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君山——文明之图景53混沌

 瀚煜 2016-12-21

文明之图景

53

混沌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混沌”观念。

混沌源出庄子《应帝王》,但庄子里用的是浑沌二字,略有差别。庄子里说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南海之帝谓之倏,北海之帝谓之忽,中央之帝谓之浑沌。攸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厚。攸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庄子善用比喻,在先秦诸子里是一个用比喻较多的思想者,也最让人印象深刻。这个故事也是庄子里一个著名的比喻,喻指人们对事物之态度,应该任事物自然。事物在其自然之状态下就会自在逍遥。若自以为事物之自然状态是不圆满的,而想通过有为来使事物走向非自然、但认为更圆满的状态,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使事物走向其良好愿望的反面——死亡……

当然,今天我和大家谈的浑沌,已经并非庄子这里意义上的事物自然存在的浑沌状态了,而是指人们对事物认知上的一种模糊态,所以我还是用我更加习惯的“混沌”二字,用以与人们对事物处于认知情境下之“秩序”态相区别……

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里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有名,欲以观其檄。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名。

老子很晦涩,并不那么容易得到理解,古往今来对老子的解读,可以说众说纷纭,无法一致。我这里当然并不解读老子,仅仅就老子这里的“名”观念,以及人类以智慧使自身得以从万物“无名”的“混沌”态中脱身而出,最终走向认知层面“有名”之“秩序”态,就其中所存在的人类理性之根基,作一些植根于常识的描摹而已……

对于一块石头而言,这个世界以什么样的方式而存在,这个世界有着什么样的存在物……对于石头而言,重要吗?

其实对于石头而言,无论这个世界本身是什么样,有什么样的存在,都是无关紧要的。甚至就是石头本身,一以其为马,一以其为牛,都无可无不可。这个世界以什么样的秩序存在,甚至这个世界有没有秩序,需不需要秩序,包括本身以什么样的形态而存在——这都是石头不介意的,石头也无法介意,也不知道介意——无论是混沌还是秩序,对于石头而言,都没有意义……

前面我提到了牛和马,对于石头不介意的事情,牛和马会介意吗?牛马会介意自身以任何形态而存在吗?对于存在有生命意志的牛马而言,如果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自身所存在的状态不那么确定,变来变去,就不会都“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了。这是生命的特质,就如同攸与忽,他们把浑沌视为同类,但他们觉得这个同类很另类——人皆有五官七窍,独浑沌无有。这让他们认为浑沌缺失了生命存在形式中那种应有的秩序态,即使浑沌之自然态是一种自然的秉赋所形成的,依然会让他们产生非秩序态之缺失,他们尝试以人为的方式——日凿一窍,七日凿七窍——来试图恢复他们正常认知下浑沌生命之秩序态——他们认为这是报德。结果适得其反,浑沌反而因为攸忽的有为行为改变了其自然的状态而死亡……

所以对于牛和马而言,他们需要以自身所被生命赋予的某种特质而存在,一旦离开了他们所认为的那种特质,那么它们极可能就不再以生命的形态,而退诸为自然里那种普通的物质形态了,这对于生命而言,是一种逆自然的悲剧,是生命所抗拒的一个变化方向。这也是攸与忽所认为的浑沌是以一种非正常的生命形态而出现,虽然他们在技术层面上无法改变浑沌的那种形态,但他们认为浑沌生命的非秩序态的认知,是正常的人类智慧所产生的常识判断……

当然,浑沌之死亡是庄子对有为荒谬之比喻阐释,涉及到对庄子有为与无为的深度理解,即对人在社会的大量行为,有为与无为的分界线之问题,这是一个需要在认知层面进行清晰界定的理性问题,但我在这里并不尝试探讨这个问题。我希望展开讨论的是,人类在对自然进行描述时,那种技术层面的秩序态,与描述层面对自然理解的混沌态,对这二者的差异建立理解……

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其辉煌的文明,是因为人类智慧所生成的认知大厦。从根本而言,人类的一切行为,几乎都受到其认知之指引。但认知本身,需要得到反思。即人类的认知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而目前,我个人对人类认知的定义是,人类对变化的一种秩序理解。即仅仅把认知视为对变化之秩序理解。但这就会让人产生困惑,比方说,我看到一块石头,一只杯子里有10ml水——这就不是一种对变化的秩序理解,那这在人类的认知大厦里,属于哪一个范畴呢?我个人把其归入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描述。即这只是一种对事物及其现状所存在形态的一种描述而已——而描述,也构成人类对这个世界理解的一部分……

我曾经提出过,人类的知识,无非三个方面:理解变化、描述变化和对变化的价值判断。这三个方面,构成人类知识大厦的三个范畴。而今天,我想展开的是,人类在有能力对自然展开其秩序的描述前所处的那种状态——混沌态——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呢?人类为什么要打破这种状态而进入对自然描述的秩序态呢?人们以什么样的方法进入对自然描述的秩序态呢?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们再回到老子的这一著名箴言,而打破传统对老子这一箴言所通常认为的是对世界所进行的本论论的言说,而进入另一个层面的独特解读(惭愧。这是我个人的解读之法,与传统无关,也与老子无关):即把其作为人类智慧肇生的最原初的根基,来尝试理解人类在对这个世界从无知状态进化到有知状态时,为什么给事物命名是人类智慧肇生的一个最初的源头……

设想一种状态,即你站在一个展馆前,一个人用你完全不懂的语言,如意大利语给你介绍这个展馆的情况,你会怎么样?你会说听得我一头雾水——即你完全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当然你对其所介绍的展馆意义,自然也处于无知状态——这种无知状态,就是一种意义理解上的“混沌”……这种认知层面的混沌状态在于,你听到了展馆介绍者所发出的一个个的声音,这一个个的声音,你却无法象通常能够听懂的语言表达那样,将这些声音分解成一个个对应的事物,并对这一个个对应的事物之意义建立起清晰的理解,这是认知层面的混沌。

设想你进入另一个场景,在这个场景里,你见到了诸多的事物,这诸多的事物是你以前所从来没有见过的,其形状、外貌、色彩、功能……全部迥异于你从前所见到的任何事物,现在请你向大家描述你所见到的这一切——这时候你会处于怎样的情境中呢?我想你一定会结结巴巴,不知所云……这就是当你处于全新的场景时所必然面对的描述层面的混沌态。因为,这一个全新的场景里,所有的事物对你而言,全部迥异于你曾经建立起意义言说的那些事物,你无法用所有已有的意义来描述这不曾出现的事物,你处于一种对新事物有效描述的困顿之中,因为对其意义描述的观念与语言体系还不曾有效建立,这就是一种典型意义的描述层面上的混沌态……

这块天地是如此之新,有些事物还没有命名,以至于人们提起它时,还不得不用手指指点点……

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其经典名著《百年孤独》里,一段不经意的描述,他这里所提及的是一种人们建立起对新事物意义言说时的那种一般方法——这种方法,在我们教育幼儿学话时也频繁地使用,即当我们说出某一物品的语言对应时,通常用手指来指着该物,并同时在嘴里发出该物的语言发音,从而让孩子在这样经常的发音与物品对应的训练中,建立起语言意义的指称——这是任何一个人在其呀呀学语的过程中都曾经面对过的情形。而当人们面对一个新事物并希望在一个群体里建立起语言的意义对应时,这个新事物的观念在这个群体里语言的意义发音,通常就是通过这样指点的方式并同时伴随着同伴的发音而慢慢建立起来的,最后,人们需要达成不再用手指指点该物、而仅仅是发出某个声音,所有的同伴都能够在大脑里,将这个声音所指称的意义,指向那个曾经指指点点的事物,那么这个事物就在这个群体里脱离了混沌态,而建立起了有效的语言的意义言说,从而一个新的意义在一个群体里被有效地建立起来了……

我们再设想一下,如果你走向一个河床,当你面对河床里诸多的存在时,你也许能够娓娓地言说:河水、小草、鱼、石头、深渊、柳树、虫子、蚂蚁……你基本上能够对河床所存在之物进行无碍的言说。其实没有奥秘,因为人们对河床是如此熟悉,基本上对河床里可能的存在物,都建立起了相应的观念的对应,并通过语言流畅而无碍地表达出来了,河床,对于每一个成年人而言,对其所含之物的自由无碍的表达,是一种基本的能力……人们对河床的意义理解,是秩序态而非混沌态的……

但是当人类对河床的意义建立尚未达成观念和语言的一一对应的时候,你是否可以想象,当二个人到达河床,他们希望能够对河床进行有意义的言说与表达时,他们会如何做呢?

也许一个合理的想象可能是,二个人哇哇地发出声音,同时不断地指着河床里一个个不同的存在,而对方的表情可能从疑惑到明白,从糊涂到理解……这样的一个微妙的过程,是否可以意味着,二人对河床所存事物之理解,从混沌态转向了秩序态,从观念的无对应走向了观念的对应?

这样一个观念与事物,通过声音而有效地在人的大脑里建立起一个意义对应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人类意义建立的肇始——而在意义建立之前,事物在人的大脑里所处的状态,就可以理解为混沌态,而当观念通过语言而在一个人类群体里建立起了对事物的一一对应的时候,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就开始迈入秩序的轨道……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另一个层面来对老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来进行一种独特而另类的解读了。当这个世界处于混沌态的时候,其实事物本身是存在的,只是这些事物因为没有人类智慧的介入,它们与整个自然是浑然一体的,人类智慧还没有将其从自然的整体面貌中解构出来,建立起单独的认知与理解。但当人类对某一个事物进行命名时,这一事物就在人类的理智里,不再与整个自然处于一体,而是其拥有了在人类智慧里可以被有效体认的、与自然之整体或自然之其它部分所不同的特征,并可以通过这些特征而对该事物建立起一种独立的理解,并且通过对这个特征的独立理解,而赋予一个单独的名字。人类就通过这样的命名之法,而将曾经浑然一体的自然里的无数存在独立出来,赋予其不同的名字,这样,万物在人类的智慧里被创生出来了——有名,万物之母……

这样,我们就可以形成这样的理解:混沌态,人类在对事物建立起广泛的观念命名前,所处的那种希望对这个世界进行有效表达时的困惑状态,而秩序态,是人类对这个世界进行有效而无碍言说的一种全新状态!人类认知大厦的建立,需要首先打破这种混沌态,而进入对事物有效而无碍言说的秩序态……




作者简介

贺君山,湖南娄底人,民间独立学人。

研究方向:文明秩序生成之内生力量走向……

个体与社会互动之基础技术……

个人微信号:Junshan6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