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妨缺席

 汐钰文艺范 2016-12-22
  现代人工作之余,不外乎日食三餐,夜眠七尺,再就是读书看电视听音乐干家务。除此之外,其他时间多用来与人打交道,譬如与朋友相约,饮酒品茗喝咖啡,打牌下棋逛大街。如果你是个文化人,还要去各种场合“雅聚”,冒个泡,露个脸,刷个存在感。当然,今天与人交流更多是在网上:QQ、微信聊天发状态,朋友圈里记录思想与行止,并昭告天下,泛交五湖四海之网友,尽显七情六欲之本真。

  我也曾是不甘寂寞之人,抵挡不住声色犬马的诱惑,有约必至,有请必到,凑个热闹,添个人气,兴味盎然,乐此不疲。但近年来,我逐渐厌倦了觥筹交错的宴会,漫无边际的清谈,周而复始的怡情小赌,相互吹捧的点赞打赏。我还厌倦起网络来了,除了必须要写文章,我一般不开电脑,拒绝接受手机上的垃圾信息,减少不必要的网聊,由“话痨”成为“冒泡”再至“潜水”,有时甚至动过买一部功能简单的老人机的念头,以告别智能化。

  就这样,我开始使用起谢绝和推辞的社交手段,学会并适应了“缺席”。

  “孤独是灵感的催化剂”,这是《英汉大词典》主编、英语口译大师陆谷孙的一句名言。陆先生一生信守“寂寞出学问”的信条。不论是在动荡喧嚣、黄钟毁弃的“文革”时期,还是在学术界浮躁炒作之风大行其道的当下,他都年复一年地独自窝在书房里,被学界尊为“老神仙”。为潜心向学,“缺席”是陆先生的家常便饭——缺席庆功宴、拜师酒、颁奖会,缺席一切与教书和学问无关的社交。他的口头禅是:“让我一个人呆着。”

  在光怪陆离、日新月异的社会里,名利的诱惑、感官的刺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人难以抗拒。拿文化来说,近些年,文化人的活动多如牛毛,新书首发、座谈研讨、作品品鉴、创作体验、诗歌朗诵等等,名目繁多,层出不穷。一个作家向我抱怨,说应景的场子太多,根本静不下来履行作家的本职——创作。

  我在心里嘀咕,就不能缺席几次吗?我想起作家张天翼的小说《华威先生》来。小说主人公华威,到处开会、演讲、应酬, 忙得不可开交。他的忙,其实质是企图操纵一切,无孔不入地攫取权力与名利。小说发表已将近八十年了,华威先生夹着公文包,神情严肃,行色匆匆,从一个会场赶往另一个会场的市侩形象,依然复制粘贴在今天某些人身上。这是文学典型形象塑造的成功,却也是批判现实和警醒世人的文学功能的失败。这当然不能怪作家——只能说是千百年来人性弱点积淀成的抗改造势力太顽固。

  当然,我所说的缺席指的是“选择性缺席”。缺席,意味着和某些人与事的疏离,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食人间烟火了。好像观赏人物油画,近看,全是斑斑驳驳的色块;远看,才能通过色调的明暗对比看到人的面部表情,读到生动的肢体语言,看出其与背景的关系。

  缺席,其实是一个哲学命题。它体现的是一种生存智慧。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对出席者见惯不惊,对缺席者则倍加关注;因此,他并未真正的缺席。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因为一次缺席,恰恰规避了风险,躲过了是非。因此,对智者来说,缺席往往也是为了更好的出席。还是拿著名学者、翻译家陆谷孙先生来说吧,他在俗世间的缺席,让他最终在学术领域独占一席;他在名利场的缺位,让中国人在国际讲坛上登上高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