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仓故事 || 这位老人,他痴迷太仓文史

 老年人CWK 2016-12-21

    最新鲜的展览\演出\讲座

    探讨传统风俗\寻觅民间工艺\素描文化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


  今年已75岁的孙仲秋是一位很普通的老人,退休已20年,过着平静、安详的晚年生活;同时他也是一位很特别的老人,他痴迷于太仓文史资料的挖掘、整理、研究,陆续整理了一批太仓的历史名人、老宅、老字号以至于古松、古桥的资料。最近两年,他的钻研又更深了一步,做起了太仓历史上一些“大宅门”的专题资料整理,这种“文化养老”让他的晚年生活特别精彩。


  留住童年记忆留住城市记忆


  孙仲秋是个土生土长的太仓人,40年代出生在太仓的百年老店鹿鸣楼,鹿鸣楼与毕状元府、陆状元府等老宅为邻,王家厅、蒋家花园等也都留下了他童年的足迹,孔庙更不用说了,不仅小时常玩,他还是从那里的县中高中部毕业的。


  随着城市的变迁,很多老宅、园林都已经消失或变了模样,虽然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但或多或少总有些遗憾,前几年孙仲秋有了个想法,想用自己的笔,留住一些城市的记忆。


  孙仲秋说,象毕状元府就在鹿鸣楼的东边,两家的第一进还有门相通,自己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到毕状元府去玩,有时还玩爬石狮比赛,状元府中的一顶轿子和可口的枇杷至今仍有印象,还有鹿鸣楼也是有百年历史的老店,店中的格局更是历历在目。


“我有记忆、有直观的感受,只要再作一些深入的走访,就可以写出来了!”说做就做,孙仲秋开始想方设法收集资料,并千方百计与这些老宅、老字号的后人联系,向他们借资料,对他们进行详细的走访,有的老宅后人不太愿意,他甚至托关系找人去说。就这样,孙仲秋先后整理出了孔庙、梅园、蒋家花园等历史名胜和毕状元府、王家厅等老宅的资料,还有 “老意诚”、“鹿鸣楼”、“老中和”等百年老店的沧桑变迁。


  孙仲秋整理这些资料,内容都很丰富,如《百年老店“老意诚”》的一文中,不仅有店的发展变迁过程,还有后人的工作生活情况,并且制作出了当年店址的示意图以及前店后坊详细的平面图,很显然,老人在这上面花了一番功夫。


  一年整理一个“大宅门”


  “汪家的资料还要抓紧整理!”孙仲秋看着自己列出的一张计划表,汪家的文章才写了3篇,下面还有7篇要写。


  汪家是清代太仓的一个名门,以乾隆年间的汪廷璵、汪学金父子探花最为知名。汪家也是孙仲秋今年资料挖掘和整理的重点。


  孙仲秋已经从汪家后人那里借来了最原始的资料,包括家谱、诗集、世系图等,并且确立了人物介绍、汪家园林——趣园、汪家老宅——探花第、汪家诗社、汪家家风、探花祠堂等10个题目,目前前3个方面题目已经成稿,并且发表。


  孙仲秋为从汪家借来的资料编了个清单,上面共有10多种。因为这些资料对汪家后代来说很珍贵,不能给人家弄丢了,因此借来时特地做了这个清单,归还时候也要照单归还。孙仲秋拿出一张复印的汪氏世系说:“有些资料,象这张世系表,汪家也借了原件,但我担心老是张开、折叠会损坏,因此自己复印了,只用复印件就可以了。”


  对“大宅门”进行深入的整理是从去年开始的,以前孙仲秋整理资料时,往往在一篇文章中把各方面的内容都写全了,后来他发现可以挖掘的内容太多,完全可以一项项细细挖掘。去年他从“父子巡抚”钱家开始整理,共整理出了父子巡抚、钱家宅、钱家祠、南园二宝、钱氏溯源等8篇文章。


  孙仲秋说,这些借来的资料很多都是老书,没有标点断句,自己读着有点吃力,有不懂的地方,有时向一位高中老师请教,有时自己查辞典,有时向这些“大宅门”的后代请教、核实,虽然挺麻烦,但也挺有乐趣。“我没别的爱好,整理这些资料很有意思,每整理一篇都有很成就感”。


(太报记者 张立/文

(编辑 介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