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评《血战钢锯岭》

 昵称37165359 2016-12-22

血战钢锯岭

——信仰和原则,以实力为基础

 

        网上和微信朋友圈对血战钢锯岭好评如潮。未能免俗,故到影院观赏。

        不能说失望,然也未能感觉到如观影前看到的好评。豆瓣评分9.2,我给个评分8分吧。

        血战钢锯岭的剧情简要如下:1942年的太平洋战场,军医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鲁·加菲尔德)不愿意在前线举枪射杀任何一个人,他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着其他战士们的排挤。尽管如此,他仍坚守信仰及原则,孤身上阵,无惧枪林弹雨和凶残日军,誓死拯救即使一息尚存的战友。数以百计的同胞在敌人的土地上伤亡惨重,他一人冲入枪林弹雨,不停地祈祷,乞求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尽再救一人,75名受伤战友最终被奇迹般的运送至安全之地,得以生还。

        首先说说好的。电影的战争场面拍的确实很有观赏性,但是如果之前看过纪录片硫磺岛战役,那么这些场面其实也不过尔尔。电影比较讨巧的是:打日本鬼子。这一点应该深受国人喜欢。

        再说说个人感觉影片不足之处。电影故事过于简单。前三分之一的老套爱情故事就是:爱情总要有一个人先主动,甚至耍点小流氓(那一巴掌,哈哈);中间三分之一就是励志和坚持信仰;最后三分之一就是日本人先打美国人,接着美国人把日本人打趴下,戴斯蒙德·道斯奇迹般地救出75位战友。

       我最喜欢的电影是《肖申克的救赎》。与《肖申克的救赎》相比,《血战钢锯岭》的故事情节过于简单。当然,有些人喜欢简单+大场面;有些人喜欢剧情片。可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吧。

       最后,谈谈个人对于信仰的一些看法。

我们看完电影以后,很容易得出:军医戴斯蒙德·道斯因为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所以奇迹般地救出75名受伤战友,是信仰的力量帮助了他。我对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勇气和奇迹敬佩有加,换成我,可能早就吓尿了。

但是,世界就是这么矛盾——如果所有人都坚持信仰而拒绝拿武器,世界将会怎么样?二次世界大战将会以什么样的局面结束?道斯的信仰,是因为别人的武器,而得以存在。所以,在恶魔和野兽面前谈信仰拯救世界其实很矫情。我们可以很文艺的谈情怀、信仰、文化、价值观,但是这一切以实力为前提。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有一句备受争议却又很经典的话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这句话曾经一度引起国内某些公知的集体膜拜,更被台湾视为是一种可以用来俯视大陆的普世情怀。想想几十年前中国被称为支那,版图被列强瓜分,没有强国,何来小民的尊严?台湾渔民被索马里海盗劫持、向日本进口核辐射食品,又何来小民的尊严?

美国为什么以原子弹结束战争?从血战钢锯岭可以看出,美国的对手是一群非人的东西,人与非人做战,牺牲异常残酷。为了避免更多的牺牲,美国最后以原子弹结束战争。那么,投原子弹之前,有人问过信仰和原则的问题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对于非人的东西,无需将信仰和原则。

我们可以很矫情,可以很文艺,但是这个世界的现实是:信仰和原则,以实力为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