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在一'D'走天下?不知道使用这些挡位别说你会开自动挡!

 文瑞大书馆 2016-12-23

大概打算买车的朋友都会考虑该买手动挡还是自动挡,曾经有人向八卦君吐槽:手动挡的车太难开了,不停变换挡位,驾驶体验一点也不好;比起手动挡,开自动挡就便捷多了,驾驶起来轻松自如...

还在一

大多数人认为的自动挡的“便捷之处”在哪里呢?有的人这样回答:自动挡的挡位只需用到P、R、D挡,其余的都是没有用的,认为“自动挡”就是“全自动”。

八卦君只能说Too Young Too Simple!自动挡的每个挡位都有着不同的重要作用,并非可有可无!八卦君这就来和你聊聊自动挡车的挡位各自的作用,并教你如何“玩转”自动挡。

还在一

P(Parking)挡

P挡为车辆长时间停放所挂的挡位,也叫停车挡,它是利用变速箱内部的停车制动机械装置来锁上汽车运转的输出轴部分,使汽车不能移动,从而达到停车的目的。

还在一

使用P挡需要注意的是,当行驶车辆准备停车,但还未完全停定时,绝不可以强行抢先转至P挡,否则会损坏自动变速器的机械部分。

另外,自动挡车上装置空挡启动开关,使得汽车只能在P挡或N挡是才能启动发动机,以避免在其他挡位上误启动使汽车突然前窜。

R(Reverse)挡

R挡为倒车时使用,所以叫倒车挡,R挡与其他挡位有一些小小的不同,通常要拨动换挡杆上的保险按钮,才可将挡位移至R挡。当换挡杆位于R挡时,液压系统倒挡油路被接通,驱动轮反转,从而实现倒挡行驶。

还在一

刚刚聊到P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用在R挡也是一样:车辆一定要完全停下来才能挂R挡,否则会使变速器遭到严重损坏,为了保护汽车的使用寿命,一定要等到汽车完全停稳后才可换入R挡。

还在一

N(Neutral)挡

“N”挡即空挡,车辆在等红灯或塞车等短时间内停车且不熄火时需要用到的挡位,最常见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挂N挡前踩住刹车,将换挡杆置于“N”挡上,再松开脚刹。

还在一

有些人在等红灯或塞车时常常将换挡杆停留在D挡,同时踩刹车,若时间很短,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允许的;但如停车时间较长,最好还是换入N挡,并拉起手刹。

还在一

八卦君要强调的是,有些驾驶员为了节省燃油,在高速上行驶或下坡时直接换到N挡滑行,这种方法并不会帮你省油,反而会损害汽车内部部件,变速器输出轴转速高,而发动机却怠速运转,油泵供油不足,润滑状况恶化,易烧坏变速器。

总的来说就是“该用的时候一定得用,不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用”,根据不同情况严格使用相应挡位,才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驾驶也更加安全。

还在一

D(Drive)挡

顾名思义,“Drive”是驾驶的意思,D挡则为前进挡,也称驱动挡,是自动挡汽车最常用的挡位之一。

该档位用在一般道路上行驶,车辆会根据油门大小以及车速变化自动切换挡位,此时你只需要控制好油门踏板即可。

还在一

不少人开自动挡的汽车直接挂入D挡一路开到底,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十分损伤汽车的,同时也会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行驶在斜坡道,尤其是爬陡坡时,应该将D挡开到底的习惯改过来。如使用D挡,你会明显感觉汽车行驶较吃力,这时不妨采用L挡,汽车跑起来会更轻快有力。如果一味地坚持使用D挡行驶,会导致发动机“拖拉”得更厉害,增加损坏的可能性,而且油耗也会加大,发动机积炭也会随之增加。

还在一

另外有些自动挡车型在D挡下会有3、2、1(或D3、2、1)三个数字挡,这三个挡位也是前进挡,它们代表着挡位限制,确保不会升至更高的挡位(如D3可将挡位限制在1-3挡之间)。

S(Sport)挡

S挡同为前进挡,但要与D挡区别开来,S挡表示运动模式,为低速前进挡,可用于湿滑路面起步,或慢速前进时作为限制挡使用。

还在一

说到这里,也许你存在些许困惑,低速前进挡是什么意思?难道挂D挡控制油门就不能实现所谓的低速了?

实际上,挂入S挡时提供的动力更强,在这个挡位下变速箱可以自由换挡,而换挡的时机向后延缓,使发动机保持在高功率输出状态下,车辆动力会增大,当然了,油耗也会随之增加。

还在一

S挡虽然为低速挡,但转速容易提高,这时,传动到轮胎上的动力也就越大。相当于强制低挡,可用于快速超车。

L(Low)挡

同为低速前进挡,如果说D挡可以根据车速自动切换挡位,那么L挡则是限制汽车的挡位只在最低挡上。

还在一

L挡一般用在下山或长距离斜坡时,因为惯性行驶,汽车在下坡时利用发动机动力进行制动,驾驶者不需要长时间踩刹车片,避免刹车片过热而发生危险。

在交通堵塞的情况下可以允许挂入L挡的,可充分利用汽车发动机的扭力,限制车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