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今天冬至吗” “知道啊,吃饺子” “你知道冬至怎么过吗?” “吃饺子呗还能怎样” 是啊,满大街都是圣诞老人和铃铛。谁还在乎今天是冬至? 可你知道么?当圣诞节刚被引入老百姓生活时,圣诞节是被称为“洋冬至”的啊! 因为,圣诞节是洋人新年前的最后一个节日。 因为,冬至是我们春节前的最后一个节日。 圣诞节于洋人有多重要,冬至于我们就有多重要。 所以,让时间暂停一下,别着急圣诞,让我们先过个冬至节。 冬至节怎么过?现在的民俗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我们往前倒,看看古人是怎么过冬至的。 古往今来,唯有放假才能体现一个国家对节日的重视。所以,小黑认为冬至之所以对古人如此重要的主要原因,就是冬至放假。还是小长假。
《后汉书》中说:“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汉朝时候冬至假期三天-五天不等,更甚者唐玄宗时期,假期长至七天。 总之每逢冬至节,封建集团连董事长皇帝都不用坐班,民间个体户也关门歇业,老人们忙着烧香拜佛,年轻人约会相亲,各家各户开始拎着脑白金旺旺大礼包串门走亲戚,而在那个没有麻将斗地主的时代,放假除了吃吃喝喝,玩些什么呢?
第一发挥强项,吟诗。不论什么都可以吟两句的古人当然不会放过此等良辰美景。关于冬至的诗词不胜枚举,最著名的就是那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在冬至里,三五雅人坐在一起,赏雪吟诗,别有滋味啊! 而在当今,虽然比不了古人的琴棋书画,冬至下班约一桌吃饺子涮羊肉,聊聊不同南北的家乡数九歌有什么不一样,或者聊聊最近有什么辉煌战绩,哪怕是身边的糗事,知己三五,浊酒一杯,亦足以畅叙幽情。
第二发挥手工艺特长做鞋赠亲友。小黑发现从汉朝开始就有冬至“赠鞋”的习俗。年轻后辈给老人送新鞋袜,也有大人给孩童送新鞋帽,总之在一阳复始的时节,人穿上新鞋,迈出跟得上自然节奏的新步伐,生命也就能长久绵延。这点小黑深以为然。新鞋上脚绝对不仅能迈出新步伐,而且有止痛的效果,比如平常被踩了脚小黑会说,哎踩我脚了。如果穿了新鞋被踩了只会叫:哎踩我鞋了!完全感觉不到脚痛的事! 如今没几个姑娘会动针线了,冬至这天依然可以趁机送些保暖的小礼物给身边人,告诉他或者她,冬至了,别冻着。
第三作画。这一日绝不止文人会附庸风雅,简直是全民运动!冬至当天,百姓喜欢画素梅一只,九朵花,每朵九瓣,一日一涂。瓣尽而九九出,这就是民间流传许久的九九消寒图。从哪朵花先下手?你就看着吧,哪个花瓣涂抖画出线了,那一定是“一九二九不出手”的那几天涂的! 老百姓不会画梅怎么办?没关系,跟买年画似的提前备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不管识字不识字吧,反正也是每字九画,共八十一笔。从冬至开始,别人描梅你画横竖折,九九之后还是一副“消寒图”! 嫌没技术含量?可以自己加难度!每天根据天气决定这笔是什么颜色,晴为红,阴为蓝,雨为绿,风为黄,雪为白。看着吧,九九艳阳天的时候,一定“艳压群芳”!
这个游戏现在就可以玩起来!手边有纸和笔吗?刚好趁今天冬至,画一只素梅放书桌上,从明天起,每天打卡一样涂一瓣,等到出九的时候,把它“种”到你的朋友圈,邀你的好友们一起“赏梅”! 还有什么比自己种了九九八十一天的梅花更有意义?
怎么样?聚餐喝酒送礼物画梅花有你感兴趣的吗? 表示只想和皇帝一样在冬至这天周边一日游的,呃,只能转到朋友圈和大家一起呼吁#冬至放假#了。
大家觉得还有哪些日子应该放假? 截止今日18点,评论点赞最多的前三名即可获得100积分<( ̄︶ ̄)>( ̄︶ ̄)> 上期获奖名单 (12月16日) (12月17日) (12月18日) (12月19日) (12月20日) 请中奖的小黑粉于今日在本刊下留言,即可领取积分去夺宝啦! |
|
来自: 昵称15203931 > 《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