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国忠:万病源于体内有淤阻|这时如果你还进补,就要了命

 lhl李宏亮 2016-12-21
武国忠:万病源于体内有淤阻|这时如果你还进补,就要了命

武国忠 北京谦之堂首席特诊专家。先后师从伤寒名家廖厚泽先生、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胡海牙教授学习中医和针灸。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饮食习惯有了极大的改变,大鱼大肉也不再是只有过年时才能享受到的美食,而成了我们餐桌上常见的东西,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身心健康。

在不通的情况下去补,只能是有过而无功

但是在实际中,许多人却对养生保健有着太多的认识误区,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人生病了,吃些补药比较好,比如说吃些人参。殊不知,荤食吃多了,又消化不了,体内自然就会生起内热、痰湿和淤血,呈现出一种不通的状态。在不通的情况下去补,只能是有过而无功,极容易出现身体受损或者虚不受补的现象。

打个比方说,正常的人像一部正常运行的机器。机器中是有润滑油的,时间长了,自然会有一些灰尘进入其中,原本很润滑、清晰的机油就变成了污垢、油泥。这时候,我们需要把机器打开,清一清,通一通,把油泥给它洗下去,再添上机油,重新装上。这样机器运转起来,才能省电省能源,效率还高。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从古至今,大医们都提醒人们要谨慎用大黄,但那是在物质条件比较匮乏的过去。如今,在大家的饮食结构中,五谷杂粮已悄然换成了鸡鸭鱼肉,肥胖的人越来越多,结果,体内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淤阻,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的人也是随处可见。可以说,疾病基本上都是人体内有“淤”导致的。

淤阻时一定要用“通”的办法

人毕竟不是机器,我们不能把它打开清理,但我们可以选择“通补”的办法。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他什么都不需要补,吃饭就够了,因为他的阳气比较旺,但是老了以后,阳气就不足了——人虚了。一个人虚了以后,体内的新陈代谢就有些慢了,有好多东西该代谢,但没代谢出来,慢慢地形成淤阻,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用“通”的办法,而不是“补”。

比如说,一个人的肝内堆积了一些无用的“油”,就会变成脂肪肝。怎么办呢?

大夫所要做的就是把你肝内的油清出去,让它回到自然的状态,至于补,在此之前是什么也补不上去的。所以,“通”跟“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个意思。我一直提倡扶阳祛湿,其实也是让你把气鼓动起来,把身体中的“污垢”清洗干净了。实际上,包括用人参来补,都是为了调动人体的机能,将你身体上原来不需要的东西给清出去,让它自己运行起来,这个才叫做真正的“补”。

在我所说的“通补”方法里,“通”并不单单指泻,汗法、吐法,甚至放血疗法都可以归入其中。

比如外面下雨了,把一个人给淋了个透心凉,完了打喷嚏,脖子发紧,流鼻涕要感冒!这个时候,应该给他用点什么药呢?

这个情况并不复杂,就是来点麻黄汤或桂枝汤,通过毛孔一发汗,肌肉解了,不僵紧了,那个邪也出去了,这就相当于“补”了。若是病情较轻或是你没有把握用药的话,那么不妨弄点红糖、姜丝,一沏,喝完了一盖被子,把汗捂出来,病就好了,也是一种通法。这是因为红糖补血,姜性温发散,为阳,能够把体内的寒邪逼出来。

反之,如果一看这个人生病了,想到的就是给他大补一下,吃点什么高档补药,或者给他炖些营养品,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感冒发烧时觉得难受,那是人体在调动能量驱邪外出,若是此时服用这些东西,反而会将人体的气血引向内部,用来消化这些黏腻的东西。或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大病初愈或者身体正难受的时候,多是想喝点白粥而不是吃大鱼大肉。

有的时候,人体还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例如很多人吃了当归以后容易上火、流鼻血、口舌生疮。这说明他本身是偏温的,这时候又该用什么方法去补呢?

一个中医大夫,他在开处方时会根据一个人的身体状况用药,当中要有动有静,互相搭配。比如说,我们用静药,用点熟地、麦冬、天门冬,这些东西都是比较黏腻的,不爱动。用这些药的时候,一定要配上什么呢?有经验的老先生会加个动药。什么是动药呢?就是能动人气血的。比如说,加上麻黄,就能把熟地的这种黏腻去掉,增加它的药效。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大夫用药用不到这个份上,往往阴阳的配比拿捏得不是很准,使得药的动力不够,力度不足。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不仅要懂得“补不如通、通就是补”的道理,还要懂得让自己达到“通”的境界。一个人只有四肢百骸都很通透了,才会觉得舒心、快乐,才有精力去做更多的事,给自己、给家人、给社会带来幸福,您说是吧!

来源:“武国忠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