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书(二)

 瀞舒凝兰 2016-12-22

文/董洪涛

编/彭嘉琪

览众家而知流传,由之而益精经典;宗经典以寻其源,继而可由源及流。唯先晓百家,而后始能精专一家。

荐书:《寿世保元》。此书为明代医家龚廷贤的代表作之一,与《万病回春》一起广泛流传至今。这是一部集中反映龚氏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高水平著作,其书中有很多“内府之珍藏,方外异人之秘传”,还有作者“百投百效”的经验方,临床之余可读此类书以开阔眼界。推荐中医临床工作者以之作为临证的参考。

荐书:《万病回春》。对日本汉方医学影响最大的中医家,除了张仲景之外,竟然是明代医家龚廷贤。龚氏在中国医学史上尚未称得上一流的大家,但他的学说对日本汉方医学的影响巨大。其著作《万病回春》被江户时代后世派奉为经典,也被其他各派推荐为必读医书。直到现在,龚氏的药方仍被日本医家广为应用。

荐书:《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此书为日本当代中医家矢数道明所著,可看成是日本版的方剂学,且更适合于临床。此书重视经方,亦不排斥时方,其编排较当前的《方剂学》更为实用。近百年国内中医渐趋没落,而日本医家反能发奋进取,厚积薄发,于仲景经方多有发挥,且能开拓出一些更切合于临床的体会。

荐书:《素问三识》。我辈学习《素问》需参考历代诸家的校注,就我所览,此书远胜他书。此书由日本多纪氏父子的《素问识》、《素问绍识》与近贤胡天雄所著《素问补识》合编而成。搜捡经中难懂章节字句,且校且注释,其中精义频现,可与郭霭春的《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互相参考,更可结合临床去体会。

荐书:《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内经》成书于两千年前,其文难懂难通。郭霭春教授医文兼精,选取诸多善本,精思博考,探究厘正。一言去取,必有稽考;凡疑必注,凡注必确;语译精准而不随意阐发。此书被学界公认为以原文、校勘、注释和语译诠释《黄帝内经》的最权威版本,是我辈学习中医必备宝书。

荐书:《五部医话》。临床工作数年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医术?除了多读经典,反复思考,拜访名师之外,还可以多读些历代名医大家的医案医话。若不喜读古文,亦可读此套医话。此书汇集了全国当代数十位国医大师的临证医话,其篇章短小,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且源自临床,参考价值极高,每篇医话皆属精华。

荐书:《古中医学圆运动》,孙其新医生认为坊间流传的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问题很多:逻辑不清、重叠太多、主题不清、先后不分、名实不符。有可疑之处,且校错百出。故重编此书,特点如下:内容详实、重点突出、设六气歌诀、集中古方及经典,并照顾习惯,把临床列后,后附汤头、医案及李可批注。

荐书:《内经》不仅是中医经典,亦是文学巨著。学者既可悟其医理,亦需重其文采。细绎其字句,有秦汉文之奇崛,且排比押韵。朗诵其文,则韵律优美,抑扬顿挫。周学海《内经评文》从文学角度批点《内经》,阐其旨、抒其意、赏其文、揭其晦、评头尾、理脉络,引人入胜,开拓视野,由简达博,别开生面。

荐书《张仲景方方族》。历代医家多有收集古方的习惯,但收集者多而整理者少。即使偶有整理古方者,亦多按病证分类,而未曾以仲景经方为类别整理。历代学习仲景者多不可胜数,若能把历代医家所创制的方子都按仲景方进行归类整理,可以系统地了解经方的演变,且有利于规范化临床用方。——因此推荐此书。

荐书:《古今药方纵横》,学中药既需横向学习各药的功能主治,亦需纵向研究其历史演变。本书收录临床常用中药300味,以年代先后为序,以药论为纵,以方剂证治为横,阐述秦汉至今对中药的认识与运用。全书以药携方,以药释方,以方证药,药方互证,系统叙述中药与方剂的相互关系,对临床用药颇有裨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