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圣城曲阜,探访“天下第一家”衍圣公府

 闲云行影 2023-01-05 发布于山东

出了孔庙,沿着东墙外一条满是卖旅游纪念品的小街步行几百米就出现一个白墙灰瓦的大宅子,门匾上书“圣府”,这就是号称“天下第一家”的孔府了。其实孔府并不是孔子住的宅子,而是孔子嫡长子长孙生活的地方,又称为“衍圣公府”。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逐渐被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而儒学的创始人孔子也被历代帝王逐渐加封,被尊为“至圣”、“素王”,荣耀也荫及后代,其后代嫡长子长孙也世袭“衍圣公”,孔府就是历代衍圣公的官署和私邸。

孔府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为典型的官衙与宅第合一的建筑群。前堂后寝的布局。前堂部分是官衙用来处理公务、会客之用,是对外活动的场所,内寝部分就是内宅了,是家族生活的地方。不知在哪里看到过,说是曲阜因为有了孔家,也就成为在封建社会全国唯一一个以家族来管理地方事务的县城。据说因孔子之名太过尊贵,所以统治者就不再另派县官了,就让“衍圣公”兼曲阜县令,代为管理地方事务。

圣府大门两侧的檐柱上一幅对联挺有意思,上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其中上下联各有一错字,“富”字少了宝盖头的一点,叫做富不露头,“章”字下的早一竖出了头,叫做文章通天。

走进孔府的大门,过一狭长庭院,为“圣人之门”,平时正门不开,只走两侧腋门,以示庄严。过圣人之门,迎面是矗立在院中的一座小巧的屏门,名为“重光门”。这个门独自在院中,两边没有墙,平时是关闭的,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鸣礼炮开启。重光门因独立院中,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所以又叫“塞门”。这样的塞门一般官司宦人家是无资格建立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此荣。

穿过庭院就是孔府的大堂了,也就是衍圣公办公处理事务的地方。大堂后边通道两旁置有两个红漆长凳,这可不是供游人休息用的,不可以随便乱坐,这里面大有学问,人们叫它“冷板凳”。据说是当年严嵩想与孔家联姻,就亲自去孔府提亲,但当时严嵩已是大大的奸臣,孔家不愿意,就让他坐在这条凳上等,冷落他,谓之“冷板凳”。

行过二堂、三堂,便是内宅门,内宅也就是家族生活的地方。古时有句话形容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应该就是传说的二门了。在内宅门左边的墙上,有一石流,做什么用的呢?答案是往内宅供水用的。因为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内宅又多为女眷居住,不便外面的男仆进入,所以就想了这个办法,在墙上做一石流,男仆在外将水倒入石槽中,水顺墙上的石洞穿墙而过流入院内,由内宅女佣接用。在内宅门背面有一壁画,画一麒麟状动物,身周围绕八仙宝物,张口奔向太阳。听导游讲叫“戒贪图”,图中猛兽非麒麟,而是叫“贪(再加个“犬”旁)”,麒麟是祥兽,而这个“贪”则性贪婪,已有八仙宝物,却还不满足,还要将太阳吞下,最后葬身大海。这也是衍圣公在自省,时刻提醒自己和家人清廉,不可贪得无厌,可谓是用心良苦。

内宅的前堂和后堂都是二层小楼,“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样的古宅大院总给我一种有凄惨故事发生的印象,在这里会有多少故事呢,您不妨亲自去孔府听导游给你娓娓道来。原本以为孔府摆设的是古香古色的家居,没想到竟还有沙发、地毯等西洋货,也难怪“衍圣公”一直世袭持续到民国,出现西洋货就不足为怪了,据说最后一任“衍圣公”孔子第77代孙孔德成与孙琪芳结婚时,蒋介石还送过结婚礼物。

内堂楼后面就是孔府的后花园了,地方不大但是很精致,假山、古树、花花草草遍布园中。想想当时的夫人小姐们也真是可怜,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闷了只能到这里来散心。唉,大户人家也有不自由的时候啊。

购买联票还赠送了状元博物馆的门票,出孔府北门顺街一路行,在众多门脸中找到了状元博物馆。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顶尖人物,考中状无是学子们梦寐以求的,十年寒窗,为的就是高中状无。“朝为田舍郎,暮入天子堂”光宗耀祖,是何等的自豪与荣耀。

在状元博物馆的入门简介中有下列话语: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加之西方文化冲击,传统文化的思想正有从现代生活中逐渐淡出之势。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感于此,才有了这座以“金榜提名”为主题的中国状元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名种“状元及第”、“天子门生”、“进士”等各种匾额,还有试卷,官轿等文物。这里面最使我感兴趣的还当属当时的科举试卷,蝇头小楷写得那是个工整啊。这也是不得已的,因为在当时科举考试阅卷时,首先要过的是卷面关,文才再好,字写得不好,说不准就会第一个给扔出来。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说是明朝时有位学子考试时间到,但还没有答完,监考官要把他的卷子作废,正值主考官巡查至他的号房,一看其字迹清秀,板正,十分喜欢,就破例等他答完交卷,看来写得一手好字是相当重要的,字写得好会得到相当高的印象分的。这里展现的是一段千载传承的历史,一部知识改变命运的传奇,一段传统文化的缩影,值得去看一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