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瑞,安徽萧县人。1949年生,1968年入伍,服役于军委工程兵部队和武警部队,上校军衔。1995年转业到北京地方工作,2004年退休。 自幼喜爱武术,工作之余,爱上了绘画。未读过任何美术专论,亦不临摹写生,20多年间,凭所感、所听,随心创作了近万幅作品。画作曾被誉为生命信息写意画、心象画、宇宙画、宇宙美术、宇宙生态画。 刘德瑞先生在画坛上的出现,堪称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艺术谜团,需要世人去解读。 他的绘画艺术,以奇特、新颖、朦胧、玄妙、繁复、靓丽的特色于画坛独树一帜。他的绘画融儒、释、道于一体,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人文理念及道德修养。就其绘画形式而言,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更是超前的。他以细腻不俗的笔法,勾画出大千世界中的生态万象,而且以前所未有的艺术样式呈现,不能不让人称奇。 心象画之一 更奇的是,刘德瑞先生从未学过绘画,更不懂什么绘画原理之类的规程与方法。他凭着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心灵感悟,用笔墨记录下他的所见、所想与所悟。他的绘画艺术,可谓是原生态的艺术形式,而不是美术资料或画集上所能够看到的景物图像。 他的画,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其作品中,我们可以隐约猜测到,他笔下之物是生活中的某种物象,但又与现实中的物象有一定的距离。他的画作,是对古代画论中所倡导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最好的体现与诠释。因此,将他的画定义为“心象画”,十分贴切。 心象画之二 刘德瑞先生的绘画,严格地说属于中国画,因为他是用毛笔、墨汁与宣纸作为工具,以传统的审美理念为核心而创作完成的。他的画蕴含着深奥的哲学思想,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艺术特点 刘德瑞先生的画,若从形式上去界定归属种类很难,他的画既可以说是工笔,也可以说是写意。就其画中所用的线条而言,趋向于工整一路,但用墨和用色又比较放纵。其画中的物象,让人无法断定是山水还是花鸟,是人物还是动物。如果静下心来审视其作品,就会发现,画中的景物像花、像鸟、像山、像人,又像龙、虎、猿、鹰、凤凰等。若将画作挂在墙上远远望去,有的如行云流水,有的像层峦叠嶂的山脉,有的似腾云驾雾的飞龙或仙鹤,有的似佛教中的达摩、罗汉、菩萨。无论是哪一种图像,都是由无数组看似花、鸟、兽的艺术形象组合而成。类似这样的作品多至上万幅,竟无一雷同,真是奇哉、怪哉。 心象画之三 通过以上的分析,读者或许已经得知刘德瑞先生的绘画,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具象,也不是写意画中的意象,更不是脱离生活的抽象艺术。他的画,工中有放纵,细中有豪迈,给人庄重高雅、潇洒靓丽之感,丝毫没有狂怪、丑陋之象。 欣赏刘德瑞先生的画,要有一定的文学与美术素养,更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领会其作品的真正内涵。他的作品,有法国画家莫奈的朦胧与含蓄、马蒂斯的奇异与夸张,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抽象与变形,但又不同于他们中的任何一人。刘德瑞先生的绘画,属于原创性艺术,是从未出现过的绘画形式,足以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构图方式 刘德瑞先生的画,在位置经营上打破了传统的构图程式。他所采用的形式,不是画家们惯用的“S”或“△”的模式。他的画,在组合上大致采用三种构图形式:一种是“回”型,一种是“曲”型,再一种是“MM”线型。其斗方与中堂作品多用“回”型、“曲”型构图,较大的横幅作品多数用“MM”线型方式构成。 他这种独出心裁的构图方式,不仅使作品产生出饱满丰厚、灵动飘逸的视觉效果,而且给观者带来一种心旷神怡的享受。他的画虽然繁复,但画面上留有气孔和空白,既显露出作品灵动的生气,也给观赏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种巧妙的构图方式,达到了古人所形容的“疏处可以跑马,密处不容插针”的神奇效果。 心象画之四 “位置经营”在古代画论中被列入“六法”之一,受到历代画家的重视。一幅绘画作品,其构图起着关乎成败之作用。没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即使笔墨再娴熟,也无法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历史上凡是有大成就的艺术家,无一不在“位置经营”上殚思极虑绞尽脑汁,如近代画家潘天寿先生的作品,构图奇险旷达。刘德瑞先生的作品,构图新颖玄妙,给人曲径通幽峰回路转之感。他这种别开生面的构图方式,对画面布局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是其作品能够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 笔墨色彩 刘德瑞先生的绘画艺术,样式与构图都是我们从前没有见到过的。他的画,新奇而不怪异,新鲜而不庸俗,无师而自通,无法而有法,他在绘画方面可谓是一位奇才。 论及刘德瑞先生的画,就不能忽略其作品中的笔墨运用和赋彩手段。他的绘画作品,可分为彩墨和水墨两种。不论彩墨画还是水墨画,承载形体的主要构件仍然是中国传统绘画所不可缺少的笔墨。刘德瑞先生的画,以线为主,以色为辅。其作品先以墨线勾勒出物象的形,然后再用色或墨填补而成。他笔下的线条,既繁复细腻、变化莫测,又轻快明净、流畅自然。整幅作品中所使用的线条可以说成千上万,如此庞大复杂的创作,在他手中却易如反掌,每一根线条都是那么流畅,犹如神助一般。 心象画之五 更奇特的是,刘先生作画从不起稿,也从不用参考资料。每一幅画,都是从他心底自然流出,真正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 色彩在绘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好了,如锦上添花;使用不好,不仅玷污画面有损作品,而且会显得俗不可耐。刘德瑞先生在用色上,有其独到的一面。他善用三原色赋彩,也惯于使用冷色和暖色。业界人士知道,笔墨与色彩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没有过硬的驾驭能力,就会给作品带来致命之伤。刘德瑞先生笔下的色彩纯净透明,色不掩墨,与流畅的线条相互辉映,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完美效果。 画家其人 刘德瑞先生,1949年生于著名的“书画艺术之乡”安徽萧县,自幼喜爱武术,1968年参军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这所大学校里迅速成长。先后服役于军委工程兵部队和武警部队,最后转业到地方政府部门工作,是一位有着46年党龄,享有副厅级待遇的退休干部。 心象画之六 刘德瑞先生,为人谦虚谨慎,做事不失原则,品德高尚,受到人们的尊重。工作之余,他痴迷绘画,20多年来,凭着心灵的感悟与激情,创作出万余幅独具特色的绘画作品。他的画作,是中国当代画坛上的一枝奇葩,定会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刘工醉,当代著名书画批评家、艺术理论家、书画篆刻家、诗人、作家、大写意花鸟画家。现任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北京名家画院院长、《书画研究》主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