。在猫眼手里的这段时间,它又被清洗了两次(好吧,是因为猫眼试图加速表面氧化,遮盖苍白的底板,结果效果极差,不得已又将其洗掉,猫眼认罪……)。现在,它变成了这样一副暗淡的样子: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洗币之所以没问题,是因为只要不损坏钱币,包浆还是会长回来的。有的资深人士非常擅长在氧化问题上做手脚,在钱币上人为地加速氧化,生成特定的包浆,我们将其称为“人工包浆”(英文为“Artificial Toning”)

如果工艺娴熟,那么许多时候人工包浆是看不出来的。反过来说,如果看不出来,同样是氧化,还有必要分辨是人工的还是自然的吗?这是个悖论,猫眼也不知道。

然而人工包浆失败的案例也是很多的。一般而言,颜色过于艳丽,色泽过于浓厚,或者带有不自然的五彩光泽,这些都可以作为判断人工包浆的依据。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人工包浆并非仅见于银币,许多币商还会尝试在金币和铜币上做文章。由于我国历史上流通的金币较少,所以国内藏家大多见得不多,对金币和金币的氧化不够熟悉,这里有必要说一说。

金币自然包浆是红褐色的,虽然生成极慢,但也会如银币和铜币的包浆那样自然扩散到钱币的表面。因为金属活动性较低,人工在金币表面生成包浆要困难一些,因此辨识度还是很高的。

请看下图中猫眼的两枚金币,左侧图中的西班牙金币为自然包浆(称为“原包浆”),右侧的秘鲁金章为人工包浆: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我们拉近观看可以发现,原包浆(下图左)与文字、图案之间有自然的衔接,颜色由深至浅,自然地扩散开来。人工包浆(下图右)与文字、图案有一定的间隔,这是因为涂抹化学试剂用的棉棒被钱币凸起的图案遮挡,无法触及图案附近的区域。同时,图案上本不应该有包浆的高点也会被然上轻浮的粉红色。底板上,一些不均匀的色块随处可见,这与试剂涂抹不均有关。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既然说包浆,我们还得说说铜币的颜色问题。铜币刚铸造出来的时候是鲜红色的,随着氧化的加深,铜币的颜色越来越深,最后变成褐色。一般来说,铜币颜色越亮越红,说明保存得越好,价值也就越高。

评级公司会依照鲜红颜色留存的比例将铜币分为红色(英文为“Red”或缩写“RD”),红褐色(英文为“Red Brown”或缩写“RB”)和褐色(英文“Brown”或缩写“BN”)。铜币的价值根据这个三个档次依次降低。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不过猫眼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大部分评级公司的评级盒是无法做到完全的空气密封的。这就意味着,你买的红色铜币过个十几年就变成褐色了。所以颜色什么的其实是浮云,所有铜币最终都会变成褐色。

铜币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手印。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和金都高,所以也最敏感。一次不注意,在铜币表面留下的指纹汗渍,经过几年的氧化,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晰,影响钱币的美感。所以在手持铜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尽量拿侧面,避免触摸铜币的正反两面。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简单总结一下这一节说过的内容:

a. 追求包浆是一种主观审美,并非正义;

b. 漂亮的包浆会增加钱币的价值,但不漂亮的包浆可以洗掉;

c. 洗币需要专业素养,只要操作得当,有时洗洗更健康;

d. 包浆可以人为生成,见得多了之后可以分辨包浆真伪;

e. 铜币颜色越浅价值越高,但总有年老色衰的那一天;

f. 避免触碰铜币表面留下指印。

另外,对于包浆的追求,世界各国的态度不尽相同。我国的钱币爱好者普遍欣赏包浆,这与我国悠久的收藏历史和崇古审美有关,但偶尔也有盲目追求的情况;欧洲的藏家大多重设计而轻包浆,如果包浆无法对钱币设计起辅助作用,甚至影响审美,则不如去掉。


对待包浆最认真的当属美国人,他们的玩法有时甚至有点类似中国古币里玩“坑口”的思路。

虽然美国也有人专门追求无包浆的“白色钱币”(英文为“White Coin”),但大都数时候,包浆是会给钱币增加价值的。

就像我们会用“孔雀蓝”、“黑漆古”这类词汇描述特定包浆一样,美国人也会使用“绿松石”(Turquoise)、“深海绿”(Sea Green)、“日落红”(Sunset)、“电镀蓝”(Steel Blue)等专门词汇形容每一种包浆。

除了分类,美国人还要看包浆是否能反应钱币的背景和产地。

对于19世纪精制币,深沉的“深海绿”和“电镀蓝”十分受欢迎,因为据说只有老收纳盒里长期珍藏的钱币才有这种包浆。对于摩根银元,人们有时为了追求历史感和独特性,会多花点钱买只有单面包浆的钱币(位于原卷两端的钱币才具有的特性)或者有月牙形包浆(窖藏期间钱币相互覆盖造成仅有裸露部分氧化)。

凡此种种,每个门类里都有专门玩包浆的人,他们会告诉你,在我们玩的这个门类里,哪类包浆算上品,哪类包浆肯定是假的,等等……


这一期我们讲了钱币学上的基本审美,虽然还是不免有些泛泛空谈的味道,但猫眼至少讲了很多自己看币的经验,相信还是会有一点点帮助的。

猫眼见过许多熟读评级标准的人,但他们懂品相却不会看币,舍本而逐末,这样不是完全背离了钱币收藏的初衷了吗?所以,猫眼在这里与大家讨论钱币审美的问题,教大家钱币每个地方要怎么看。以此为基础,未来再去深造钱币评级,才能有大成。

钱币收藏入门(中)——钱币学基础审美


  • 题外:

因系统关系,猫眼引用之前的文章只能引用发出去的版本,这就导致之后收到泉友纠错的修改无法体现。还请大家见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