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 又见黄煌老师

 医贵仁心 2016-12-21

金秋十月,秋风飒爽,这届经方班在美丽的山城重庆举办。没想到连续几日重庆倒是阳光明媚,黄煌老师的精彩讲座又给大家带来了一股别样的清风。

这次黄煌老师讲的是大柴胡汤,依旧是“方—证—药—人”这条主线一以贯之。采用的授课方法多种多样,如对条文症状断句的分析法,对某一方证各条文集合的归纳法,有分有总,层层剖析,条理分明。而自成一体的“方—证—药—人”体系又能给学员带来文字→形象、平面→立体、2D→3D的感受。如对肥胖的讲述:

土豆型肥胖——整体型肥胖——脂人——五积散(具体方证略)

苹果型肥胖——向心型肥胖——膏人——大柴胡汤(具体方证略)

梨型肥胖——臀型肥胖——?(这点没讲)

而大柴胡胸(C罩杯)的说法让人觉得有趣,不过住院部一般只测BMI及腹围,胸围很少测。

黄老师是在第三天开讲的,颇有汉唐之儒朴实豪放的风格,也是这届少有的几个不好奇谈玄论,不以晒名人合影、辉煌过去博眼球的老师之一。

而广中医经典科的颜芳主任所讲的病房模式也是挺有趣的,不过在现行的医疗环境条件下,也只有广中医才能打造这一个性品牌。

而最后一天王庆国教授所讲内容又开阔了大家眼界,带来了一些新思路。如“肝藏血,主疏泄”的源流,其源自宋元,经唐容川结合西学发展为“疏泄胆汁”,再到现在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发展为“肝藏血,主疏泄”。每一次中医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思潮影响。

王庆国教授也不赞成迷信个人或迷信古代中医,认为现代的中医只会不断发展,只会更比前代强。举例如《伤寒论》序“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为什么仲景自己仍然救不了那么多,放在现代死亡率绝不会那么高。

但从另一角度看,现代中医传统国学基础薄弱连古文看着都吃力,背诵功底比前人差的不是一点两点,这似乎又可反驳王老师。但古代历史各大疫情死亡统计数据又是不争的事实,虽说中国人口繁衍有赖中医,但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对比呢,西方世界呢?这样在脑中的自我对立思辨的过程倒是能让自己更加全面深入地思考。

王老师提到的不要迷信任何医生,这点倒是挺重要的,就像《倩女幽魂2》中所说“世人皆喜欢偶像崇拜,又何苦与世人作对呢”。

这几年我看了更多的书,也经历了更多的临床,心境也变得更加平和。偏激永远是因为看的还不够多,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精神,任何人的价值观都能在你的脑中长驱直入

不同老师的观点只是给我们打开思路,学习各家长处,更重要是其后能回归经典、思求经旨,这样才能是阳明心学所谓的“知行合一”,否则只会像那些追星族成为“会霸”与“合影狂魔”。

还是多读《伤寒论》原文,多用多思考,与各位共勉!

本文为大象医友会原创文章,作者/朱晓冬。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编辑/信石有剧毒,一校/小二茴香,二校/介个砂仁不太冷,设计/ 玛丽莲萝卜)



今日冬至,小象来派福利啦~


向“大象医友会”发送【冬至】二字即可进入冬至机智答题小游戏


顺利通关则有机会获得冬至温暖礼一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