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腺硬化性腺病VS放射状瘢痕

 昵称39291592 2016-12-21


叮当医学超声DD-ultrasound——提供的不只是超声,还有靠谱的、实用的、专业的医学科普!欢迎关注叮当医学超声!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3139664381@qq.com

版主微信号:dingdang-01


乳腺硬化性腺病与放射状瘢痕的相同点

属于良性上皮增生的一种

拟似癌的良性病变

较为少见

通常在一侧发病,也可同时发生在双侧,单发多见,也可多发

无论肉眼、影像学、还是镜下均与乳腺浸润性癌相似,诊断及鉴别诊断困难

误诊几率高

大部分临床无法触及,常常通过钼靶x线或乳腺彩超发现

可为独立的一种病变,也可合并其他乳腺病变

误诊原因:对这两个疾病的认识不足以及检查仪器的差别所引起的

乳腺硬化性腺病

硬化性腺病是乳腺腺病的一种,是乳腺腺病的晚期表现,是乳腺疾病中较为少见的类型,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雌激素刺激上皮细胞增生有关。

乳腺腺病的演变过程:小叶增生--腺病--纤维性腺病--纤维化腺病--硬化性腺病--纤维硬化症。

据文献报道,此病均发生于女性,35~4O岁多见。

病理表现:间质内纤维组织过度增生,管泡萎缩以致消失,小叶体积缩小,甚至轮廓消失,残留少量萎缩的导管,纤维组织可围绕萎缩的导管形成瘤样肿块。


病理图片来源:纪小龙:乳腺病理系列讲座(四)

在病理诊断中,当硬化性腺病纤维化透明变性时,显微镜下可出现假浸润的图像,易误诊为硬癌,另外硬化性腺病伴大汗腺化生亦易误诊为浸润性癌。

结合文献,硬化性腺病的主要超声表现为:(1)多为椭圆形或分叶状,小部分为小叶状或形态不规则;(2)不均质低回声,边界不清,边缘不光整,边缘模糊、毛刺状或成角,后方回声稍衰减;(3)大小通常在20mm以内。(4)CDFI:病灶内部血供稀少,少数可见星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

该病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为正常人的1.5~2倍,被认为是乳腺癌前期病变的一种,因而其准确诊断和定期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放射状瘢痕

放射状瘢痕(radial scar,RS)是一种少见的上皮增生性良性病变,因硬化性病变使小叶的结构扭曲,导致影像学诊断上、病理诊断中极易与乳腺癌混淆。放射状瘢痕有多个不同的名称,其中“放射状瘢痕”和“复杂硬化性腺病”是目前最常使用的诊断术语,前者是肉眼见到的病变,后者为镜下病变。近年来也有建议使用“放射状硬化性病变”,认为从影像学、肉眼观及组织学上描述了病变的特点,其内涵比较宽泛,能够包含同一范畴内的不同组织学类型的病变。

目前对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不明原因损伤导致纤维化和周围组织回缩;与导管扩张与闭塞相关;慢性炎症反应。而也有研究认为放射状瘢痕是正常间质结构和上皮组织的重新排列。

放射状瘢痕通常发生于40-60岁的妇女,少见于30岁以前的女性。

组织病理学上,放射状瘢痕是一种假浸润病灶,浸润性特征出现与否取决于疾病的进程及病理切面的选择。

放射状瘢痕为良性病灶,肉眼观察病灶质硬,切面呈结节状或星芒状,中央有灰白色纤维化区,周围有小囊肿或放射状条纹;少数病灶呈多结节状。典型镜下病变呈放射状(星芒状),中央为纤维瘢痕区,其内常有受压变形的腺管,周围有放射状分布的扩张腺管及不同程度增生的导管和小叶。

病理图片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