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乡镇到省直,我看重的是非物质吸引力

 梦在远方driola 2016-12-21

01

S一直是学霸。

他是大家族第一个考上大学的。2007年毕业的时候,公考如火如荼,他一次通过,没有经历同学那样穿梭各大招聘会的灰头灰脸。今年下半年,他通过省直遴选,也是第一次参加、一次通过。S终于松了一口气。

S到了新岗位进入角色非常快。他的勤奋、好学赢得了新领导的认可,时间不长,领导已经视他为有潜力的助手;他也非常愿意和新同事打成一片;对新工作,他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工作状态超级棒。

不过,中国的年轻人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除了工作还有房子。在省城购房是笔不菲的开支,妻子在电话里和他抱怨最多的,就是什么时候能在省里买个房。

S偶尔会在微信上和我交流。他也有一点儿焦虑,他很着急在省城置业、把家人和孩子接过来。他是刚刚30出头的年轻人,已经感受到了生活的沉重压力。

我欣赏S的成熟。他口气坚定的说:短则3年、长则5年,我不相信不会解决掉,到时候就好了。现在先在新单位立住脚。

后来,S和我交流的全部是他的新鲜职场体验:处长是一位博士生,工作之余还会给他推荐读书;自己读的经济学专业,现在在工作中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在企盼着据说一家24小时营业书店的开张;现在他作息规律多了:尽量周末不加班、加班都放在工作日;他周末要么回县城,要么在省城和大学同学聚会交流下,感觉信息和视野比以前开阔多了。

也许,S是在给自己打气。总之,他没有一味刻意强调大城市的物质压力,而在尽情享受着大城市的非物质吸引力。

02

近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麦可思研究院共同发布“大学毕业生就业热门城市非物质吸引力榜单(2016)”。

这份榜单显示,年轻人在就业的时候,宁愿选择大城市的物质压力,而不选择小城市的暂时的物质舒适。甚至,在大学生刚刚就业的时候,哪怕大城市给出的工资比小城市更低,他们也情愿选择前者,城市越大他们可以容忍第一份工资越低。

比如,让一位在省城读书的大学生回县里,你可能需要给他每月3500的工资,但是你给他留在省城的机会,他甚至可以接受每月3000的工资,如果给他北京、上海的机会,他可以容忍到每月2500元的工资。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和研究。

毫无疑问,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非物质吸引力占据绝对优势,其他城市就是杭州、厦门、南京、天津、宁波、郑州、武汉、苏州、成都、青岛、重庆、西安这些二线城市。

我发现S是对城市非物质吸引力比较敏感的类型,他更看重城市建设和前景、经济发展大势、整个社会环境和人群的文明素质程度、个人成长机会、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甚至社交层级等非物质回报。

说实话,城市非物质吸引力这个概念还是蛮有解释力的,也戳中了许多年轻人的心。

在大城市、在省直机关大平台工作,你眼前要承受不小的物质压力,与此同时也会经历不同的体验与更多的可能。

首先,你的职业背景和赛道是不一样的。同样的选手,在市队接受训练,与在国家队、省队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和职业生涯。因为,我们不得不承受,这个世界的资源不是均衡分布的。

其次,你的见识、格局是不一样的。哪怕我们同样是一天三餐、每天同样都在加班,但是不得不承认见识、格局明显不同,这是本质的不同。

还有,你的社交层级和气场是不一样的。S到新单位后,最大的欣慰就是社交层级显著变化了,他认为自己原来的劣势,比如不喝酒、不擅长与人建立非常亲密、紧密的联系和走动,现在他感觉不到是劣势了,他发现可以社交的对象很多元,这里的社交环境和规则也明显不同。

当然,孩子的教育资源不一样、你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样了。

这些都无需举例、赘述。城市、环境、平台对一个人的影响或许不亚于家庭背景、父母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

03

我做遴选培训,我对遴选考试政策最大的认可就是,它赋予了我们体制内年轻人一次重新选择人生的机会和可能。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之地和背景,但人应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成长之地、工作之地、生活之地、梦想之地。这也是为什么任何一个现代文明的国家都以宪法的形式赋予公民迁移的自由。

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W学员用极度失落的口气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当初太年轻不懂社会,考取了乡镇基层,太不适合自己,难道做错了选择就一切自己承担吗?我还能再选择吗?

你需要问问自己真实的内心!

并不是县城乡镇就一无是处,大城市、大平台就一好百好。想清楚你到底需要什么、未来十年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工作与生活?

你是选择容易还是竞争,你是选择眼前还是未来,你是选择考虑自己还是同时考虑家庭和孩子,你是选择等待还是主动出击,你是选择回避还是初心?

再选择,这一次你是选择大城市、大平台非物质吸引力吗?

如果你也像W一样,下定决心再选择,这一次选择大城市、大平台的非物质吸引力,我们向你强烈推荐 upleader2017遴选常年备战班,我们希望它陪伴你在2017铺就一条通向大城市、大平台的全新职场之路。

这条全新的道路充满挑战,它的魅力在于无限可能,走在这条道路上的人们普遍偏好非物质吸引力,他们放眼自身长远的职业生涯乃至下一代的成长背景。

2017遴选常年备战班包含74次课程,148课时,涵盖遴选复习总论、遴选真题讲解、公文写作训练、时政热点解读、公务员能力素质与在线模拟6大模块,除此之外还有48个时政专题资料推送以及48个押题公文范文推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