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下班后的4小时改变你的人生?错!

 零b6f9qo5hm91g 2016-12-20





周三下午5:30。电脑屏幕右下角显示。

 

你从无聊的工作里抬起头,深吸一口气,喝一口水,告诉自己,还有30分钟——

 

然后……就能开始自己想要的人生!

 

下班后的你,会读一小时书,然后学一门手绘课,还会写写文章。在自己的爱好里,你会完全变成另一个人。

 

也许再过几天,你甚至可以开个自己的公众号,然后成为这个领域的小IP。

 

白天为了生存打拼,所幸还有晚上的梦想。

 

“下班后的4小时,决定你的人生!”

 

挤地铁、穿人海,你回到家里,含着这口热烈的鸡血,和疲倦做斗争……


你一定听过很多下班后2小时/4小时能改变人生的故事——有人利用这个时间读了100本书、成为微信大号、成为自由讲师、成为著名IP,开始一段全新人生……


对啊!下班后4小时,拿来学习、读书,发展个斜杠,肯定比刷剧和吃吃喝喝强。但是坦诚说,仅仅依靠这4小时,很难改变自己的人生。因为第二天一早,大部分人还是需要面对一份你也许不太喜欢,但每天占据你8小时的工作。

 

再美好再充实的下班4小时,也抗不过一个枯燥工作天天打击消磨你。这样一天累下来,要强打精神4小时突围出一个全新的未来——很难看到希望。

 

所以每隔段时间,你就被激励一次;再过几天,你又热情消退,实在没有了精力。你会对自己说——也许这个方向不对,再换一个呢?

 

换几个以后,你彻底放弃了什么改变人生的想法——对了,《生活大爆炸》第十季出新的了,赶紧找来看看……



人们之所以相信“下班4小时改变人生”,往往有下面一个或者多个假设:

 

只有下班后是自己的时间,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改变人生;这些事情集中做,效果才会更好……

 

这些假设连起来,也许有人还能推出第四个假设:


如果我下班后4小时做好了就能改变人生,那上班就不是太重要了。

 

其实不然。



1

上班的8小时

最有资源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想做一名咨询师,普通人这么想:努力上班工作,下班找个平台,发文章做个人品牌,然后接咨询,从100元收起,慢慢熬个两年,到1000元。

 

我的朋友肖的做法不同。作为一名销售,他首先把自己的每个销售都做成了半个咨询——和每一个打电话来的人谈自己的职业发展,从中获得咨询的经验,也增加客户信任度——“一个销售都这么懂啊,产品估计挺靠谱”。

 

公司里还有很多咨询师,他有很多机会向他们请教,向高手学习,速度也快很多。

 

更有趣的是,上班结识的很多客户,成为他下班写作的来源——通过了解和访问不同的行业高管,他的文字也源源不断……

 

公司愿意吗?愿意啊。销售额在上升,传播自己品牌,也在传播公司的品牌。这是个双赢。

 

你发现了吗,这种模式比下班后单独搞咨询,速度快很多。因为咨询除了需要积累经验、专业知识和名气,更重要的核心能力是一种“能通过交流助人发展”的沟通能力。如果你只在咨询中练习,机会很少,速度很慢。

 

这种发展型沟通的能力在咨询中能练习,在销售、汇报、交流、协作、采访……也都有练习的机会。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在上班的时候练习呢?



在下班时间培养梦想,在工作中练习梦想——这会让技能发展得更快。更重要的是,这个方式让未来的梦想和现在的工作搭接起来,形成正循环。

 

很多人的模式是:不喜欢上班,就单独搞一个未来,弥补下自己痛苦的生活——上班痛苦赚钱买自由,下班用自由买快乐缓一缓,第二天继续痛苦上班赚钱……这样的痛苦如钟摆,永无止境。


其实——


兴趣的玩法是:兴趣→能力

工作的玩法是:已有能力→收益

梦想的玩法是:兴趣→能力→收益

 

从这个角度看,梦想和工作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因果关系。梦想是一份你喜欢的,还没有孵化出来的工作,孵化它需要持续的热情投入与回报——单独在下班后4小时,很难走通闭环。

 

此外,工作场所就是个特别好的反馈系统。

 

一旦你开始培养一个新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视觉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讲故事能力……你都应该寻找这些能力在真实职业中的应用和兑现方式。做得不好,有人给你回应;做得好,有人给你鼓励。而且因为你本来能力就足够,所以做砸了也不会太受打击。

 

只有当你清晰地看到下班后的投入,在工作中兑现出来价值,你才能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心,愿意继续投入。

 

这种坚持不是毅力的结果,而是设计的结果。与其下班后搞梦想,不如直接上班的时候练习梦想。

 


上下班分离的策略会让上班下班都痛苦,而最好的方式是整合两者——让新的能力汇入老的工作,获得新收益,最后强化新方向——让下班4小时的改变,慢慢、一步步蔓延到你的上班8小时中去,乃至发展成整体的改变。

 

在下班培养梦想,在工作中练习梦想——也是个让改变更持续的策略。

 

“整合梦想与工作”的优势在于:

精力更多上班的时间长,精力更多。不管你主观意愿如何,这都是你一天里面最有精力的一段。等你回到家再挤出4小时,精力往往就不够用了。

 

机会更多你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其实都在工作中。如果你的梦想最后要兑现,不妨从你资源最大的地方开始思考。

 

收益最大单独的能力一开始很不好兑现,但是整合起来很有用——好的演讲能力也许能让团队士气一振拿下销售目标,好的写作能力也许能让一个产品爆发——把你的小能力点缀在原来的能力系统上,整体打包出售,价值更高。


我的朋友赵星(笔名“一直特立独行的猫”)写过一篇《下班后两小时,决定你成为怎样的人》。其实赵星恰恰是个极其努力的整合型选手。她晚上读书,白天工作输出;白天的经历,晚上写文输出——她的写作为她带来了名声和影响力,名声为她提供更好的平台,而平台也反过来放大她的影响力——

 

她的人生改变,就是从下班后两小时,到上班8小时,到整个人生的。



2

梦想可以在工作里练习

反过来说——工作也是梦想的一种练习

 

假如你的梦想工作是一个自由职业者。自由职业者除了自己的一门手艺,还要有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营销能力、基础的商务谈判能力、基础的财务能力……而所有这些能力,都能在你今天的工作中获得

 

就如乌拉喵在她的简书文章里所说:

 

一个上班时拖拖拉拉的人,会在下班后鸡血满满地学英语吗?

 

一个上班时溜号偷懒的人,会在下班后去健身房挥汗如雨吗?

 

一个上班时开会走神的人,会在下班后认真读书、记读书笔记吗?

 

如果你在工作中就没有全身心投入,在下班后难道就不会三心二意吗?

 

在没有任何约束和督促的环境里,你真的觉得你会比工作时更高效吗?

 

凭什么你认为这段“婚姻”不幸福,就坚信这个“小三”能和你天长地久?

 

未来支持你梦想的能力,都是现在上班的时候练出来的。

 

很难想象一个自我管理不好、不懂得说话、缺乏基础商务能力的人,会在下班以后突然变成一个自律、八面玲珑又懂得经营自己的人。因为这些也都是“底层核心能力”,它们在支持你的人生改变。


工作还能培养一种更重要的底层能力——把不喜欢的事情做到80分的能力。

 

即使是你最热爱的工作,也有30%是你不那么喜欢的部分。当各自优秀的地方没法比较时,差的地方是看得出来的。这个时候,谁能做到80分,谁就赢了。

 

把手头不喜欢的事情全力做好,让身边认识你的人更加喜欢你,本身就是一种梦想练习;等梦想砸过来,你才hold得住它不好的一面。

 

最可悲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有了机会你根本抓不住,因为你没有准备。

 

一个人是从成功走向成功,而不是从失败的工作走向成功的。

 

近年创业界流行“创二代”的说法:从BAT出来的做互联网,从央视、湖南卫视出来的做节目,从《中国企业家》出来的做内容,从新东方出来的做教育……他们现在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之前在自己工作中一直在做梦想练习。



3

成长不是集中突击,是个生活方式

 

拿我减重举个例子。我从85公斤减到78公斤,身体各项指标——新陈代谢、脂肪率、内脏脂肪率也逐渐恢复正常。更重要的是,我没有做高强度的运动,没有痛苦地节食,而是用了一种很自然舒服的方式。


我曾是个自虐爱好者,周六日骑行80公里,或者山里驴行两天,是常有的事。虽然折腾一次体重能轻很多,过几天又回去了。

 

后来认识了做健康管理的飞鱼,他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专门抽出1小时狂虐自己的方法无效,减重是24小时的,核心是一套好的健康习惯,要饮食观、运动观、作息观三观统一

 

按照某个配比来饮食,每天喝足够的水,睡眠充足,然后才是恰当的肌肉训练(提高新陈代谢),然后是正确的身体姿态。

 

做到前面三个,即使没有集中的大体力运动,体重也能自然降下来。而做到后面两个,身体会保持好的状态,不反弹。习惯好了,吃饭睡觉喝水,走路端坐,24小时都在瘦。不用每天专门花时间出去健身。

 

这个观点对我启发很大。成长其实也是24小时的、自自然然的生活方式。这个状态应该横跨上下班,蔓延工作与生活。

 

最好的成长方式,不是晚上加班突击两小时,而是在某一个领域整体加速你思想的新陈代谢率——晚上学习新知,白天8小时时时刻刻找机会刻意训练。



重新审视关于上下班努力的假设,你是不是有所改观呢?


上班其实也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上班没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在锻炼未来自我实现的能力;与其非要在下班后集中突击,不如平时做训练,效果会更好。


下班4小时重要,但上班8小时更要珍惜——如果你能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其实就是一件事。

 

所以,精力、资源、平台和价值都更大的8小时,才应该是你的梦想修炼场。

 

当然,你也需要用下班后的4小时为自己注入新知、设定训练方向,以及提醒自己常常看这篇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