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何为冬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古代很重视冬至,当作一年中较大的节日来过,并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节气三候 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麋的角朝后生,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阳气初生,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九九消寒 古时,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也许形式有异,或是寒梅,或是九体对联,又或者是双钩描红书法,但意思却都差不多,都是每天填一笔,或者是一朵花,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冬至养生 《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这是因为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可见,冬至前后是人们开始进补的最好时间。 北方地区宰羊,吃饺子;南方地区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民间更有许多关于冬至的谚语:“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冬季萝卜赛过小人参”。总的来说,都通过进补来发挥最大效应,促进人体阳气萌生,减少消耗,真正应对了“冬至阳生”。 用电安全 电暖气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取暖器,若使用不当往往会因温度过高或其他原因而发生火灾等事故。 电暖气的使用中要特别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