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腺病理学中的陷阱—可能导致过度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病变(一)

 Joy2023 2023-06-24 发布于浙江

一些良性乳腺病变具有“浸润性”表现,类似侵袭,可误解读为侵袭性癌(IC)。其中包括乳头腺瘤、乳头良性汗腺瘤、放射状瘢痕/复杂硬化性病变、硬化性腺病和微腺性腺病。良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可能表现为旺炽性普通型导管增生(UDH),反应性上皮变化或硬化,可误诊为恶性肿瘤。


在乳腺病理学中,特别是在空心针活检(CNB)标本上,其他有过度诊断恶性肿瘤风险的病变包括缺乏典型上皮-肌上皮-腺性双层的病变,例如多形性腺瘤和硬化性腺肌上皮瘤,可能被误诊为化生乳腺癌(MBC),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上皮样变异型,由失黏附的ER阳性上皮样细胞组成,类似于侵袭性小叶癌(ILC),脂肪坏死伴旺炽性组织细胞反应,可能被误认为是大汗腺性ILC,和乳头Toker细胞增生,可能被误诊为乳头Paget’s病。

腺性,硬化性和乳头病变

乳头腺瘤

乳头腺瘤,也称为乳头糜烂性乳头状瘤病,发生在乳头浅表,表现为乳头糜烂或溃疡,临床上类似于Paget’s病,特别是如果长期存在。男女均可发生,最常见于50多岁的女性。临床检查通常显示真皮结节。超声显示肿块,但通常为非特异性。


组织学上,乳头腺瘤可被误认为是IC,因为不规则的腺性增生轮廓,通常伴有旺炽性UDH伴灶性坏死,类似导管原位癌(DCIS)。

图片

乳头腺瘤伴旺炽性UDH


乳头腺瘤引起的恶性肿瘤已有报道,但并不常见。可疑病例中,肌上皮细胞(MECIHC可帮助诊断。某些病变中,MEC层可出现局灶性缺失,建议在困难的情况下使用至少两种MEC标记物。


乳头汗管瘤

乳头汗管瘤与乳头腺瘤发生在同一部位,是一种惰性、局部浸润性病变,通常体积较小,有可能局部复发,但不会转移。它与低级别腺鳞癌有一些形态学重叠。这些病变在CNB上可能很难区分,了解精确的解剖位置可能会有所帮助。汗管瘤通常位于乳晕表面,可浸润乳晕平滑肌,但很少延伸到真皮。肿瘤由小巢和索组成,伴数量不等的鳞状/鳞样细胞,这些细胞位于中央,可能形成角蛋白填充的小囊肿。单个细胞温和,有丝分裂很少。相反,低级别腺鳞癌发生在乳腺间质组织的深处,可能达到较大的体积,很少浸润乳头,也可能具有肿瘤性梭形细胞成分。免疫表型上,汗管瘤的主要细胞类型是表达p63、高分子量(HMWCKs、和其他MEC标记物表达的肌上皮细胞。



放射状瘢痕/复杂硬化性病变

放射状瘢痕/复杂硬化性病变很少有症状,最常见于乳腺筛查。由于其星状结构,影像学上这些病变类似于IC。使用乳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将大多数病变分类为4级(可疑恶性肿瘤)。


大体上,这些病变不可见,或者可能产生针状外观,类似IC。显微镜下,管状/腺性结构增生,具有典型的放射状排列,可能会产生侵袭性管状癌的印象,特别是在低倍镜下或CNB上。对中央纤维弹性变性病灶的了解、小管没有延伸到外周脂肪中、没有细胞学异型性以及存在两种细胞类型可做出正确诊断。由于小管的塌陷性质,可能很难识别H&E上的外周MEC层。IHC有帮助,但由于细胞衰减,MEC也可能难以可视化,尤其是p63核染色。

图片

A 放射状瘢痕,其中内陷和塌陷的小管被一层衰减的MECH&E)覆盖。(B 即使在IHCp63染色)上也可能难以识别MEC


伴随的良性改变,包括上皮增生、囊肿形成、乳头状瘤病和硬化性腺病。更显著的病变,如扁平上皮异型性、非典型导管增生、DCIS或浸润性乳腺癌(IBC),发生在多达三分之一的病例中。经CNB诊断的放射状瘢痕/复杂硬化性病变应根据标准化原则进行评估。


放射状瘢痕/复杂硬化性病变的增殖期可能表现为腺鳞状增生,当出现旺炽性增生时,可能会引起低级别腺鳞癌的怀疑。在这种情况下,建议进行手术切除,以检查周围的乳腺组织,通常被低级别腺鳞癌中浸润的腺鳞状巢累及。

Histopathology 2023, 82, 140–161. DOI: 10.1111/his.1479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